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畢業後,在南方某城市的機械製造廠找到了一份機械設計的工作,因為他總能提出一些奇妙而且聽起來十分有效的設想和計劃,而深受老板和上司器重。他們總是鼓勵小柯動手去做,可小柯依舊隻是說說而已,不知道什麼原因從未動手去做過。
一來二去,老板和上司對小柯的印象大打折扣,並且在他再次提出一些設想和計劃時,不再予以理睬,最後他們將小柯辭退了。
而小柯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辭退,心中充滿了抱怨。
從小柯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更深刻地明白,隻有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行動是成功的保證。選擇行動才是最重要的,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劃,如果不付諸行動最終必然落空。你如果想成為一名深受老板喜歡的優秀員工,最好的選擇便是行動。
想法再好如果不付諸行動也都是紙上談兵。,在職場上,我們更需要可以產生成果、可以創造成績的行動。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工作,首先需要的是能夠把心沉下來,然後付諸行動,腳踏實地地去做,做出成績,為他人做出榜樣,成為職場中的精英。做一個以快樂的心情麵對工作的人,選擇行動,在執行的過程中你將會發現到工作的快樂所在,成功將會張開雙臂擁抱你。
成功始於心態,成功要看明確的目標,這都沒有錯,但這隻相當於給你的賽車加滿了油,弄清了前進的方向和線路,要抵達目的地,還得把車開動起來,並保持足夠的馬力。
張馳有度——把握分寸做對事
初涉職場的年輕人有時會有這樣的想法:自己做事都是為了老板,為老板掙錢。反正為人家幹活,能混就混,能偷懶就偷懶,反正公司虧了也不用我去承擔。其實,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對於老板和自己,都沒有任何好處。試想,老板掙錢是理所應當的,如果老板都不掙錢,那你又怎麼可能在這個公司做下去呢?
所以,能夠擺正心態努力工作、勤奮敬業的人,是所有老板都渴望的人才。
敬業的人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你向上發展的踏腳石,就算你以後換了地方,從事不同的行業,豐富的經驗和好的工作方法也必會為你帶來助力,你的敬業精神也會為你的成功帶來幫助。因此,把敬業變成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
把敬業變成習慣之後,或許不能為你立即帶來可觀的收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養成“不敬業”的不良習慣,你的成就就相當有限。因為你的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於你的意識與潛意識,做任何事都會有“隨便做一做”的直接反應,其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還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
敬業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當成“天職”,其具體表現為忠於職守、盡職盡責、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善始善終等職業道德,其中糅合了一種具有道德意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在當今社會得以發揚光大,使敬業精神成為一種最基本的做人之道,它也是成就個人事業的重要條件。
美國偉大的職業成功學家詹姆斯·羅賓斯是這樣闡述敬業精神的。他說,敬業,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職業。如果員工以一種尊敬、虔誠的心靈對待職業,甚至對職業有一種敬畏的態度,他就已經具有了敬業精神。但是,他的敬畏心態如果沒有上升到視自己職業為天職的高度,那麼他的敬業精神就還不徹底,他還沒有掌握它的精髓。
天職的觀念使員工對自己的職業具有了神聖感和使命感,也使自己的生命信仰與自己的工作聯係在了一起。隻有將自己的職業視為自己的生命信仰,那才是真正掌握了敬業的本質。
敬業的人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你向上發展的墊腳石,就算你以後換了地方,從事不同的職業,豐富的經驗和好的工作方法也必定會讓你受益無窮,你的敬業精神也會為你的成功如虎添翼。
在競爭愈演愈烈的現代職場,敬業更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它是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一個弱者變為一個強者應該具備的職業品行。你如果在工作中具有敬業精神,並借把敬業變成了一種習慣,那麼無論從事什麼行業,你都是現在領域裏出類拔萃的。
通用電氣公司的總裁傑克威爾奇曾經說過:“任何一家想靠競爭取勝的公司必須設法使每個員工敬業。”敬業的人是企業爭搶的香餑餑。員工敬業的最直接結果是企業的不斷發展。而希望自己的事業興旺發達,則是每個老板的願望。本著這樣的願望,他自然就會需要一個、幾個乃至一批兢兢業業、埋頭實幹的下屬。你如果具有這樣的品質,那你必然是受老板歡迎的人。而且,你的這種敬業精神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感染身邊的其他人,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你也會得到同事的歡迎。你被認可、被重用、被提拔將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了。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總裁麗貝特·博伊爾說:“公司聘用人的標準是敬業精神。我認為,工作是一個人的基本權利,有沒有權利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則看他能不能認真地對待工作。公司給一個人工作,實際上是給一個人生存的機會,如果能認真地對待這個機會,也才對得起公司給予的待遇。”毫無疑問,工作態度已被視為組織遴選人才時的第一標準。所以,企業裏敬業的員工才是老板最倚重的員工,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員工。如果你的能力一般,敬業會帶你走向更
卡爾森是卡爾森企業集團的老板,名下有全世界最大的旅行社以及瑞森大飯店。《福布斯》雜誌估計他的財產近5億美元。他是勤奮致富的典範。他是個從推銷自行車、賣獎券開始,一直做到全國首屈一指的大富豪的傳奇人物。他的工作哲學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在保持競爭力不落人後,星期六與星期日拿來超越他人。”卡爾森是一個工作狂。但毫無疑問,正是他的勤奮築成了他的成功。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頂的生物隻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俯視萬裏,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
在一個公司裏,並不是具有傑出才能的人就容易得到提升,隻有那些勤奮刻苦,並有良好技能的人才有更多的機會。
實幹並且堅持下去是對勤奮刻苦的最好注解。要做一個好的員工,你就要像石匠一樣,一次次地揮舞鐵錘,努力把石頭劈開。也許100次的努力和辛勤地捶打都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結果,但最後的一擊石頭終會裂開的。成功的那一刻,正是你前麵不停地刻苦的結果。為了取得更好、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好,你必須不斷地奮鬥,而勤奮刻苦地訓練專業技能尤其必要。如果你是有誌於工作的人,每天都應該問幾遍自己:“我勤奮嗎?”
