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公司、產品、商標名(2)(2 / 3)

標誌命名法宋代的劉家功夫針鋪,其標誌就是“認門前白兔兒為記”。這種做法後來發展成圖畫商標,但也仍在以實物為標誌的,著名的黑猴兒帽店就是如此。黑猴兒帽店指楊小泉帽店、楊少泉由、田老泉帽店。其來源是這樣:明未山西來了個手藝人開了家楊小泉帽店,買賣混得不錯。掌櫃的沒有什麼嗜好,隻是養了一隻全身黑色的猴兒陪伴在身邊。日子長了來往的人們雖然不知道他性什麼名什麼,但隻要一提那個“黑猴兒的”,就知道指的是他。後人又買了一口黑猴兒,與死去的那隻形象大小五樣,以招攬生意,結果買賣很興旺,黑猴兒的名聲也就傳開了。清初,由於來自關外的清朝貴族需要大量皮帽、氈帽,鞋帽的生意越來越好。於是,在楊小泉後,又有人辦起了楊少泉。為了招攬生意,取得信譽,楊少泉帽店也依照楊小泉店在店門用木頭做了一個黑猴兒,買賣也十分興旺,甚至超過了楊小泉帽店。楊少泉帽店的出現使不少人看到,經營黑猴兒商品不但保險,而且有利,於是又有人開了田老泉帽店,也請人在店門口用木頭做了一個黑猴兒。從楊小泉帽店到楊少泉帽店不僅字號上的輩分一個比一個大,就其規模來看,也一個比一個大。最後,楊小泉帽店銷聲匿跡了,楊少泉帽店也不景氣了,田老泉黑猴兒帽店一躍成為鮮魚口內最出名的帽店。

上海的鬱良藥店苦相抗衡,但其生意能維持不衰,靠的是門前一座裝飾得金碧輝煌的雕花門樓,這門樓成了該店的標記,可惜在十年動亂中被拆毀了。

田老泉帽店和鬱良心藥店都沒有把黑猴兒或雕花門樓用招牌,但也有把這種裝飾或環境上的特色門樓用作店名。上海著名的紅房子法式西菜館就是如此。幾十年來,紅房子幾經裝修,但始終保持整座建築外觀漆成紅色的特點。

南京路上的小花園鞋店是一個與黑猴兒帽店類似的有趣例子。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浙江路、南京路一帶集中了上百家鞋子店,如“大香檳”、“中國”、“小香檳”、“五洲”、“環球”、“中國”、“大中國”、“福美祥”、福裕祥、“月宮”、“鴛鴦”等,各種鞋尤其是繡鞋子的品種繁多,花色齊全,顧客來到這裏,猶如邁進了撲朔迷離的鞋子世界,誰也鬧不清那些大同小異的小花園式的鞋子市場作為代號何時傳了開來。人們形成了一個概念:買鞋子到花園去。但當時的一百多家鞋子店中,沒有一家叫“小花園”的。直到1959年,為了發揚小花園鞋子的經營特色,上海商業部門從小花園一帶的鞋店中,集中了手藝高超的製鞋工人,在南京路、山西路設立了一家鞋店,店名就叫“小花園”。這是巧妙地利用了原來的標誌及其代表的信譽,於是這家鞋店一下子成了名店。

標誌命名法現在在國際已發展成了CIS(企業識別係統)

中國地域遼闊,特產豐富,各個地方都有引為自豪的特產。在商業經營上,出現了一些名特老店。

原料命名法這是以產品原料特點來命名的一種方式。例如著名的五芳齋點心店,其“五芳”即指該店生產的糕團,主要采用米、玫瑰、桂花、芝麻五種原料。百年老酒家“老半齋”的命名也與原料有關。“齋”意思是喝酒、不沾葷。而“葷”在上古指的是薑、蒜、蔥等有辛臭氣味的蔬菜,佛教傳入後則指雞鴨魚肉。佛教徒又相信各種肉食中,吃牛肉的罪孽最大,不吃牛肉就有了一半功德,“因果書謂一生不食抵半齋”(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卷上)。這就是“老半齋”命名的由於,說簡單點就是供應的食物中沒有牛肉。

別名命名法這裏的別名指的就是綽號。這往往是商品有了一定的信譽後,顧客們交口稱讚,主人隨口取出的外號。由於外號比本名響,店主人就順水推舟拿來作自己的招牌。北京的全素劉、鋼刀王、烤肉季等都是如此。更有名的則有王麻子刀剪鋪。該店始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原為雜貨鋪。店主王姓有麻子。因該店經銷的剪刀質量好,人們不約而同地稱之為王麻子刀剪鋪。但直到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由於麻子後代接辦,這家雜鋪才正式掛出了“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改以經營刀剪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