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2 / 3)

1953年,“西尼瑪斯珂普”係統的寬銀幕係統問世。這種影片在拍攝時同樣使用一條

35毫米的電影膠片,但攝影鏡頭的光學係統是變形的,人和物都變成了瘦長瘦長的,而在

放映時,隻要在普通的放映機鏡頭前再加一變形鏡頭(還原鏡頭),人和物就會恢複原狀,而

形成了比標準畫麵寬得多的寬闊畫麵。電影界稱之為“真寬銀幕”影片。“真寬銀幕”影片

的電影效果很好,可以說是電影視覺效應的一個突破,尤其是宏大場麵,放映起來特別逼真。

後來,又出現了一種不用變形鏡頭,而隻簡單地將標準畫麵的高度壓縮一些,使畫麵的

高寬比例有所改變,因此叫做“遮幅式寬銀幕”影片,電影界稱之為“假寬銀幕”影片。後來。人們又將“假”字去掉,直接稱之為寬銀幕了。

百老彙

作為美國娛樂文化的代表。“百老彙”和“好萊塢”成為兩種藝術的兩麵旗幟。二者都

是以地名作為藝術的代名詞,所不同的是“百老彙”和“好萊塢”的發源地不一樣,一個在

市區,一個在山穀。美國的“百老彙”(Broadway)原來是紐約市內二條大街的名字,意思是“寬大的街道”。中國人將它音譯成了“百老彙”。在這條大街上劇場林立,經常演出話劇、歌劇、舞劇、歌舞劇和音樂劇等。不僅本國的劇團來此演出,外國的劇團也經常到此演出。於是“百老彙”便成了美國的戲劇中心,也是美國“劇院業”和約“娛樂業”的代稱。

20世紀40年代以前,很多著名的劇團曾到“百老彙”來演出過,許多著名的劇作家、

導演和演員也都在這裏顯過身手,獲得過很高的榮譽。因此,“百老彙”的演出無形中便成

了美國戲劇的主流。人們把它稱為“百老彙戲劇”。有些初露頭角的青年藝術家,他們的創

作也常常被“百老彙”的經紀人所看中,經過實驗演出,一旦獲得成功,便會名噪一時、譽

滿天下。

電影大師

卓別林

卓別林是世界電影史上最著名的喜劇演員,他在銀幕上最出色的角色是一個外貌流浪漢,內心則一幅紳士氣度、穿著一件窄小的禮服、特大的褲子和鞋、戴著一頂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著一撇小胡子的形象。在無聲電影時期卓別林是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編寫、導演、表演和發行他自己的電影。從在英國的大劇院作為孩童演員登台演出到他88歲高齡逝世他在娛樂業從事了70多年的生涯。從狄更斯式的倫敦童年一直達到了電影工業的世界頂端,卓別林的一生是20世紀最引人矚目的一生之一,他本人成為了一個文化偶像。他一生中私生活和公眾生活的高高低低受到了有些人的高度讚揚,也受到了其他一些人的嚴格批判。

希區柯克

希區柯克在生前就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創造並完善了製造懸念的藝術,使銀幕下的觀眾身臨其境。希區柯克所貢獻給電影藝術的,絕對不僅僅是純電影的技巧。就像他的電影中的人物往往有多重人格一樣,希區柯克的電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懸念大師,也是心理大師,更是電影中的哲學大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謬和人性的脆弱。在精心設計的技巧之下,我們看到的是一顆在嚴厲的天主教家教之下飽受壓抑的靈魂。希區柯克的電影,是生與死、罪與罰、理性與瘋狂、純真與誘惑、壓製與抗爭的矛盾統一體,是一首首直指陰暗人心的詩。

費裏尼

意大利著名導演費裏尼是現代藝術電影和哲理電影的代表人物,他的電影喜歡用宏觀和誇張的手法展現夢鏡和幻覺中的重要事件。他把自己的探索範圍局限在由記憶創造和提供的想像領域中。其作品深刻揭示了現實社會對人性的扭曲,流露出對前途、未來的悲觀絕望情緒。

