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借助別人成就自己(2 / 3)

2.經常參加聚會才能在關鍵時候得到幫手

在茫茫人海的大千世界,既然能成為同學,實在是緣分不淺。雖相處時間不長,但這中間的關係值得珍惜,值得持續下去。辦成人生事,同窗之間的情意實屬必要!當你與同學分開後,要是還能保持一種相互聯係、愈久彌堅的關係的話,那對你的一生,或者說對你將來所要達到的目的和理想是會有很大好處的。也許你從未想到這其中的有利方麵。

在很危急的關頭能幫上大忙的有時恰好就是同學,能起到排憂解難的作用。但是,一定要記住的一點是,這中間的好處是來自於自己的努力,如果,你和同學分開之後,就沒有經常性的相聚,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之好無從談起,從中受益則更是一廂情願了。所以,隻要你有這份心、這份情,真誠地維持分開之後的同學關係,那麼,你的路子會比別人的多出幾條,你的人際麵也會更加地廣泛。

3.經常參加同學會,在辦事兒時就會有照應

在現代社會中,往往是由於物質的極大刺激,就造成了許多人的目光短淺,尤其是在同學關係上,相聚時漠然處之,分開後互不往來,“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遇到困難時才想到同學,到那時就為時晚矣!

隨著人類認識的提高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也加深了對各種人際關係的認識。許多人在與同學分開之後,還經常保持聯係,或者成立一個組織機構——同學會,這實在是一種十分有見地的方法。三年一小會,五年一大會,大家雖已不再同學,但關係愈聚愈堅、愈聚愈惜,彼此相互照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就是中國所特有的人際關係,它說明了同學關係已躍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不受時間所限,不受空間所限,隻要有“相聚”,那份情意、那份關係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4.借力辦事鄉情也是好幫手

還有一種難得的人際關係是鄉情,特別是對於離開故鄉的人,這種關係就更容易成互相幫助、加強交流的資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出自李白婦孺皆知的《靜夜思》,將一個遠離家鄉、懷念家鄉的遊子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成為千古絕唱。

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一個人離開家鄉,離開生他的土地,也許一開始並不感到有什麼難過,但時間一長,或在他鄉碰到不習慣的生活習俗,或遇到挫折,他就更會感到家鄉的親切,家鄉的美好。或許,這個時候,一個人才會深深地感到,自己對家鄉有割不斷、丟不掉的感情寄托。這種感覺就會成為支持遊子出外闖世界的精神依托。

所以,在遊子的心靈深處,有一塊屬於家鄉的領地,或許,現實的生活會暫時把這塊領地掩蓋起來,而一旦觸及到了這塊領地,那一股思鄉的潮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湧泄出來,如迅雷閃電一般,觸及他遊子記憶的神經,充斥著他的大腦。

這樣看來,要想和一個久離家鄉的老鄉處好關係,有一種特別有效的方法就是:運用自己的真誠,和老鄉談起家鄉的話題,以此來觸動對方的思鄉情緒,來達到共鳴,進而使老鄉之間的關係更上一層樓。

劉先生原本是吉林人,解放戰爭時期,由於兵荒馬亂,他跟隨著父母逃荒到山東,然後就在山東定居下來,一家人過著非常貧苦的生活。後來新中國成立了,劉先生一家人為了當地的建設,就再沒有回吉林老家。

到了改革開放以後,劉先生以敏捷的思維和過人的膽量,投資創辦了一個工廠,經過幾年的奮鬥和拚搏,現在已成為全國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個人資產總額已經名列全國前五名。

劉先生雖已成家立業,但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家鄉,想著家鄉的人民。現在年經也大了。他很有一種葉落歸根的想法,但苦於生意上太忙,沒有辦法回去。

也就在這時,劉先生的家鄉為了創辦當地的特色產品加工廠,需要一筆數目不小的資金。當地政府千籌萬措,才籌到了總數的三分之一,於是就派出小張去找劉先生,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