2.妊娠合並心髒病
(1)妊娠對心血管係統的影響
①妊娠期。總血容量於妊娠第6周開始增加,32~34周達高峰。
②分娩期。分娩期為心髒負擔最重的時期。
③產褥期。產後3日內仍是心髒負擔較重的時期。
(2)心髒病種類和對妊娠的影響:目前妊娠合並心髒病最常見的類型是先天性心髒病,左向右分流型(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髒病,其次是風濕性心髒病等。
心髒病孕婦最危險的時期是妊娠32~34周,分娩期和產褥期最初3日內。
(3)處理
①防治心力衰竭。早期心力衰竭給予作用和排泄較快的製劑,如地高辛0.25毫克,每日2次,口服。2~3日後可根據臨床效果改為每日1次,原則是待心力衰竭控製後再行產科處理。
②分娩期。胎兒娩出後,產婦腹部放置沙袋,防止腹壓驟降誘發心力衰竭(雙胞胎的也要放沙袋)。
3.妊娠合並急性病毒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對妊娠的影響:病毒性肝炎中以乙型肝炎最常見,重症肝炎是我國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娩因肝髒受損,凝血因子合成功能減退,產後出血率就增高。
(2)臨床表現及診斷:妊娠期出現不能用早孕反應或其他原因解釋的消化係統症狀,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肝區痛、乏力、畏寒、發熱等,部分患者有皮膚鞏膜黃染、尿色深黃。妊娠早中期可觸及肝大,並有肝區叩擊痛,血清ALT、血清膽紅素增高、尿膽紅素陽性。
(3)處理:妊娠期輕症肝炎的處理與非孕患者相同。有黃疸者應立即住院,按重症肝炎處理。妊娠期重症肝炎以保肝治療為主;預防及治療肝性腦病;防治凝血功能障礙。
①保肝,聯合應用高血糖素、胰島素、葡萄糖。
②預防肝性腦病,口服新黴素或甲硝唑抑製大腸埃希菌,減少遊離氨及其他毒素形成。
③防治凝血障礙,補充凝血因子,產前4小時至產後12小時內不能用肝素。
妊娠早期患急性肝炎,輕症積極治療,繼續妊娠。慢性活動性肝炎,適當治療後應終止妊娠。
4.妊娠合並糖尿病
(1)空腹血糖測定: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毫摩/升者,可診斷為糖尿病。
(2)糖篩查試驗:50克葡萄糖,5分鍾內服完,1小時血糖≥7.8毫摩/升為糖篩查陽性
(3)葡萄糖耐量試驗:空腹12小時後,口服葡萄糖75克,其正常上限:空腹5.6毫摩/升,1小時10.3毫摩/升,2小時8.6毫摩/升,3小時6.7毫摩/升。其中有2項或2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正常值,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僅1項高於正常值,診斷為糖耐量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