勤奮敬業的精神是走向成功堅實的基礎,它更像一個助推器,把你推到老板麵前。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升遷,你應該自豪地對自己說:“這都是我刻苦努力的結果。”
老板總是喜歡刻苦努力的員工,他會關注員工的一舉一動,總是在探究哪些員工是可靠的。他對於你是否偷懶,是否一直在努力工作,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你若想獲得升職機會,就要以你的刻苦努力來贏得老板的信任,任何老板都不會憑空提拔他所不信任的人。隻要你努力,老板遲早會考慮讓你來分擔他的工作,他不會無視你的付出。
當你以付出比別人多數倍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時時刻刻將工作放在心上時,不用擔心自己老板沒有看到,他會清清楚楚地記下你的付出。
老板在關注你的時候,才能逐漸發現你的能力,從而欣賞你,這樣才會重用你,提拔你到更重要的職位。永遠保持努力工作的態度,至少你就會得到他人的讚許,你還會從工作的成就感中獲得足夠的自信。
張馳有度——把工作效率放在第一位
在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上,每天都存在著競爭,速度的競爭。比如在草原上,羚羊和獵豹每天都在進行生命的賽跑,誰跑得快誰就贏得生存的權利。羚羊慢了,就會被吃掉,獵豹慢了就會被餓死。而在人類中,這種競爭更是屢見不鮮。
當年,貝爾在研製電話時,另一個叫格雷的人也在進行著同樣的研究。結果,兩人同時取得了突破!但貝爾還是先行了一步,他在專利局贏了——比格雷早了兩個鍾頭。當然,他們兩人在當時是不知道對方的,但貝爾就因為這120分鍾而一舉成名,譽滿天下,當然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誰快誰就贏得機會;誰敢吃第一個螃蟹,誰就是英雄;隻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先行一步不像吃螃蟹那樣容易。
古時有個愚公移山的故事,說愚公麵山而居,他在90高齡時,決定開山修路,於是譜寫了一曲子孫相繼、不畏艱難移山的悲壯故事。愚公精神曾鼓舞了中國曆代勤勞勇敢的人們。
但是,社會正在以不可預料的速度向前發展。21世紀以“愚公”的速度開山修路無疑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了。於是,速度和效率成了一個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提高工作效率,時刻走在他人的前麵。
霍英東是香港著名的大富,他的成功之道在於習慣先行一步,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進入生意場的第一步是在香港鵝頸橋市場開的一家雜貨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他就賣掉了雜貨鋪,改做煤炭駁運生意。不久,他又和別人一起去東沙島采集一種可以用來製藥的海草。當然,他每一次入道或出行,都不是虧本的生意,而是有錢可賺的。
二十世紀50年代初期,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剛剛興起,霍英東慧眼頓開,迅速行動的習慣使他一下子感覺得發財的機會來了,並立即設立了立信置業公司。同行之中的人都紛紛投來懷疑的目光。
他的第一招就令其他人刮目相看:在香港,房地產都是出售“整棟樓宇”,而霍英東使用的卻是房地產工業化的辦法,推行住宅與高層商廈結合的方式,並且采用“分層”銷售、預定樓房、分期付款等新方法,很快成為香港知名的房地產商人。就在同行紛紛效仿他時,他又先行一步轉戰了。
霍英東看到大家都在全力修建房屋,於是又從中看到了商機。他把眼光盯在了蓋房子需要的的沙子上。想到他就開始做,他馬上花重金到國外買回來了大型挖沙船。這種大型挖沙船二十分鍾就可以挖出二千噸沙子,沙子進船就近卸貨,白花花的“銀子”就到手了。很多人看到霍英東“發”了,急忙奮起直追……可是,此刻的霍英東已經取得香港海沙供應的專利權了。
在激烈的競爭中,霍英東又心生一計:眾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填海造地大有前途。這一招他下了快棋!立即從荷蘭、美國等地購買各種設備,放開手腳,開始了香港規模最大的國際工程——海底水庫淡水湖第一期工程。這一工程的開始,標誌著外國壟斷香港產業的格局被打破,霍英東也因此財源滾滾……
