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如果不好強攻不妨以退為進(1)(2 / 3)

一天,凱利對這個監督員說:“傑克,我認為如果我們把3號切割機搬到那邊去,然後再加兩個電動卷繞站的話,我們的生產速度還能提高。我想聽聽你是怎麼考慮的。”

一天後,監督員來到凱利的辦公室,對她說:“凱利,這個周末,我有了一個最好的主意,如果我們把3號切割機搬到這裏,然後再加兩個電動卷繞站,我們在組裝線上就能少走不少冤枉路,這樣我們的生產效率能提高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我們不妨試試看。”

而這,正是凱利想讓他發生的改變。運用這種方法,要比告訴一個雇員去做什麼好得多。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被人家告訴怎樣去做他們的工作,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

要通過這種方式達到目的,一定要具備兩點,即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要慢慢地來,不可心急,這樣就會給對方足夠的時間,讓他慢慢地消化你的建議,並且將這種建議種到他的心裏,讓他覺得建議是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這時,你才會達到自己的目的。並且,你還得記住,你的工作是播種,讓他去收割,也就是給他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做,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好處。

用謙虛和禮讓的方式迎合對方

有些被求助者,以為幫助了別人,有恩於別人,心理上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優越感。所以,他們在答應對方的要求之前,往往會將求助者數落一番。因此,當你求助別人時,看到對方有指責你的意思時,不妨先數落自己一番,這樣,對方發覺你已承認錯誤時,便不好意思再指責你了。

赫蒙是美國有名的礦冶工程師,畢業於美國的耶魯大學,又在德國的佛萊堡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可是當赫蒙帶齊了所有的文憑去找美國西部的大礦主赫斯特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那位大礦主是個脾氣古怪又很固執的人,他自己沒有文憑,所以就不相信有文憑的人,更不喜歡那些文質彬彬專愛講理論的工程師。

當赫蒙前去應聘,遞上自己的文憑時,滿以為老板會樂不可支,沒想到赫斯特很不禮貌地對赫蒙說:“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為你曾經是德國佛萊堡大學的碩士,你的腦子裏裝滿了一大堆沒有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什麼文縐縐的工程師。”

聰明的赫蒙聽了不但沒有生氣,相反卻心平氣和地回答:“假如你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

赫斯特表示同意。於是,赫蒙對赫斯特小聲說:“其實我在德國的佛萊堡並沒有學到什麼,那三年就好像是稀裏糊塗地混過來一樣。”

想不到赫斯特聽了,笑嘻嘻地說:“好,那明天你就來上班吧。”

就這樣,赫蒙運用了在必要時不妨降低自己的水平的策略,輕易地在一個非常頑固的人麵前通過了麵試。

也許有人認為赫蒙那樣做不太合適,關鍵是這種做法既沒有傷害別人又把問題解決了。就拿赫蒙來說,他貶低的是自己,他自己的學識如何當然不在於他自己的評價,就是把自己的學識抬得再高,也不會使自己真正的學識增加一分一毫,反過來就算把自己貶得再低也不會使自己的學識減少一分一毫。

美國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歲那年就任芝加哥大學校長。當時,有人懷疑他太年輕,不太適合做大學校長。聽到這些意見後,帕金斯隻說了一句:“一個30歲的人所知道的是那麼少,需要依賴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長的地方是那麼的多。”

就這麼短短的一句話,使那些原來懷疑他的人一下子就放心了。

人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往往喜歡盡量表現出自己比別人強,或者努力地證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幹的人。然而,一個真正有能力的領袖是不會自吹自擂的,所謂“自謙則人必服,自誇則人必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讓步其實隻是暫時的退卻,為了進一尺有時候就必須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讓,為了避免吃大虧就不應計較吃點小虧。因此,在說服別人時,有時有必要降低一下自己的身份,以迎合對方的心理。

在拒絕中掌握主動權

在談判中或者試圖說服別人時,一定要學會說“不”,隻有這樣,才會讓對方重新考慮你的建議,從而使結果更有利於自己。

哈維·麥凱曾為一位很棒的足球運動員安得做過免費經濟人。當時,加拿大足球聯盟的多倫多冒險者隊和國家足球聯盟的巴爾的摩小馬隊都在爭取安得。

安得生在一個黑人家庭中,兄弟姐妹一共九人,家裏非常貧窮。因此,麥凱先生一定要為他爭取到最好的待遇,在兩大老板間作出選擇。當時,多倫多隊的老板是巴賽特,他還是當地一家報社的老板,幹得有聲有色。而巴爾的摩隊的老板是羅森布倫,從事服裝業和運動業,賺了不少錢。這兩個老板的共同特點是:富有、精明、爭強好勝。

首先,麥凱讓羅森布倫知道,他要先跟多倫多隊談談。見麵後,巴賽特果然出了個很吸引人的價碼。而麥凱憑直覺知道,他們必須馬上離開此地,到巴爾的摩去。因此,麥凱說道:“非常感謝您能開這麼高的價格,不過,我們想先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