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長歌8(3 / 3)

左顧右盼中,我還注意到,甘南人和隴東人的風俗習慣截然不同。每年六七月,隴東人在寬闊的曬場晾曬收割的麥子時,要把麥捆碼成垛,遠遠望去,像一座座金色的小圓塔。而在夏河流域,我看到每戶藏民家附近,都樹立起一個很高的由粗壯的木頭搭成的三角木架,這木架就是藏民用來晾曬剛剛收割的青稞。另外,隴東人居住的房屋屋簷朝下,給人一種低迷、消沉的感覺。而藏民所修的房屋,屋簷是平的,有的還微微上翹,很有陽剛之氣。究其原因,大概是由於這裏比較陰濕、對日光充滿渴望的緣故。當然,行走一路,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當數那些不時出現在山下的佛教寺院了。這些寺院的色調以紫紅色和淺黃色為主,遠遠望去,顯得宏大斑斕。其中,藏傳佛教魯派六大名寺之一的拉卜楞寺最負盛名,隻見在半山腰飄動的經幡的掩映下,山下那一片高低錯落的梵宇禪寺,氣勢恢弘,金碧輝煌。但走進四麵敞開的拉卜楞寺,我發現其場院是異常簡陋的,即使是銷售紀念品的門店也不過是隨意搭建的簡單棚子或鐵皮房子,與修建得十分有氣派、並用金子裝飾了頂部的佛寺形成鮮明的對比。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寺裏的台階上和台階下堆滿軟幫布靴,當佛事結束後,身穿紫紅色袈裟的喇嘛們就從光線幽暗的大殿裏洶湧而出,他們像從教室裏跑出的學生那樣,臉上流露出一種放鬆和喜悅的神情。十至二十多歲的年輕喇嘛最為活躍,他們或穿上布靴,或光著腳丫,在大門外的場地裏追逐嬉鬧。其中有一個調皮的喇嘛,用腳指頭夾一塊石頭扔向另一個小喇嘛……看得出,這種遊戲讓他感到快樂。

如果說,夏河帶給我的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絢麗之美,那麼,當我置身於桑科草原,感受到的便是博大的寧靜了。

遠處的山巒矮了下去,以青藍色剪影狀映現於天際,其上有煙嵐蒸騰,如夢似幻。白色的帳篷點綴於草原之上,風過處,草浪起伏,使寧靜泛湧起舒緩的波痕。洶湧澎湃的雲團懸浮於天空,偶有一線天色泄露出來,藍得純淨,藍得透明。當一隻大鷹從草原的縱深地帶飛來,我便將目光係在它的翅膀上,隨它一起在草原上空巡遊。我感覺到,大鷹沉穩、優雅的翔姿,在天地間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它仿佛就代表一種秩序,隻要它不慌亂,聚集在一起的雲團就不會飛散;草原積澱千萬年的寧靜就不會被任何外力打碎……

據說,甘南值得去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有被稱為“虎穴仙女”的瑪曲郎木寺,有曆史悠久的卓尼禪定寺、米拉日巴九層佛閣等百處寺院,有紅軍打通走向長征勝利的"門戶"天險臘子口,有天然石林大觀園——則岔石林風景區……但由於時間關係,我遊過上述幾個地方後就匆匆返回。然而,盡管如此,我感到滿足。夏河、桑科草原已如木刻畫般留在我的記憶之中了。活在城市那被水泥高樓擁擠得十分狹窄的生存空間,呼吸著煤煙和車輛排放的廢氣,我猶如涸轍之魚,常有種缺氧的窒息感覺。這時,我不禁又會懷念起甘南之行,想起夏河充沛的水流和晶瑩的浪花,想起桑科草原的雲、大鷹和那無邊的綠色以及叫不上名字的無數花朵。這時,回憶對我來說,是一件由陽光做成的衣服,披在我的身上,供我的精神和心靈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