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9(1 / 3)

第八章 行動習慣:一流業績來自一流的行動

做事情就像春天播種一樣,如果錯過了播種的最佳時間再播種,不僅會影響到禾苗的生長,更直接影響到收成。無論夏天有多長,也無法使春天被耽擱的事情得以完成。某顆星的運轉即使僅僅晚了一秒,它也會使整個宇宙陷入混亂,後果不可收拾。

優柔寡斷——拖延阻礙你前進的腳步

“生存還是滅亡,這是個問題!”這是哈姆雷特式的憂鬱。很多人正是由於這種凡事拖延、猶豫不決的性格,從而導致了生活中的一次次遺憾和失敗。

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一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進度要等到下一個季度……

在我們的工作中,實在有太多的拖延。

一個人無論幹什麼工作,麵對自己的任務,一定要及時行動起來。如果把事情拖延下去,隻會有害無益。有些人經常說“唉,這件事很煩人,還是先做其他的事情吧”,結果事情越積越多。不論他們用多少方法來逃避責任,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而拖延則是一種相當累人的折磨,隨著時間的流逝,工作的壓力反而與日俱增,這會讓人覺得更加疲憊不堪。

千萬不要一味鬆懈,把昨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拖延到明天。而如果你已完成,就不要愚蠢地等到老板開口說那句“你什麼時候做完那件事”時,才匆忙呈上自己的成績,這樣必會在印象上大打折扣。

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現在就做”,開始是最困難的工作,但卻必須開始。

有個美術係的學生把自己的作品交給教授,很誠懇地說:“教授,請您指導一下,我怎麼才能把畫畫好呢?”教授指著畫布回答道:“你把這個地方修改一下。”學生高興地說:“謝謝您,我明天抽時間休整一下。”教授皺了皺眉說:“不行,你必須馬上動手,萬一你今天晚上死了怎麼辦?”

這就叫活在當下,我們的工作也需要這種心態。

接到新的工作任務,就立即切實地行動起來。而諸如“再等一會兒”、“明天開始做”這樣的語言或者這種心理意念,一刻也不能在我們的心裏存在。馬上列出自己的行動計劃,去做!從現在就開始,立即去做自己一直在拖延的工作。如此一來,我們就會發現拖延時間毫無必要,從而逐步消除拖延的煩惱。

許多人做事總喜歡萬事俱備了才開始行動,殊不知,良好的條件是等不來的,工作中很少有萬事俱備的時候。其實,你可以在行動中逐漸完善。隻要做起來,哪怕很小的事,哪怕隻做了五分鍾,也是一個好的開端,就能帶動我們著手做好更多的事情。

所以說,無論幹什麼事情,隻是停留在嘴邊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不妨參照以下步驟:

1.列出四個你已經拖延很久,想做卻一直沒有做的事情,比如洗完放在床底下的一盆衣服、寫一篇文章……把它們都寫在一張紙上。

安排一段固定的時間,一天或者兩天,按照合理的順序,逐個完成它們。

2.將紙仍掉,換一張空白的紙,寫上新的事情,如此往複。

總之,要學會在某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去做某一件事,這會給你樹立一種風範、養成一種習慣。而且,在你放下一件事情前,你都要力求把它了結。

麵對任務,不要再猶豫,請立即行動起來吧。具體可按照下列步驟來做:

?合理安排你的時間;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讓所有的事情都排好隊;讓事情變得井井有條,而不是一團糟。

?提高效率,砍掉枝枝節節;簡化辦事流程,不要在細枝末節上浪費時間。

?不要避重就輕,要將問題逐個解決;越是困難的問題,越要先解決。

?把大塊任務切割成小塊。假如你想寫一本200頁的書稿,每天寫上兩頁,三個多月就可以完成。若想一下子完成,隻能被目標嚇倒,也許一年都完不成。

當天事當天畢——任務的最佳完成期是今天

許多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把今天能做的事推到明天,把明天的事情推到後天。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推下去,但似乎總是有一種力量讓我們變得懶散和拖延。

有些人在要開始工作時會產生不高興的情緒,這樣就不想立即著手去工作,總是想拖延一會再做。長此以往,這種拖遝的惡習就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養成習慣,難以做成大事。

如果能把不高興的心情壓抑下來,心態就會愈來愈成熟。而當情況好轉時,就會認真去做,這時候就已經沒有什麼好怕的了,而工作完成的日子也就會愈來愈近。簡而言之,必須馬上開始工作才是最好的方法。

凡是留待明天處理的態度就是拖延和猶豫,這不但阻礙職業上的進步,也會加重生活的壓力。對某些人而言,拖延就像一塊心病,使人生充滿了挫折、不滿與失落感。

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一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進度要等到下一個季度……而這些拖延又被賦予了那麼多冠冕堂皇的借口:工作太無聊、太辛苦,工作環境不好,老板腦筋有問題,完成期限太緊,等等。這樣的員工肯定是不努力工作的員工;至少是沒有良好工作態度的員工。