費裏尼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塔爾柯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是60年代以來歐洲藝術電影難以逾越的最高峰。費利尼更以他強烈的個人標記——“費利尼風格”,引導了戰後意大利的精神進程。

阿爾莫多瓦

西班牙導演。是現今西班牙電影界的中流砥柱。他的主要作品有《崩潰邊緣的》、《欲望的法則》《關於我母親的一切》等。

他是世界新銳導演中最受歡迎、名聲最響的一位。他世界的電影風格獨特,畫麵色彩華麗豐富。由他導演拍攝的影片《對他說》於2003年1月20日擊敗中國導演張藝謀的影片《英雄》,榮獲第60接金球獎最佳外語獎。

斯皮爾伯格

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的代表作品有《E?T》、《星球大戰》、《辛德勒名單》等。他的電影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並且總帶著天真如孩童般的對夢想的追求。這些反映了斯皮爾伯格對人際關係所持的逃避主義,這多少是受他少年時成長經驗的影響。

電影明星

克拉克?蓋博

作為美國三四十年代電影中男人的典範,克拉克?蓋博以他性感的小胡子、濃密的眉毛以及唇邊那抹邪邪的微笑,不知迷倒了多少人。他是三十年代好萊塢最著名的男明星,1932年,一部《紅色的塵土》使他得以躋身十位最叫座的明星之列。此後《一夜風流》、《亂世佳人》更使他在影視界足以有個立足之地。1938年,他還被加冕為電影皇帝。他是好萊塢一個神話式的人物,集中地體現了獨特的美國式的魅力。他的最後一部影片是《不適應環境人》。他和費雯麗演繹的愛情故事,時至今日仍然感到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

奧黛麗?赫本

時至今日,美國電影明星奧黛麗?赫本仍然令人難忘。許多人認識赫本是從那部不朽的名片《羅馬假日》開始的。片中有赫本飾演的公主青春可愛而又高雅,令人一見傾心。她自23歲時拍了成名作《羅馬假日》後,又相繼拍攝了《龍鳳配》、《蒂芬尼的早餐》、《戰爭與和平》、《憤怒的巴黎》、《等到黑暗》和《窈窕淑女》等傳世名片。她在晚年時,作為聯合國的親善大使多此赴非洲開展慈善與救助活動,她不但以其光彩奪目的銀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贏得全世界人們的尊敬與愛戴。

秀蘭鄧波兒

美國影星秀蘭?鄧波兒是有史以來最受人歡迎的童星之一,她能歌善舞,極具表演天賦。她創造了一個好萊塢童話,4歲時便開始演電影,主演的影片有《小公主》《小軍官》、《小叛徒》等。她的電影總帶著一片童趣與天真,好似一汪清泉沁人心脾。她那燦爛純真的笑臉、明亮的眼睛和可愛的小酒窩能使人們疲倦、躁動的心靈得到平和與寧靜的享受。

伊麗莎白泰勒

伊麗莎白泰勒一直被看做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由童星成長起來的她貌美如花,她可以清純,也可以妖豔,她的魅力、演技使她奪得3次奧斯卡獎,曾經的放縱,也使她顯得肥胖和衰老。她的美貌、她的電影、她的丈夫……使得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她始終是媒體追逐的目標。她仿佛是濃縮了的好萊塢樣本:藝術、美貌、金錢、愛情和注定要失敗的婚姻。

瑪麗蓮夢露

金發碧眼、性感嘴唇、嬌美身材,這個從孤兒院出來的姑娘後來紅透整個好萊塢,成為幾十年來最著名的性感女神。她是男人心目中永遠的美人,她的容貌、身姿、舉止,被一代代女星模仿,她是傾倒眾生的絕代尤物。

