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兩夜之後,朝鮮老鄉發現了這位戰士,把他背回家中,放在熱炕上。一凍一化,戰士的手和腳可就廢了。幾天後,戰士被送進某軍醫大學醫院。在長達93天的昏迷中,他接受了47次手術,雙手雙腳都被截掉。但是,他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當他看到自己殘破不堪的身體時,他的精神幾乎崩潰了。是啊,他還不到20歲,精彩的生命才剛剛開始,以後的日子如何與戰友並肩作戰,享受生活呢?
等出了醫院,又進了榮軍院,像他這樣的超特殘軍人,可以在這裏踏踏實實地讓人伺候一輩子。可是到了1956年,他堅決要求回老家,他不要讓人伺候地活著,他要自立。一輛獨輪車和一本傷殘軍人證書伴隨著他回到了闊別9年的家鄉。
這位戰士身殘誌堅,從榮軍院回來後,思想發生很大變化,決定靠自己生存。他在回憶往事時,說道:“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一頓飯不管用什麼方式,隻要能吞進肚裏就是幸福;上廁所不從座位上掉下來就是幸福。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裏的一切都不用人幫,而靠我自己去做!”
為了能夠完全自立,他開始練習吃飯。最難使用的是勺子,勺子滑,不易夾住,夾起一次要用好長時間。更糟糕的是,截肢斷麵一碰就痛。但他整天、整夜重複一個吃飯動作。還有安假腿,也不是好做的。第一次纏繃帶的時候,繃帶一連掉下床100多次。套假腿相對容易,可怎麼也鎖不上皮帶扣,隻好用牙把假腿叼到床上,用棉被把假腿固定牢固,然後拿舌尖舔,用嘴吸,用牙咬。20天後,吃的與喝的都用光了,他也終於第二次安上假腿。
1958年,這位戰士已能衣食自理,而且結了婚,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後來,他被選為所在地的黨支部書記。走馬上任後。他幹得很出色,開山造林,修田造地,修渠引水,架設電線……任職二十幾年,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克服了一切正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帶領村民們走上了致富之路。
退職後,沒上過一天學的他又冒出了寫書的想法,想把自己的經曆都寫出來。他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一寫就是7年。對於一個沒有四肢的人來說,那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最終,他的著作《血蚯》大功告成。1996年8月,《血蚯》更名為《極限人生》出版,一時間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從此,本書作者的大名廣為人知。這位具有坎坷經曆的傳奇人物就是朱彥夫。
在生活與工作當中,遇到困難與挫折在所難免。當不幸降臨的時候,有些人總希望別人能來幫忙,夢想著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困難打倒。而現實主義者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當困難降臨時,我們不能幻想有其他人來拯救,應像“狼”那樣挑戰逆境,積極主動地與困難做鬥爭,永不屈服,永不言敗。如果遇到困難就像馴鹿遇到野狼一樣退縮甚至逃跑,那麼這樣的人必將一事無成。
6.根據環境,確定自己出發的方向
魯迅先生早就說過,一要生存,二要發展。就如同狼,你隻有先活下來,然後才可能考慮其他。狼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規律。而這樣的規律又都是根據所處的生活環境而變。
狼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規律。而這樣的規律又都是根據所處的生活環境而變。例如,北極狼每到淩晨兩點左右,都由“首領之妻”用嗥叫發出“起床”令。而其他的狼群被喚醒後,則會低聲回叫,相繼站立起來,搖著尾巴,按長幼尊卑的順序彼此親吻互道“早安”。然後,“首領”率眾狼出去狩獵。狼之所以如此遵守紀律,實際上是為了適應北極惡劣的環境。
在人類的生活中也是一樣,由於社會的變化,目前人們的職業思維趨於多元化,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會受到挑戰,所以思考自己的職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因為這不僅關係著自己的生存問題,也關係著自己的發展和自我實現。客觀現實的變革,要求人們從傳統的舊觀念、舊模式、舊框框的束縛下解放出來,相應地樹立起一係列的現代化的新觀念,並從這些現代化新觀念出發觀察和分析問題,才能正確地認識當前的環境和自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