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紀昀家訓(1 / 2)

【撰主簡介】

紀昀(1723-1805),清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乾隆十九年進士。曆任貴州都勻府知府、內閣學士、左都禦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學問淵博,有通儒之稱。

乾隆三十八年,任《四庫全書》總纂。該書體例之確定、總目之分類、類序之撰述,以及輕重先後、斟酌損益,多由他裁定。又主持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於經史子集、公私著述、評論得失、考證異同、辨析源流等等,成為中國目錄學方麵的巨著。晚年任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死後諡文達。另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紀文達公文集》等七種著作傳世。

子弟應切記“四戒”和“四宜”

【原文】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1],義方之教,責在爾躬[2]。而婦女心性,偏愛者多。

殊不知,愛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維何[3]?約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4],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以上八則,為教子之金科玉律[5],爾宜銘諸肺腑[6],時時以之教誨三子。雖僅十六字,渾括無窮[7],爾宜細細領會,後輩之成功立業,盡在其中焉。書不一一[8],容後續告。

——節錄言《紀曉嵐家書》

【注釋】

[1]寄旅:旅居。京華:京都。

[2]義方:做人的正道,後多指家教。爾:你。躬:親自;身體。

[2]維:由於。維何:由於什麼。

[4]晏:晚。

[5]金科玉律:原指完美重要的法令,後泛指完美不可移易的章程、規則。

[6]銘諸肺腑:牢記在心。

[7]渾:簡直;幾乎。括:包括。

[8]一一:逐一。

【譯文】

本來,父親、母親有共同負擔教育子女的責任。現在我正旅居京都,家庭教育的責任,便落在你的肩上。然而,婦女的心情、性格,往往偏愛子女者居多。殊不知,愛孩子不得其道,反倒是害了他們。愛子之道是什麼呢?概括地說,它有四戒和四宜。所謂四戒就是:一戒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侈華麗,四戒驕傲。不僅要遵守這四戒,還要有四宜的規矩。

所謂四宜是指:一宜勤奮讀書,二宜尊敬老師,三宜普愛眾生,四宜小心飲食。以上八條,是為教育子女的金科玉律,你應當牢記心間,隨時用它們來教誨三個孩子。雖然隻有十六個字,但它所包含的內容無窮無盡,你可要細心領會,下一代人能否成功立業,就都在這上麵了!其他事我就不逐一寫了,等以後再寫信告訴你。

【評析】

紀昀認為其妻對子女難免偏愛,因而嚴肅指出如愛之不以道,反害之。於是相應地提出了四戒、四宜。究其內容,主要是勤、儉,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這三個方麵。他稱之為“金科玉律”、“渾括無窮”,不免有些誇大其辭,但它確係教育子女之良策,倘真能做到這幾方麵,勢必培養出於國於家有用的人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