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對劉邦的新政權威脅最大,分封他們,多少是在他不情不願的情況下,不得不做的決定。
韓信的三十萬大軍,雖然已被劉邦奪取,劃歸為朝廷的主力部隊。但韓信擁有楚地,除劉邦外,韓信的軍事實力最強。最讓劉邦感到恐懼的是韓信的軍事天才,當世無人能及。
如果韓信要造反,劉邦自認為是攔不住,也打不過的。因此,誅除諸侯王,劉邦首先鎖定了韓信。但處理韓信是萬萬急不得的事,萬一走漏風聲把他逼急了,那就弄巧成拙了。
劉邦心裏明白,一定要小心謹慎地應付。
不過第一個“中標”的,是那位始終保持中立狀態的燕王臧荼。
臧荼的燕王是項羽封的,看他一直比較老實,當時劉邦也不願樹敵,就承認了這個事實,雙方也一直是相安無事。自從劉邦建立漢王朝以來,臧荼隻是消極地不抵抗,並未積極表示支持新政權。這位燕王可能有“天高皇帝遠”的感覺,一直想趁機會鬧獨立,脫離漢中央的管轄。
由於齊地自從韓信遷調為楚王後,一直沒有新王,更讓臧荼覺得這是個好的機會。七月,臧荼便宣布獨立,不再尊大漢王朝為主。劉邦二話沒說,帶著兵就去打他。
臧荼一直在幻想劉邦不可能派部隊前來,他可以強度關山,占領齊地,這樣就讓劉邦不得不承認這個既定事實。但沒想到劉邦派兵來不說,還是親自前來,他心裏頓時恐慌起來。一個小小的燕地哪裏幹得過大漢王朝。估計軍隊人數都不夠漢軍的零頭。沒多久燕軍便被漢軍包圍,臧荼隻好投降被俘。
劉邦於是以太尉長安侯盧綰為燕王。
盧綰就是前麵我們提到的那位劉邦兒時的玩伴,兩人同鄉又同年同月同日生,是劉邦收的第一個忠心耿耿的小弟,兩人感情經曆了歲月的考驗,親如兄弟。
雖然盧綰沒有什麼能力,在建國期間功勞也不多,但他背後有劉邦的鼎力扶持,因此成為第一個不靠自己力量受封的諸侯王。
還沒等劉邦準備怎麼解決韓信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劉邦無法接受的大事。項羽手下頭號大將鍾離昧出現在了韓信的營帳裏。
鍾離昧作為項羽的左膀右臂,在楚漢相爭中,沒少揍得劉邦滿地找牙,抱頭鼠竄。因此,劉邦每每想起,總是恨恨不已。可惜,在垓下之圍時,這位鍾離昧便不知道跑到哪去了,硬是沒讓劉邦給逮到!等到劉邦開立漢朝,做了皇帝,就向全國下達通緝令,追捕鍾離昧。當初韓信還在項羽手下時,就對這位頭號大將欽佩不已,因此在劉邦的追殺之下,鍾離昧就躲藏在韓信之處。沒過多久,就被劉邦知道了這個消息,下令逮捕鍾離昧,解送到京城,但命令下達到韓信這,韓信卻不予理會。
有人就報告劉邦,韓信這是要謀反,要不幹嘛窩藏重犯!劉邦就想借此機會,除掉韓信。可是經過深思發現自己如果跟韓信硬碰硬的話,贏的機會是很小的。這時,陳平這個老陰謀家就出了個主意,“以天子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來陳地相見”這個名義,向楚地發布公告:“我要去雲夢那打獵。”
劉邦到了楚地,韓信打算起兵謀反,但準備不充分,勝負難說,而且韓信其實是真的不想反,所以一直處在猶豫之中。但這就去拜見劉邦吧,自己心裏還真有鬼,萬一被擒怎麼辦?自己又不能拉上幾十萬人馬去拜見。
有手下就向他出主意,你隻要把鍾離昧殺了,皇帝高興了,就不會追究你的責任,咱就沒事了。韓信一想有點道理,就和鍾離昧商量下能否借他腦袋一用。
鍾離昧卻不認為這樣就能解決韓信的危難,但也不忍心因為自己,而牽連到韓信及楚國軍民,於是在歎息之中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