凱瑟琳赫本

凱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是一名爭取婦女參政權力運動者。赫本與同年齡的女孩相比變得非常害羞,即使在家裏也顯得非常書卷氣。赫本考入布瑞邁沃學院之後,開始立誌做一名演員,在大學期間演了不少戲。畢業後,她開始在百老彙和其它地方得到一些小角色飾演,她總能把角色演得很吸引人,特別是在《哈特和波特夫人》中的表演。後來她以舞台劇《勇士丈夫》正式步入美國演藝界。接下來她開始出演電影,在影片《離婚證書》中,由於在片中的出色表演,她拿到了自己標出的片酬並且與RKO公司簽約。1932-1934兩年間,她主演了五部電影。其中第三部影片《清晨的榮譽》榮獲了奧斯卡金像獎。第四部影片《小女人》獲得了當年最佳影片獎。這時關於她個人生活的報道和傳聞也越來越多:在生活中舉止傲慢,拒絕出演好萊塢的影片,穿著鬆鬆垮垮、而且不化妝,在照相機前不注意形象,拒絕記者采訪…而影迷們為她這種反傳統的行為而喝彩。1951年,已步入中年的赫本以影片《非洲女王》第五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進入50年代,赫本塑造的角色多是具有顯赫地位或特殊身份,並以此多次贏得了奧斯卡提名,這些影片包括《夏季》、《喚雨巫師》、《最後的夏季》。60年代,赫本出演的影片不多,因為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與屈賽的戀情之中。但是,赫本並沒有放棄在演藝事業上的追求,她以影片《長夜旅行》為自己贏得了第九個奧斯卡提名。

馬龍白蘭度

他不是一個偉大的人。不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謙謙君子。不是一個道德完善,行為清白的好人。不是一個慷慨的慈善家。不是一個好朋友,好丈夫,甚至也不是一個好情人,好父親。不客氣地說,他生前臭名卓著,惡債累累。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是一個偉大的演員,連上帝也不能。

經典影片

《公民凱恩》

《公民凱恩》又名《大國民》,是一部內涵豐富、富於哲理的傳記體影片,也是當時年僅25歲的電影大師奧遜?威爾斯自編、自導、自演的成名代表作。影片以一位報業大亨凱恩之死揭開了序幕,並通過他的人生經曆和事業的興衰史,見證了一樁資本主義神話下的複雜真相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公民凱恩》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體現了獨特的新穎性,因而被看成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實驗和創新之作。

《教父》

《教父》根據美國作家馬裏奧?普佐的暢銷小說改編拍攝而成。全片表現了紐約黑手黨科萊昂家族的種種內幕活動,策劃、追逐、暗殺、槍戰等場麵連續不斷,氣氛肅殺,且用紀實手法處理,攝人心魂。該片對了就黑手黨的內幕提供了相當形象化的資料。該片榮獲第45界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3項大獎。

《廣島之戀》

《廣島之戀》是法國導演阿蘭?雷斯奈斯的經典之作,他采用時空交錯的現代派電影手法,透過一個象征性的愛情故事來折射戰爭的可怕與忘卻的重要。影片依意識流手法來鋪敘這個關於記憶的故事,寓意深遠。

《亂世佳人》

美國電影《亂世佳人》堪稱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佳作,它獲13項提名,最後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8項大獎而首創獲獎最高記錄。曆年來,美國每次評選十大最佳影片,《亂世佳人》總是榜上有名。

《阿甘正傳》

智商僅70的阿甘,因為持著“從一而終”的精神來對人對事,結果碰到了很多奇遇,並取得了很多正常人都無法獲得的成功,成為一位巨富。全片生動有趣的將美國社會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曆史和文化的變遷進行了重點性的反映,通過以假亂真的特技效果將紀錄片中的曆史人物與虛構的劇中人物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電影的神奇作用。本片成為轟動全球的超級賣座巨片,並且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6項金像獎。

《獅子王》

非洲草原,萬獸群集,共同慶賀小獅子王辛巴的誕生。小獅子王辛巴經曆生、死、愛、責任等生命中的種種考驗,最終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寶座,它在周而複始、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環中體驗出生命的真諦。本片榮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原著音樂和最佳電影主題曲兩項大將,成為當時最成功、最賣座的動畫電影。

電視藝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