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身體健康,才是你的第一財富(1 / 1)

2004年,企業資產總規模達到25億元的均瑤集團原董事長、著名民營企業家王均瑤突患直腸癌英年早逝。38歲的他,在去世前不久,還雄心勃勃地準備創辦自己的航空公司。熟悉他的人都說,他是累死的!

2005年4月6日,正在外景地忙於拍攝新片《理發師》的陳逸飛突然病倒。被送到醫院不幾日,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撒手人寰。

2012年4月,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民警吳富讓,在參加南寧警方部署的“昆侖二號”行動中,因連續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偵查、審訊,導致他過度勞累死在自家的床上。

2012年7月,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門一名入職僅半年的員工由於過度勞累引發急性腦膜炎,不治身亡。

……

麵對這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的慘景,一位醫學專家一語道破玄機:“他們缺乏健康智商!”由此,導致他們肆意揮霍精力,透支健康,對不斷出現的危險信號漠然視之,其結果必定是陷入疾病的沼澤,甚至過早墜入死亡的深淵。日複一日的緊繃,生命琴弦猝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想人生的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就必須將個人的身體健康放到第一位,好的體魄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工作,不是一天幹的,也不是一個人幹的,無論多麼焦急,也不能一口吃個胖子,更不能一鎬頭撅出一眼深井,為什麼要用生命來跟可以緩和的工作強爭呢?即便人再能幹,滿身的本事,拚到一定程度,健康一旦罷工,命沒了,附著其身的天大本事,也必然隨之化做煙雲一縷,曇花一現,最終消失。

麵對浩如煙海看不到邊際的光輝事業,我們應當考慮細水長流,先保證身體,然後按部就班地去奮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長在山上的柴,再能燃燒,燃燒得再旺,也有燒盡之時,如果,不適時保護它賴以生長的青山,就必然陷入可悲的絕境。同樣,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該是最重要的資源,人的生命尤其寶貴,因為,生命於每個人都是單程車票,隻能使用一次,無論濫用過或珍惜過都沒有其他途徑可以重新獲得。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過程中,既拓寬它的寬度也想盡辦法延伸它的長度,竭力讓生命的途中多開出一些美麗的花,而且,還應該努力讓這些花開放得久一點。否則,隻考慮短期效應,蔑視人的死活,就是一種偏執,是不足取的。

2006年,一本名為《人體使用手冊》的健康書籍風靡華人世界。作者吳清忠原來不是學醫的,而是一位職業經理人。

吳清忠曾是個大忙人,身兼十幾家公司的總經理和顧問,工作地點在世界各地。一年365天,差不多要坐100多次飛機,整天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他晚上基本不回家吃飯,對那時的他來說,家就像是個旅館,在他看來,就應該趁著年輕力壯拚命賺錢,而且當時動輒幾百萬元美金的生意,他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45歲以後,吳清忠發現自己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精神狀態越來越差,經常失眠,最長的一次7天沒睡過覺,牙齒也毛病不斷。醫生警告他,再拖下去牙就會掉光。一聽這話,吳清忠大吃一驚。他這才意識到,應該停止這種損害身體的工作方式了。

一番思考後,他毅然辭掉了大部分工作,開始研究中醫,研究人體健康,並最終寫成了《人體使用手冊》這本暢銷書。這本書用一種易理解和有創意的語言,係統地詮釋了中醫體係以及一些常見病的防治知識。

吳清忠寫這本書,源於對自己多年來生存狀態的一種反思。記得有一次,他從上海飛往廣州,在飛機上看到白雲繚繞,他就想,從前他祖母開錢莊時,從福建老家到上海收銀票,得花整整兩個月,而他現在隻需兩個小時。時間是省下不少,但這省下來的時間,究竟跑到哪裏去了呢?

現代人忙碌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健康的重要性。他們的日程排得滿滿的,不停地創造著物質財富,但財富是有了,人真的就能快樂起來嗎?

現在的吳清忠已經變成一個健康知識的傳播者,希望更多的人能像他一樣,多花一點時間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在吳清忠看來,身體是“1”,而其他的東西,比如幾十萬美元的年薪以及豪宅、名車等等,統統都是“0”。沒有這個“1”,後麵所有的“0”全都毫無意義。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等於有了一大筆本錢,可以用它去創造無限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