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二0一年十二月,劉邦會諸侯於陳地,韓信則手提鍾離昧的首級前往謁見。劉邦仍然命令手下人把韓信給逮起來。韓信大喊冤枉,為什麼抓我?接著就長歎一聲:“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安定了,我也該死了!”
韓信的這句話,太出名了,而且成了中國曆史上最經典的格言警句之一,一直流傳了下來,後世還是有很多人在臨死前說了和韓信同樣的話。
曆史總是在驚人地重複著。因為曆史是由人創造的,隻要人的欲望是一樣的,那曆史就大同小異。
但韓信這次還沒死,劉邦隻把他降為淮陰侯,養在洛陽,沒兵沒權沒地盤,韓信成了孤家寡人一個,劉邦很樂意如此,對於一隻老虎來說,殺了他還壞了自己的名聲,把它的牙拔掉就行了。沒兵的韓信,軍事才能再高,也是白搭。韓信也知道劉邦是畏懼自己的才能,怕自己造反了沒人能製得了自己。為了減少他的疑心,韓信整天窩在洛陽的家裏,喝酒看舞,來打發時間。也不去上朝什麼的,更不參加什麼軍政大事的討論。
我們都知道韓信是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你不讓他發揮才能去打仗治理國家,卻是整天把他憋在屋裏,不管是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會出問題。以前也許他還不怎麼想反,可每天都這種生活,讓他心裏開始對劉邦產生了怨恨。他對自己目前這種狀況非常不滿。有一次,他路過樊噲的家,就進去轉轉。樊噲得知韓信來了,雖同是侯爵,卻跪在大門口迎接他,還大聲喊道,大王您竟然願意光臨寒舍!
韓信走進去,看看跪在地上的樊噲,鼻子裏哼了一聲道,我活著居然跟你這種人為伍了!說完拂袖而去。態度極其狂傲。
從這一句話裏,我們可以得出兩點信息。一是韓信的確很瞧不起樊噲,雖然兩人的地位相當,但是我的威望極高,功業和能力都比樊噲要高很多。你樊噲何德何能跟我同級?二是我居然淪落到跟這個殺狗的在一條水平線上了,真是丟人。這不都是劉邦搞的把戲嗎?怨恨之意,溢於言表。
由此可知,韓信造反,是遲早的事。
劉邦手下有位大將叫陳豨,他一向很佩服韓信,而且和韓信的私交也不錯。這次準備接替樊噲掌管趙、代兩地的軍政大權。臨走的時候得向老朋友來打個招呼什麼的,就來到韓信家裏向他辭行。
兩人邊喝邊聊著閑話,喝到一半,韓信就讓奴仆都退下,然後仰天長歎,拉著陳豨的手說道:“我現在也沒什麼朋友了,能和你說說知心話嗎?”陳豨當場就表示有什麼話盡管說,咱哥倆誰跟誰啊,我聽著就是了。
韓信說:“你管轄的地方是靠近北方最前線的,因此多是精兵猛將,軍隊戰鬥力是很強的,而你是陛下最親近、信任的臣子,所以才讓你到那裏去統兵。但如果有人告你謀反,陛下一定不會相信的;如果再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就會有一絲懷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就會相信,大怒之下,就會派人來抓你,到時一家老小都保不住了。所以,反正都是個被告謀反,不如在那作好準備,而我則給你做內應,這樣咱倆就能擁有整個天下了。”
好像一般武將的智力水平都不太高,估計這位陳豨也是位猛將兄,也不考慮考慮,當場就表示我跟著你幹了,你說啥就啥!韓信就這麼三言兩語把一位劉邦頗為信任的大將就給策反了。
後來,這位猛將兄真的反了,劉邦氣得不得了,居然自己最信任的人要謀反,再加上讓他統帥的是最精銳的邊防軍,劉邦無奈之下,隻能禦駕親征。
韓信很高興,真的很高興,派人跟那位聯係說,你盡管造你的反,京城裏有哥們我就夠了。韓信的計劃是先假傳聖旨釋放那些囚犯和一些對政權極其痛恨的人,有這幫人加入,自己的力量就比較強大了,然後在他韓信的率領下再去殺呂後和太子。韓信推敲了幾次,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就定了下來,坐等陳豨那邊打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