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讒(ch佗n)間:用壞話離間別人的關係。
[11]乖(gu佟i)睽:背離;抵觸。
[12]效尤:學壞樣子。尤,錯誤。
[13]暨:和;與。
[14]書香:讀書的家風。
[15]捐升田:封建時代政府準予士民捐資納粟以得官銜,此處指捐獻一些糧食和田地獲官並憑借這種特權而取得做官的好處。蔭:封建時代子孫以先代官爵而受封之稱。
[16]駑鈍:愚鈍無能。
[17]《詩》:《詩經》的簡稱,係中國古代儒家典籍中的一種。
[18]《書》:《尚書》的簡稱,係中國古代儒家典籍中的一種。
[19]資郎:以納資而得官的人。
[20]替:衰敗。
[21]膠庠:西周學校名。此處指學校。
[22]輒(zh佴):猶“即”。嫌隙:因猜疑或不滿而產生的仇怨。
[23]式好無猶:式字作語氣詞用,無義;猶則通“尤”。全句指兄弟之間和睦親近,不怨恨成仇。此語出自《詩·小雅·斯幹》:“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24]和氣薰蒸:和和氣氣的風像輕煙一樣向上吹拂。
[25]禎祥:吉祥。
[26]騖(w俅):亂跑;追求;從事。
[27]用:因此。
[28]汝:你;你們。
【譯文】
你們兩個人到達京城以後應當謝絕一切不必要的人事往來,下決心收攏自己的言行舉止,仔細閱讀學過的書文,時刻加以深刻的體會,按照要求嚴格學完當日應當學習的課程,不至於生疏忘棄。絕對不要到處閑遊、觀看文藝節目,也不要大家坐在一起高談無關緊要的事情而荒廢正業,誤了自己的應試。你們要細心體會父母殷切期望你們早日科舉成名的一片苦心,三年才有一次應試的機會,實在不容易,你們應當盡自己的努力而為之,不要自己誤了自己的前程。
我曾在獨自靜居之時,深深思考著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它時刻使我感到憂慮不安。這就是,我們這樣的人家先世各代都遵循樸素節儉的風尚,自從步入仕途之後,子弟們漸漸染上奢侈浪費之惡習,穿著打扮、日用之物越來越講究華麗鮮豔。放肆滿足一己吃喝之無窮欲望,甚至為此去典當財物也不覺得可惜;為了滿足耳目之觀聽,為此賒欠別人而暫圖一己之快意。隻知道講虛榮體麵,不考慮什麼艱難困苦。我憂鬱地思索著以往的曆史,興盛與衰敗彼此反複循環轉換,富貴怎麼能夠長久存在?一旦事情和形勢都出現了變化,家中子弟沾染奢侈之風氣時間一長,必定不能做到立刻儉樸,也必定會弄到失去生存的處所,丟棄祖宗勤儉節約之家風,致使後代子孫逐漸陷入貧困饑寒的境地。這是我深為憂慮的第一個問題。
我們這樣的人家世世代代以善事父母、親愛兄弟為其傳家之根本,非常重視仁義禮讓之學,彼此居住吃飯和睦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沒有什麼讓別人講閑話的。然而,近年以來你們這些人中相互間猜忌懷疑的事情漸漸發生,或者由於外人用壞話離間關係,或者由於彼此意見不同,往往因一句無關大局的話語而鬧到爭論不休,因一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財物而分你我,以致發展到互相抵觸、矛盾迭起,說起來實在讓人痛心。這種情形使得已經去世的祖父於九泉之下也會不高興,這種錯誤如被子孫仿效於數代,後果將不堪設想。這是我深為憂慮的第二個問題。你們的大伯父和我和你們的父親,依靠先人好的品行所得來的特權而有幸進入科舉成名的行列,延續讀書做官的家風,卻常常憂慮丟棄了這種良好家風。你們這些兄弟中,都不知道這個要旨之所在,妄自作主捐輸糧食、田地和錢財以獲官階,繼而憑借這種特權去取得做官的好處。我們這個大家庭裏的人大多從裏到外本來就是愚鈍無能,寄希望於讀書應科舉考試而成名者,隻有你們幾個人而已。曜侄用錢捐得知縣一職,可想而知你已經無誌鑽研中國古代典籍《詩經》《尚書》,卻不曉得,那些真正有誌向的人都恥於提到“資郎”二字。趁此年輕力壯、精力充沛、寬鬆悠閑的時間裏勤學好問,廣覽博聞,設法成為國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將來科舉成功,建立豐功偉業,對父母盡孝、對君王盡忠,那又是何等地受人敬重和尊貴,而你卻為何以金錢和虛偽功名自己甘心把自己看得不重要呢?你胸無大誌真是到了很嚴重的程度!這種風氣一開,咱們家那些少年中誌向不定者,都會考慮隻有捐資求官這一條路可走,讀書學習的誌向不會專一,樸實清白之家庭聲譽就會日益衰敗。這是我深為憂慮的第三個問題。以上三個問題,都是我們這個大家庭興盛或衰敗的關鍵所在,我因此對你們特別痛切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