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通過譬喻的方式,使說服變得生動(1)(1 / 3)

有些道理是很難解釋的,有些事是很難說清楚的。在這個時候,就要學會運用譬喻的方式,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生動化。通過譬喻的方式,可以使對方在興致勃發的同時,被我們輕鬆地說服。

利用對方的荒謬邏輯將其駁倒

當對方的邏輯很荒謬時,如果你試圖用正麵的方式去駁倒他,簡直是比登天還難。此時,不妨利用他的荒謬邏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歐布裏德是有名的詭辯家,一次,他向鄰居借了一筆錢,已經過了很長時間,可他從不提還錢的事。

鄰居找到他,向他討債,而他卻麵不改色心不跳地說:“沒錯,我是向你借過錢,可你要知道,萬物都是變化的,從前的我絕不是現在的我,從前的你也絕不是現在的你,因此我沒有義務為從前的那個我還錢,而你也沒有資格替從前的那個你追賬。你找錯人了。”說完後,歐布裏德還得意地瞅著這位鄰居。

鄰居一聽,二話沒說,抄起棍子狠狠地教訓了這個“惡棍”一頓。

歐布裏德吃了大虧,叫嚷著要去告官。

鄰人利用他的邏輯,說道:“你看明白了,我不是過去的我,你也不是過去的你。就像你剛才說的,萬物都在變化,現在的你有什麼資格替過去挨打的你要求現在的我替過去打人的我負責?”歐布裏德聽鄰居這麼一說,不知如何是好。

靠詭辯擺脫責任,純屬徒勞,因為一個人若用荒謬的邏輯蒙人,對方也可以以牙還牙,讓他無法自圓其說,最終理屈詞窮。這種利用對方的荒謬邏輯將其駁倒的方式,可以使你的意識不被對方左右,始終占據主動。

20世紀30年代中期,香港茂隆皮箱行經理馮燦,靠著自己經營有方,生意做得如火如荼。沒想到的是,這竟然引起英國人威爾斯的嫉妒。威爾斯為了搞垮茂隆皮箱行,使出了吹毛求疵的敲詐伎倆。

他跟茂隆皮箱行簽訂訂貨合同,訂購皮箱3000隻,價值20萬港幣。規定一個月後取貨,並且著重說明如果賣方不能保證質量或延期交貨,將賠償買方50%損失。

一月以後,茂隆皮箱行來交貨,威爾斯卻說,合同寫明是皮箱,而送來的3000隻卻全都含有木料,這完全屬於質量不合格,因此告到法院,要求判決馮燦詐騙罪,並支付賠償。

馮燦委托律師羅文錦出庭辯護。

正當威爾斯在法庭上把他那套歪理說得黑白顛倒時,羅律師站起來,從口袋取出一隻金懷表,高聲問法官:“法官先生,請問這是隻什麼表?”

法官回答:“這是英國倫敦出品的金表。這跟本案有何關係呢?”

“有關係。”

羅文錦律師對著在場的所有聽眾說道:“法官先生告訴我們,這是金表。這沒有任何疑問吧?但是如果按原告威爾斯的邏輯,這塊金表因為內部機件不是金製的,就不能算作是金表,我們能夠同意他的說法嗎?”

“不能!”聽眾異口同聲。

羅律師接著說:“那麼,很顯然,威爾斯控告我的當事人犯有詐騙罪,根本就是誣告。他屬於無理取鬧,存心敲詐!”

結果,威爾斯理屈詞窮,被法庭判以誣告罪,向馮燦賠付罰款。

巧設故事情節將自身置於故事中

當有些話難以說出口時,或者有些要求不好意思當麵提出時,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向對方娓娓道來,然後,再對這一故事進行討論。等到對方對故事的看法與自己的期望相同時,再把其中的主語換過來,就可以達到說服的目的了。

19世紀俄國著名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用這種方法,摸清了小秘書的芳心,“逼”她供出了底牌。

1866年,對陀思妥耶夫斯基來說是災難性的一年,妻子瑪麗婭病逝,沒過多久,他的哥哥也病逝了。因為付出了沉重的醫療費,再加上其他的開銷,陀思妥耶夫斯基此時負債累累。為了還債,他為出版商趕寫小說《賭徒》,請了一位名叫安娜·格利戈裏耶夫娜的20歲的速記員。安娜非常善良,並且聰明活潑,十分討人喜歡。

安娜非常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工作也非常認真,一絲不苟。書稿《賭徒》完成後,作家已經愛上了他的速記員,但不知道安娜是否願意做他的妻子,於是,他把安娜請到自己的工作室,對安娜說:“我又在構思一部小說。”

“是一部有趣的小說嗎?”她問。

“是的。隻是小說的結尾部分還沒有安排好,一個年輕姑娘的心理活動我把握不住,現在隻有求助於你了。”他見安娜聽得很認真,繼續說,“小說的主人公是個藝術家,已經不年輕了……”

主人公的經曆就是作家自己,安娜聽出來了,她忍不住打斷他的話:“你幹什麼折磨你的主人公呢?”

“看來你好像同情他?”作家問安娜。

“我非常同情,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充滿愛的心。他遭受不幸,依然渴望愛情,熱切期望獲得幸福。”安娜有些激動。

陀思妥耶夫斯基接著說:“用作者的話說,主人公遇到的姑娘,溫柔、聰明、善良,通達人情,雖然算不上美人,但也相當不錯。我很喜歡她。”

“但很難結合,因為兩人性格、年齡懸殊。年輕的姑娘會愛上藝術家嗎?這是不是心理上的失真?我請你幫忙,聽聽你的意見。”作家征求安娜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