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大海裏的“寶匣子”——海島藏寶(1 / 2)

小問號

世界上有許多奇特的海島,有的島在海上漂浮時隱時顯,有的島在縮小,有的島在長大,有的島上有各種各樣奇特的生物,有的島上風光迷人,有的島上冰火交融,有的島上有著奇特的地質地貌,有的島因遠離陸地而成為人間的“世外桃源”……這一切,都是與生俱來的,與人類沒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可是,有的島成了海盜或富翁們藏匿金銀財寶的神秘之地,成了大海裏的“寶匣子”。因此,它無時不在人們的惦念中,讓許多人對大海充滿了莫名的神秘向往,正如人們所說,“島不在美,有寶則名”。那麼,這些寶藏與海島是怎樣結緣的?哪些島上藏匿著神秘寶藏?

世界上有許多海島藏匿著珍寶,那是海盜們的“倉庫”。

一是洛豪德島。在澳大利亞,這個名叫洛豪德的小島並非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勝地,可是相傳島上藏有無數財寶,周圍海底也鋪滿耀眼炫目的寶石。據說,在17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威廉·菲波斯的人偶然發現了關於洛豪德島寶藏的地圖,標有西班牙商船“黃金”號的沉沒地點。這讓他驚喜若狂。

原來,遠在16世紀50~70年代,西班牙人沿著哥倫布的航跡遠征美洲,從印地安人手裏掠奪了無數金銀珠寶,然後裝滿船艙回國。有一天,商船“黃金”號在歸國途中被海盜襲擊,船員們被殘殺,巨額的珍寶被海盜們埋藏在洛豪德島上。後來,由於海盜的貪財而泄露秘密,不僅引發了許多奪寶血案,而且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漸漸揚名。菲波斯懷著激動不安的心情來到島上,在一隻大珊瑚裏找到了一隻精致木箱,得到一些金幣、銀幣和珍奇寶物。後來,菲波斯在島上繼續尋寶長達3個月之久,獲得30噸金銀珠寶。但是,這與西班牙人“黃金”號珍寶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於是,洛豪德島上的珍寶宛如一顆藏匿在大海上的明珠,雖然不見其光彩,但是誘人的魅力穿越百年時空,讓人們為之寢食不安。

二是魯濱遜島。據說,1704年,水手亞曆山大·塞爾柯克與船長發生糾紛,被船長趕上該島。他帶著一支獵槍、一把匕首、一把斧頭、一磅火藥、一些煙草和一本《聖經》,在島上獨自生活了4年零4個月。塞爾柯克被路過船隻搭救回英國後,記者丹尼爾·笛福找到了他,並根據他講述的故事,寫成了著名的《魯濱遜漂流記》。塞爾柯克獨居的小島也因此得名“魯濱遜·克魯索島”。相傳,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埃斯特萬·烏比利亞曾於1715年在島上埋藏一筆巨大財富。到了1774年,英國著名海盜喬治·安遜將從西班牙商人手中搶來的846箱黃金和大量的寶石,價值高達100多億美元,也埋藏在這裏。這是曆史上最大的一批海盜藏寶。隨著這本小說在歐洲及世界各地的廣泛流傳,來到這個荒涼的島嶼上尋寶的人絡繹不絕。

20世紀40年代後,魯濱遜·克魯索島突然變得空前熱鬧,但是,尋寶人往往“乘興而來,敗興而歸”。20世紀80年代,魯濱遜·克魯索島上的一場瓢潑大雨造成了罕見的泥石流。有人在山穀中意外發現了裸露在外的好多銀條和幾粒紅寶石。進入21世紀,美國富翁伯納德·凱瑟爾開始加入魯濱遜·克魯索島尋寶的行列。他通過查閱檔案文獻、請教曆史學家、進行實地勘探等分析研究後認為,有關該島埋有寶藏的史料是可信的,主要包括黃金、金幣、金錠和珠寶,價值約100億美元。從此,他在這裏夜以繼日地尋寶,五年不輟,得到的僅是大約880年前的10公斤左右的中國宋代瓷器、一隻可能屬於英國海盜的煙鬥等……與此同時,智利瓦格納公司的律師費爾南多·烏裏韋埃切韋裏亞突然宣布,由瓦格納公司牽頭的探險隊在該島上挖到了600桶金幣和其他一些珠寶,“曆史上最大的寶藏終於被發現了”。據他估計,從“魯濱遜·克魯索島”上挖出的寶藏折合成現金價值可能高達100億美元。這樣,誘惑人類長達200多年、因《魯濱遜漂流記》而傳奇浪漫的神秘寶藏終於真相大白。魯濱遜島的美名越來越響,不因尋寶活動的終止而暗淡。

三是金銀島。蘇格蘭作家斯蒂文森的著名小說《金銀島》講述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探險故事,故事中以海盜和船長各自一幫人為爭奪荒島寶藏而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拚鬥,作者在結尾暗示仍有一大筆財寶隱藏在荒島的某一處。《金銀島》是以太平洋的可可島為背景寫的,該島位於距哥斯達黎加海岸300英裏的海中,曾是17世紀海盜的休息站,海盜們將掠奪的財寶在此裝卸、埋藏,為這個無名小島平添了神秘色彩,據說島上至少埋有6處寶藏,其中,最吸引尋寶者的是秘魯的利馬寶藏。1820年,利馬市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當被稱為“解放者”的秘魯民族英雄玻利瓦爾所率領的革命軍即將進攻利馬,利馬的西班牙總督倉皇出逃,他將多年搜刮的財寶,包括黃金燭台、金盤、真人般大小的聖母黃金鑄像裝上一艘“親愛瑪麗”號的帆船上逃走。不料,到了海上,船長見財起意,殺死了西班牙總督。為了安全起見,船長將財寶藏進了可可島上的一個神秘的洞穴內。以後,他又一直沒有找到適當機會重返可可島取走寶藏,直至1844年,船長離開人世,留下了一張難辨真偽的藏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