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身邊每天都有公司成立,隆重地開了業,但沒過多久,客人們對它還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它卻已惶惶然地關了門,賠得一塌糊塗。原因何在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麵的,但如果我們深入調查的話,就會發現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富有遠見卓識的、堅強的領導核心。
偉大領袖毛澤東曾說:“革命紀律性,戰鬥無不勝。”隻有具有紀律性和組織性的團體,才是堅強有力的、不可戰勝的,而組織紀律之所以會形成,就在於擁有一個能被這個團體所廣泛認可的強有力的領導機構。
例如,一些公司在開業前,就是幾個親朋好友在一起討論,你一言,我一語,談得興高采烈,一衝動,共同組建公司的意向就達成了。你出三萬,我出五萬,大家都湊數,一個公司就這樣草率地誕生了。在這種公司裏,人人都有強烈的賺錢衝動,但能夠把公司帶上健康發展道路並敢於負責的核心式領導人物卻很難出現。如果開始順利,那麼大家還能士氣高昂,一團和氣,但事實並非如此。
開辦公司常常會遇到一係列意想不到的情況,必須要有人出麵解決,麵對開拓市場的一係列難題,必須要有人出麵做主。一旦出現了不太如意的情況,這些人就會樹倒猢猻散,撤資的撤資,辭職的辭職,一個剛剛成立的公司轉眼就被扼殺在搖籃裏。總而言之,就是缺少一個相互合作的強大的集體。
還是讓我們來看看狼群吧。在千百年的生存競爭中,狼群逐漸改變了原來散兵式的捕獵方式,形成以狼王為首的強有力的領導機構,以確保它們在行動中取得高度一致,從而使它們的捕獵方式發生了質的飛躍,具有正規野戰軍作戰的規模,令人既感震驚,又大惑不解。
狼群在剿殺獵物之後,會高興地圍著獵物,轉著圈跑,來表達它們的喜悅之情,從而留下一道一米多寬的狼道。狼道是非常齊整的,很少有狼會越出圈外,這表明狼群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1978年,舉世聞名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瀕臨破產的邊緣,在這危急關頭,艾柯卡走馬上任,當上公司的總裁。
艾柯卡吃驚地發現,公司居然有35位副總經理,不僅人浮於事,更嚴重的是,這些上層領導之間互相爭鬥,推諉扯皮,使公司的業務大受影響。他當機立斷,一下子解除了33位副總經理的職務,隻留下了2位確有才幹、又敢於負責的副總經理進入他的領導班子。
與此同時,他還大力選拔人才,如財務專家史蒂夫·米勒在短短半年時間裏,就把公司亂七八糟的賬目整理得清清楚楚,理所當然地進入了他的領導班子;再如汽車設計專家哈爾·斯珀科奇,他對市場有超出常人的預感,也被艾柯卡吸收進了領導班子之中。
艾柯卡的一係列改革舉措,徹底扭轉了公司原有的渙散麵貌。公司上下都在為走出低穀而頑強奮鬥。到了1983年,公司終於奇跡般起死回生,又實現了大幅度的贏利。艾柯卡的重要手段就是在生產經營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及時召集公司高層人員開會研究,集中大家的智慧,提高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果斷性。他還有意識地請來各部門的經理,讓他們也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提高他們對公司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他把這種方式稱之為“共識管理”。
1985年,他被許多人視為競選總統的最佳人選之一,連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布什也承認艾柯卡是競選總統的“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然而他放棄了這樣的機會。他對克萊斯勒公司進行了重組,將其劃分為四大部門,以便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使公司進一步發展壯大。
拿破侖曾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你真的不想把生意做大,永遠停留在混口飯吃、小打小鬧的地步的話,那麼你的經營觀念、經營能力都將是十分可悲的。有的人會說:“我做的是小本生意,用不著那麼多的領導,凡事自己說了算,領導機構與我何幹?”如果你真的抱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太危險了。
眾所周知,小本生意的抗風險能力是極低的,必須仰人鼻息,看別人臉色行事,市場中稍有風吹草動,很可能人仰馬翻,再也無法翻身。生意做大了,不僅能給自己賺來更多的錢,還能更有力地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更充分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