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通過譬喻的方式,使說服變得生動(1)(3 / 3)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是使用這種方法,成功地說服了自己的學生,並從這些學生中挑到了真正的“千裏馬”。

蘇格拉底新招了一批學生。在開學的第一天,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隻做一件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情。每個人把胳膊盡量往後甩,再盡量往前甩。”

然後,他示範了一下,並叮囑大家以後每天都要做上300遍。學生們都笑了起來,認為這麼簡單的事,誰會辦不到。有的學生甚至因此懷疑蘇格拉底徒有虛名,不見得能教給自己多少知識。

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300下,哪個同學堅持下來了?”這時,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來,剩下的10%的同學低下了頭。

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有多少同學堅持了下來,這時,隻有80%的同學舉起了手。

一年之後,蘇格拉底再次問大家:“請告訴我,簡單的甩手運動,有幾位同學還在堅持著做?”這時,全班隻有一個人舉起了手,而這個人,就是後來古希臘另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

甩手是很簡單、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堅持著做,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一年之後,仍在堅持的就隻有柏拉圖一個人。通過這件事情,蘇格拉底想向學生們傳授這樣的道理: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組成的,如果連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就別指望能成就什麼大事業。蘇格拉底就是通過這樣簡單容易的甩手動作,使學生們明白:要想掃天下,必須先把自己的房子收拾整齊。

在教育那些心高氣傲的年輕人時,一定要學會巧妙地運用這種方法。比如,有些青年人認為自己是個出色的作家,整天因懷才不遇而苦悶,這時,你不妨讓他堅持寫日記,一段時間後再檢查結果。如果他沒有做到,那你就不必浪費口舌了,因為此時他也知道自己並不會成為作家。

用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引起對方的興趣

顧左右而言他,說的是當你想表達一件事情時,不直接說這件事,而是說另外的事情,給對方造成一種錯覺,而當他明白真相後,反應會比你直接說出時更加強烈。在說服別人時,可以合理地利用這種方式,即先不說出自己的真實目的,而是賣個關子,拿另外的一件與此類似或有關聯的事做文章,當對方迷惑時再說出或表示出自己的真正意思。這樣,就可以引起對方的興趣,使對方很容易地接受自己的建議。

馬克思同燕妮從小青梅竹馬,相愛甚深。當兩人成長到可以結婚的年齡時,馬克思決定向自己心愛的姑娘求婚。在求婚時,他的做法堪稱經典。

“我已經愛上一個人,並且,這個人已深深地占據了我的靈魂,如果沒有她,我將無法生存下去。因此,我決定向她求婚。”馬克思看著燕妮,深情地說。

此刻,一直深愛著馬克思的燕妮,心裏非常傷心,著急地問道:“你能告訴我,那個幸運的姑娘是誰嗎?”

“可以,”馬克思說著,將一個精致的小方盒遞給了燕妮,說道,“那位美麗可愛的姑娘就在裏邊,不過,等我離開後,你才能打開它,到時候你就會知道了。”

馬克思走後,傷心欲絕的燕妮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地打開小方盒。結果,她發現裏邊裝的隻是一麵鏡子,其他的什麼也沒有。燕妮拿著鏡子端詳著,從裏邊看到了自己的容貌,此時,燕妮恍然大悟。原來,被馬克思所愛、所追求的那位姑娘,正是她自己。

於是,燕妮接受了馬克思的求婚,兩人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其實,如果馬克思直接向燕妮求婚,燕妮也會答應的,隻不過那樣的效果就像喝了一杯白開水,淡然無味。而馬克思通過這種方式,想讓燕妮經曆了大悲,然後再經曆大喜,此時的喜就更加令人開心了。並且,這樣也可以讓自己的求婚更加浪漫,而對於年輕的姑娘來說,她們是很容易被對方的浪漫所打動的。

有一位小夥子,也是通過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成功地說服了自己的心愛的姑娘,成就了一段美滿婚姻。

小夥子的家和姑娘的家離得不遠,沒事時,兩個年輕人經常串門找對方玩。這天,姑娘來到了小夥子的家,兩人站在豬圈旁說話。忽然,小夥子指著豬圈裏的兩頭大肥豬,問姑娘:“你看,它們肥不肥?”

姑娘瞟了一眼,說道:“的確挺肥的。”

小夥子接著說:“我媽媽為這兩頭豬很費心,她說要指望這兩頭豬賣錢,給我取媳婦。”

姑娘一聽,臉紅了,並低下了頭。

小夥子看在眼裏,又問道:“你說,誰會嫁給我呢?”

姑娘的臉更紅了,頭也低得更低了。

這時,小夥子看著她,柔聲問道:“我用這兩頭肥豬迎娶你,你願意嗎?”

姑娘捂著臉,嬌笑著跑了。

最終,這個小夥子賣了兩頭肥豬,將自己心愛的姑娘迎娶到了家。

用簡單有趣的小事情譬喻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