麗娜是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這天總經理將給麗娜一項任務,將第二天去外地參加的一個國際性商務會議的發言稿分別用中英文打印兩份出來。

麗娜想著,那是很容易完成的任務,所以不著急。白天還可以做自己的事情,等到晚上再打印也來得及,反正是第二天上午的飛機。

到了晚上,總經理臨時改變了計劃,決定搭乘晚上的班機飛往會議地點。當總經理走到麗娜的辦公室,向她要打印好的文件時,麗娜臉色一片慘白……

雖然事後總經理先乘飛機抵達目的地,麗娜連夜加班將文件打印出來並發傳真傳到會議場所,但是她還是收到了公司的辭退函,理由是公司絕對不歡迎辦事拖遝的員工存在。

拖延是一種頑疾,如果你要克服它並且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你就要下定決心,準備洗心革麵。

第一,列出你立即可以做的事情。你可以在每天早上工作開始之前就完成這項步驟,通常從最簡單和用時最少的事情開始。

第二,保持對一件事情至少五分鍾的熱度。要求自己針對已經拖延的事項不間斷地做五分鍾,時間一到就停下來,休息片刻後再次重新開始。當你慢慢變得不需要停頓時,你就可以欣賞自己的成績了。

第三,切割你的工作任務。吃香腸時就是不要一次吃完整條香腸,而要把它切成一片片,小口小口慢慢品嚐。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你的工作上,把工作分割成幾個小部分,分別詳細列在紙上,然後把每一個部分再分成幾個步驟,使得每一個步驟都可在一個工作日之內完成。

每次開始一個新的步驟時,不到完成,絕不要離開工作區域。如果你一定中斷的話,最好是在工作告一個段落時,使得工作容易銜接。不論你是完成一個步驟還是暫時中斷工作,記住要為已經完成的工作給自己一些獎勵。

第四,把你的工作情況告訴別人。讓關心這份工作的人知道你的工作進度和預定完成的期限,使用“預定”表明你是在有計劃能動地工作,就算是失敗了,也不要別人為自己沮喪。告訴別人會讓你能感受到期限的壓力,還能讓你聽聽別人的意見和看法。

第五,在記事本上記下所有的工作日期。把開始日期、預定完成日期還有各階段的完成期限記下來,不要忘了切香腸的原則:將工作分成多個小步驟完成,不僅能減輕壓力,還能保留推動你前進的適當壓力。

其實,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那些經常在工作中喊累的拖延者卻可以在健身房、酒吧或者商場上流連數小時而毫無倦意。他們總是帶著“希望明天不要上班”的想法去休閑娛樂,這樣隻會讓他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要克服拖延所帶來的疲憊感,不妨試著從工作中尋找努力的意義,或者尋找某個令你信服的價值觀。

最徹底也是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養成“不要讓今天事情‘過夜”’的習慣,也要記住“任務的最佳完成期是昨天”。還要記住,如果你的老板向你提出了苛刻的工作期限時,不要反駁、不要抱怨。將心比心,如果你是老板,一定會希望員工能像自己一樣,將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更加努力、更加勤奮、更加積極主動,以讓工作在最短時間內有效完成。因此,假如你渴望成功,那麼,就以老板苛刻的工作期限為基礎,主動給自己再製定一個新的工作期限吧。

人們找借口總是那麼理由充分,然而卻難以把工作做好,這實在是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其實,一個人隻要把他那些整天想著如何欺瞞他人的時間和精力用到正事上來,他們是肯定能取得一番成績的。

你必須要把拖延這一惡習從你的個性中連根拔除,這種把你應該在一周,甚至一月和一年前早該完成的工作拖延到明天再做的習慣,正在一點一點地吞噬你的生命,如果你不把這一習慣徹底鏟除,你這一生終將一事無成。

莫找借口——找方法才是好習慣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失敗就有多少借口,而有多少借口就有多少解決的方法。失敗了,不要停在那裏找借口,以欺人騙己,而是應該積極地行動起來,總結經驗教訓,尋找通向成功的方法。

哈伯德先生說:“鷹做事總是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鴨子則總是尋找推脫責任的借口;鷹喜歡提供建設性意見,鴨子則喜歡抱怨環境的惡劣;鷹總是能看到潛在的職能,鴨子則總是拈輕怕重,消極怠工。”

借口是拖延的溫床,凡事都留待明天處理的態度就是拖延,這是一種很壞的工作習慣。每當要付出勞動時,或要作出抉擇時,總會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來安慰自己,總想讓自己輕鬆些、舒服些。但是,這種拖延的惡習卻會給你的工作和人生帶來很多的影響,甚至阻礙你事業的發展。

一次,戴爾·卡耐基先生的夫人桃樂西·卡耐基女土,在她的訓練學生記人名的一節課後,一位女學生跑來找她,這位女學生說:“卡耐基太太,我希望你不要指望你能改進我對人名的記憶力。這是絕對辦不到的事。”

