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用激將法說服別人最有效(2)(1 / 3)

諸葛亮說:“曹操非常善於用兵,天下沒有人敢抵擋。從前呂布、袁紹、袁術、劉表還能同他叫叫板,可現在這幾個人都被曹賊消滅了。隻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堅決與之爭衡,現在一個人苦苦支撐著江夏。將軍一心要投降曹操,可以保全一家老小、繼享榮華富貴,這難道不是識時務者嗎?”

諸葛亮明知周瑜善於用兵,又年輕氣盛,經過這一激,周瑜肯定會上火。

一激未了,諸葛亮又掀波瀾:“我有一計,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也不須親自渡江,隻要遣一個使臣,用一葉扁舟送兩人過江就行了。曹操如果得到這兩個人,就會馬上退兵。”

周瑜連忙追問:“這兩個人是誰呀?竟能讓曹操退兵。”

諸葛亮慢條斯理地說:“聽說曹操建有銅雀台,極其壯麗,廣納天下美女。曹操早知江東二喬,容貌嬌美無比。曹操還曾發誓,要得江東二喬,以樂晚年。如今曹操虎視江南,實為這兩個女子。將軍若派人送與曹操,不就萬事大吉了嗎?”

諸葛亮竭力渲染曹操勢力如何強大,如何善於用兵,已經使周瑜不能忍受了;後又佯裝不知,無所顧忌地拿二喬說事,並輕描淡寫、若無其事地要求周瑜獻出二喬。這於國於己無疑是莫大恥辱,像周瑜這樣素懷雄心壯誌而又氣量狹窄之人,如何能夠忍受得住?

最後,諸葛亮又拿出曹操的兒子曹植的一首詩句為證:攬二橋(喬)於東南兮,年朝夕之與共。

周瑜聽罷,再也按捺不住怒火,大聲罵道:“老賊欺我太甚!”

諸葛亮真不愧是大智大慧之人,竟能說服像周瑜這種有主見、自尊心極強的人。其實,他成功的秘訣就是運用了激將法。因為運用得當,這種方法在周瑜身上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也達到了自己說服的目的。

巧妙地抓住對方的逆反心理

如果你勸人要用功讀書,對方便會不想念書;你越是耳提麵命地告誡未成年者不可以抽煙,未成年人偷偷抽煙的反倒會越多,這些,就是所謂的逆反心理。每個人都有這種天性,一旦被人指示或命令,就會本能地產生反抗心理。

學會利用人們的逆反心理,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將法。對於有些人,你越是禁止他做某事,他反而會越想做,尤其是倔強的人更會如此。反之,如果你放手不管,說“你盡管做吧”,對方反而不願服從,或者起了懷疑,結果就不去幹了。懂得了這個道理,你會在很多場合下易如反掌地說服別人。

有一丈夫趁妻子周末回娘家之際,邀請了自己的哥們在家吃喝玩樂,弄得杯盤狼籍,全都醉倒在床上。妻子回來後,見此狀立即拿出主婦的威風,大喊:“都給我起來!”

自然,丈夫的哥們前腳一走,後腳便是夫妻之間的內戰爆發。兩人針鋒相對,寸土不讓,爭吵得十分激烈。丈夫怒不可遏,高高地舉起一隻巴掌,正欲打下去,那妻子卻突然狂笑道:“好,好,沒想到你還真這麼厲害,你打吧,這一巴掌打下去,你會後悔一輩子的!”

說也奇怪,此言一出,丈夫那高高舉起的手掌頃刻間落了下來,而一場衝天怒氣也化為烏有了。

在這裏,妻子用的就是激將法,激起了對方的逆反心理,從而避免了一場家庭戰爭。

在現實中,利用人們的逆反心理獲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青島幸男先生在選舉中,就是利用選民的這種逆反心理獲得了成功。他的選舉運動,按照當時的說法,就是不戰而勝。在爭取選民的過程中,他沒有舉行過遊說、到場演說之類的活動,並且,他也不知道何時投票選舉,甚至他還公開聲明:“我並不希望你們投票給我,一點都不希望你們投票給我,我甚至可以拜托各位,我一點也不想當選。”而後,他迅速出發到外國去了,對選舉的事情不管不問。但結果卻是,他以最高票數當選。這真是扭轉選民心理的漂亮的選舉。

如果有人到東京迪斯尼樂園去,發現園中沒有煙灰缸,因此問管理員:“此地禁煙嗎?”對方的答複卻是:“不,不禁煙,吸煙也可以的,煙灰請直接往下丟就行了。”

但是,當你眼看周圍卻沒有一個煙蒂,你還好意思抽煙嗎?在東京迪斯尼樂園,不知是否由於這種心理作用,吸煙的人比想象中要少許多。雖然有些人平日毫不在乎地亂丟煙蒂,但一旦被人公開地允許“請丟”,他們反而不好意思再丟了。

利用逆反心理其實就是說反話,但是,它與一般的反話還是有區別的。通常的反話是為了達到諷刺的目的——如果你不是對牛彈琴,就會希望對方明白你的意思。而這種反激法要做得不露聲色才會生效,所以當然不希望對方明白你的真實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