成功在於先行一步,永遠跟在別人屁股後麵,當然難有大的作為。
這個世界瞬息萬變,沒有超前的意識和過人的膽識,隻能被市場的洪流所淹沒。大浪淘沙,留下的永遠是精品。先行一步,在變化到來之前,當別人還在徘徊之際,你已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樣的生命,才活得精彩。
成功在於先行一步,而失敗者的悲哀就是,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在商戰中,如果你思維敏捷,眼光獨到,並能積極行動,你就能掌握先機,大獲全勝。
高效快捷——為了生命加快步伐
每個人的成功都取決於某個關鍵時刻,這個時刻一旦猶豫不決或退縮不前,機遇就會失之交臂,再也不會重新出現。
“快!快!快!為了生命加快步伐!”這句話常常出現在英國亨利八世統治時代的留言條上用以警示人們,旁邊往往還附有一幅圖畫,上麵是沒有準時把信送到的信差在絞刑架上掙紮。當時還沒有郵政事業,信件都是由政府派出的信差發送的,如果在路上延誤要被處以絞刑。
在古老的、生活節奏緩慢的馬車時代,用一個月的時間曆經路途遙遠而危險的跋涉才能走完的路程,我們現在隻要幾個小時就可以穿越。但即使在那樣的年代,不必要的耽擱也是犯罪。文明社會的一大進步是對時間的準確測量和利用。我們現在一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任務是100年前的人們20個小時的工作量。
馬薩諸塞州的州長安德魯在1861年3月3日給林肯的信中寫道:“我們接到你們的宣言後,就馬上開戰,盡我們的所能,全力以赴。我們相信這樣做是美國和美國人民的意願,我們完全廢棄了所有的繁文縟節。”
1861年4月15日那天是星期一,他在上午從華盛頓的軍隊那邊收到電報,而第二個星期天上午9點鍾他就做了這樣的記錄:“所有要求從馬薩諸塞出動的兵力已經駐紮在華盛頓與門羅要塞附近,或者正在去往保衛首都的路上。”
安德魯州長說:“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采取什麼行動,如果這個問題得到回答,第二個問題就是下一步該幹什麼。”
可見,效率和時間是多麼重要。在某些情況下,一分一秒就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甚至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其實,人生也是如此,在一些關鍵時刻,任何的猶豫不決和優柔寡斷,都會使你的人生從此黯然無光。
快,為了聲明加快步伐,機遇一旦錯失,也許你就從此與成功無緣。
關於抓緊時間,完成使命,英國社會改革家喬治·羅斯金曾這樣說過:“從根本上說,人生的整個青年階段,是一個人個性成型、沉思默想和希望受到指引的階段。青年階段無時無刻不受到命運的擺布——某個時刻一旦過去,指定的工作就永遠無法完成,或者說如果沒有趁熱打鐵,某種任務也許永遠都無法完工。”
拿破侖非常重視“黃金時間”,他知道,每場戰役都有“關鍵時刻”,把握住這一時刻意味著戰爭的勝利,稍有猶豫就會導致災難性的結局。他說,自己之所以能打敗奧地利軍隊是因為奧地利人不懂得五分鍾的價值。
然而,在滑鐵盧戰役中,那個性命攸關的上午,拿破侖自己和格魯希因為晚了五分鍾而慘遭失敗。布呂歇爾按時到達,而格魯希晚了一點。就因為這一小段時間,拿破侖就被流放到了聖赫勒拿島上,從而使成千上萬人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任何時候都可以做的事情,往往永遠都不會有時間去做。
與其把今天可以完成的任務千方百計地拖到明天,還不如用這些精力把工作做完。而任務拖得越後就越難以完成,做事的態度就越是勉強。在心情愉快或熱情高漲時可以完成的工作,被推遲幾天或幾個星期後,就會變成苦不堪言的負擔。
比如,在收到信件時沒有馬上回複,以後再揀起來回信就不那麼容易了。許多大公司都有這樣的製度:所有信件都必須當天回複。
擁有目標,已經是做事成功的前奏了,但擁有目標而不行動,卻隻能是成功這首曲子隻有前奏而沒有內容。所以,有了目標就馬上行動吧!每個人的成功故事都取決於某個關鍵時刻,這個時刻一旦猶豫不決或退縮不前,機遇就會失之交臂,再也不會重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