“為什麼辦不到?”卡耐基夫人吃驚地問。

“這是祖傳的,”女學生回答她,“我們一家人的記憶力全都不好,我爸爸、我媽媽將它遺傳給我。因此,你要知道,我這方麵不可能有什麼更出色的表現。”

卡耐基夫人說:“小姐,你的問題不是遺傳,是懶惰。你覺得責怪你的家人比用心改進自己的記憶力容易。請坐下來,我證明給你看。”

隨後的一段時間裏,卡耐基夫人專門耐心地訓練這位小姐做簡單的記憶練習,由於她專心練習,學習的效果很好。卡耐基夫人打破了那位小姐認為自己無法將腦筋訓練得優於父母的想法,那位小姐就此學會了從自己本身找缺點,學會了自己改造自己,而不是找借口。

工作是沒有任何借口的,失敗也是沒有任何借口的,人生更是沒有任何借口的。這種理念,對職場中人同樣適用。在現代公司裏,缺少的正是那種想盡辦法完成任務,而不是時時刻刻地尋找借口的員工。

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的索尼彩電在日本已經很有名氣了,但是在美國它卻不被顧客所接受,因而索尼在美國市場的銷售相當慘淡,但索尼公司沒有放棄美國市場。後來,卯木肇擔任了索尼國際部部長。上任不久,他被派往芝加哥。當卯木肇風塵仆仆地來到芝加哥時,令他吃驚不已的是,索尼彩電竟然在當地的寄賣商店裏蒙滿了灰塵,無人問津。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既成的印象,改變銷售的現狀呢?

一天,他駕車去郊外散心,在歸來的路上,他注意到一個牧童正趕著一頭大公牛進牛欄,而公牛的脖子上係著一個鈴鐺,在夕陽的餘暉下丁當丁當地響著,後麵是一大群牛跟在這頭公牛的屁股後麵,溫順地魚貫而入……此情此景令卯木肇一下子茅塞頓開,想想一群龐然大物居然被一個小孩兒管得服服帖帖的,為什麼?還不是因為牧童牽著一頭帶頭牛。索尼要是能在芝加哥找到這樣一隻“帶頭牛”商店來率先銷售,豈不是很快就能打開局麵?卯木肇為自己找到了打開美國市場的鑰匙而興奮不已。

馬歇爾公司是芝加哥市最大的一家電器零售商,卯木肇最先想到了它。為了盡快見到馬歇爾公司的總經理,卯木肇第二天很早就去求見,但他遞進去的名片卻被退了回來,原因是經理不在。第三天,他特意選了一個估計經理比較閑的時間去求見,但回答卻是“外出了”。他第三次登門,經理終於被他的誠心所感動,接見了他,但卻拒絕銷售索尼的產品。經理認為索尼的產品降價拍賣,形象太差。卯木肇非常恭敬地聽著經理的意見,並一再地表示要立即著手改善商品形象。

就這樣,屢次遭到拒絕,卯木肇還是癡心不改。他規定他的每個員工每天撥五次電話,向馬歇爾公司詢購索尼彩電。馬歇爾終於忍無可忍,接見了他,並最終達成了合作協議。

有了馬歇爾這隻“帶頭牛”開路,芝加哥的100多家商店都對索尼彩電群起而銷之,不出3年,索尼彩電在芝加哥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0%。

企業當中任何一位追求卓越的員工都是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的人,他絕不會在沒有努力的情況下,就事先找好借口。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條件再困難,他們也會創造條件;希望再渺茫,也能找出許多方法去解決。優秀的人不管被派到哪裏,都不會無功而返。自然,這樣隻會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的人,永遠是老板們要尋找的人。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最早、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1956年,該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車。這款汽車式樣、功能都很好,價錢也不貴,但是很奇怪,竟然銷路平平,和當初設想的完全相反。

艾柯卡當時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位見習工程師,本來與汽車的銷售毫無關係。但是,公司老總因為這款新車滯銷而著急的神情,卻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裏。

他開始琢磨:我能不能想辦法讓這款汽車暢銷起來?終於有一天,他靈光一閃,於是徑直來到經理辦公室,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在報上登廣告,內容為:“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

這個創意的具體做法是:誰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隻需先付 20%的貨款,餘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辦法逐步付清。

他的建議得到了采納。結果,這一辦法十分靈驗,“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廣告人人皆知。

“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做法,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對車價的顧慮,還給人創造了“每個月才花56元,實在是太合算了”的印象。

奇跡就在這樣一句簡單的廣告詞中產生了:短短3個月,該款汽車在費城地區的銷售量,就從原來的末位一躍而為全國的冠軍。

這位年輕工程師的才能很快受到賞識,總部將他調到華盛頓,並委任他為地區經理。

後來,艾柯卡不斷地根據公司的發展趨勢,推出了一係列富有創意的舉措,最終坐上了福特公司總裁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