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李鴻章家訓(3)(2 / 3)

[12]庶:希冀之詞。

【譯文】

你來信說起救濟親族一事,我也很讚成。以前我們祖父貧窮困窘,到年終的時候,討債的人差不多如同過江之鯽。祖父沒有辦法還債,隻好用一些含混閃爍的話搪塞應付。但搪塞應付終究不是長久的辦法,於是就向親友商借。借債以後,又沒有償還的日期,也漸漸被親友所討厭。當時幸虧有一位姻太伯父叫周菊初的稍微有些積蓄,時常給祖父一些救濟,並勸祖父注意勤儉,還多次命兒孫就學。我們的祖父聽從了他的話,才能有今天這個樣子。你當時年齡小,對這件事知道得不清楚。我和你們能夠有功名,如果沒有周姻太伯,又怎麼能到這種地步?我雖然在外麵服役,也不曾敢一刻忘掉這件事。今天周姻太伯的後代也如同我們祖父一樣窮困,迫切需要籌集錢款加以接濟,來報答以前周姻太伯的功德。今特命使者帶銀五十兩送去,暫解其燃眉之急。至於我們祖父所欠的債沒有償還的還多,我到年終一定籌措銀百兩。你的景況也今非昔比,應當可以分擔一些責任。至於大哥那裏,我也去了信。我們兄弟四人將來能積資十萬,仿照範仲淹開辦義莊的辦法,希望能使我們族中貧窮的人能夠得到撫養,孤兒能夠受到教育。

【評析】

在信中,李鴻章教育自己的弟弟要知恩圖報,當自己處於順境的時候,不要忘了接濟那些處於困境、亟待救援的親友。作為一位封建官吏,能有這種認識和態度,還是難得的。

文章貴雍容含蓄寫字應有始有終

【原文】

日前寄母親大人一稟中[1],言及文墨能定人生夭壽[2],想兩弟均能神會。蓋長於新奇藻麗[3],短於含蓄雍容[4],以之取科第則有餘[5],享天年則不足。譬如出水芙蓉,光華奪目,曾幾何時,無複當初顏色;蒼鬆翠柏,視似平常,而百年不謝也。此外於寫字一層,極宜留意。如有始無終,則遲暮之年,難得善果。此曾夫子時時論及[6],因轉告吾弟,望善自為之。

兄遠客京師,晨昏定省[7],不得不有勞兩弟。茲得胡君晉甫南旋之便[8],托渠帶回毛穎二十管[9],每管銀一錢,望分贈親友,留作紀念。試期在邇[10],餘不多述。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稟:下對上言事曰稟。

[2]文墨:文辭。夭:短命;早死。

[3]藻:文采。

[4]雍容:形容態度大方,從容不迫。

[5]科第:科舉考試。

[6]曾夫子:曾國藩。

[7]晨昏定省:亦作“昏定晨省”。《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指子女晚間服侍父母就寢,早上向父母省視問安。

[8]胡晉甫:人名,不詳。旋:歸;還。

[9]渠:他。毛穎:毛筆。唐代韓愈作《毛穎傳》,以毛筆擬人,為筆作傳,後因以“毛穎”為毛筆的代稱。

[10]邇:近。

【譯文】

幾天前寄給母親大人的一封信中,談到文辭能夠決定一個人一生是短命還是長壽,想兩弟都能領會。大概文辭新奇華麗,但欠缺含蓄大方,用這樣的文辭來參加科舉考試則綽綽有餘,而用來享用人的自然的年壽就還不足。譬如出水芙蓉,光華奪目,但要不了多久,就再也沒有當初那種鮮豔的顏色;而蒼鬆翠柏,看起來好像很平常,但經過一百年也不會凋謝。

此外對於寫字,最應當留意。如果有始無終,那麼到了晚年,就很難有好的結果。曾國藩老師時時談到這一點,我轉告給你,希望你好自為之。我遠離家鄉,作客京城,早晚向父母請安,不得不有勞兩位弟弟。現在趁胡晉甫君南歸,托他帶回毛筆二十支,每支一錢銀子,希望你分別贈送給親友,留作紀念。就要舉行科舉考試,其餘就不多說了。

【評析】

這封家書認為寫文章不可追逐“新奇藻麗”,而應講求“含蓄雍容”。

李鴻章雖然是從養生之道的角度談的這個問題,但他的意見是中肯的。華而不實的文章,不僅對個人本身無益,對社會、對他人也沒有好處。此外,李鴻章在這封信中還談到寫字不能有始無終。不僅寫字如此,做任何事都是這樣。隻有始終如一,堅持不懈,才能卓有成效。

對功名不要耿耿於懷

【原文】

兄蒙曾夫子垂愛[1],薦館於何仲高幕府[2]。居停係初年翰林[3],學問淵博,晨昏清講,實獲吾心[4];公子亦少年好學。讀上月初九日兩弟手書並《感懷》八章,足徵刻苦用功[5],遠人聞之,無任欣悅[6]。惟功名有遲早,無須介介也[7]。細玩《感懷詩》中[8],詞鋒未免太露。母親大人前望晨昏奉侍,千萬留意,以慰旅人[9]。茲托同年朱吉甫寄上銀六十兩[10],以充家用,到後速即作複,免足懸係。

——節錄自《清代四名人家書》

【注釋】

[1]蒙:受。曾夫子:指曾國藩。垂愛:看重;見愛。

[2]館:書塾。何仲高:人名。不詳。幕府:地方軍政大臣的府署。

[3]居停:指居住於幕館的主人,即指何仲高。初年:一年之初。翰林:清代翰林院屬官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庶吉士的通稱。

[4]獲:得到。

[5]徵:證驗;證明。

[6]任:勝;堪。

[7]介介:心有所不安;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