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張之洞家訓(2)(2 / 2)

[9]肉糜:肉粥。《晉書·惠帝紀》:“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

‘何不食肉糜?’”

[10]戮(l俅):通戮。戮力:盡力。

[11]履:踏、踩。

[12]在東:指在日本。

[13]順適:順從適合。此處作適應講。

[14]糜:通靡,作浪費講。虛糜:白白地浪費。

[15]成事不說:已成的事。《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寫此信好讓吾兒得知,來信都已收到。現再彙給你日本貨幣五百元,你收到後,立刻回我一信,以免掛念。

你自從出國到今天,時間隻不過四個月,為什麼帶去的千兩銀子,就已經全部用完了?這件事實在令人奇怪!

你去日本,是為了求取學問。求學就應該先學會刻苦生活,在那邊又不必交朋結友應酬。哪怕是稍微闊綽、富裕一點,不必像那些家境貧窮的書生一樣生活,那一千多兩銀錢,也夠你用上一年,尚且有結餘。為何四個月不到,就已用得一幹二淨了?你到底把錢用到什麼地方去了?

我並非吝惜這為數不多的千兩銀錢,假如你錢花得在理、應該花,哪怕是每天要用百兩之多,我也有力量保證供你所需。但隻是你不該這樣做。求學期間,就像這樣奢華、毫無節製,到讀完書,出來做事,你又將變成什麼樣子呢?

何況,你這樣浪費錢財,一定不隻是吃喝方麵奢侈而已,必定另有花銷。在別的方麵既有所消耗,那你在學業上就一定有所舍棄。否則,用功讀書尚感趕不上,哪有多少時間讓你浪費嗬!所以,我憑這一點,就可以推斷,你一定不是那種真正肯下苦功夫讀書的人。否則,你一定不會是這個樣子!

你也曾讀過《孟子》吧。這位賢人說過:大有作為之人,一定要先刻苦磨煉自己的思想誌向,鍛煉其身體,讓身體經受得住忍饑挨餓的考驗,還要讓他一貧如洗,無牽無掛,並在殫精竭慮、經過痛苦的思索之後,才能有所作為。

你仗恃有我的蔭庇,固然不需要這樣做,但也應當多少了解一下農家的艱辛,盡到自己求學的本分嘛。你做不到這一點,哪怕是學成回國,也一定一件事也幹不了。不了解民情,不了解世事,晉惠帝所說的“為什麼不吃肉粥”的曆史笑話,他的毛病正出在這些問題上。

再說,你是一名軍人。而軍人就應當比平常人更能吃苦,以此而隨時準備著盡全力為皇上效勞。像你現在這個樣子,哪點是軍人所應該做的?

我從今以後恐怕是要對你表示失望了。

我確實不曾到過日本,即便今後得到機會,也能夠東渡日本,但我也一定不能夠獲知日本民間的狀況。不是我不想知道,而是因為我的身份所在,想了解卻辦不到。不過,我曾聽人說過,一個學生在日本生活,每月有三十兩,便夠他維持了。即或是食住稍方便、舒適者,每月開銷也不會超過五十兩。你現在每月一百兩也就罷了,何至於千兩巨資,不到四個月便揮霍得一幹二淨?一定是所開銷的地方,有不可告人之處。花錢事小,因亂花錢而耽誤學業、損耗精力、虛度光陰,這才是大事!

此前,我曾寫信告誡於你,要你努力用功。話還在耳邊,你怎麼就忘了?雖然如此,過去的事就不提它了,來日方長,還有機會。從今以後,趕快收斂節製你那邪惡之心,努力求學。不是星期天,就不必離校外出。

即或是星期天外出,也不許擅自在外留宿。倘如此,開銷可大大減省,不待節儉就可節儉;學業不致荒廢,不想努力而也就努力起來了。光陰極可珍貴,求學機會難得。你畢竟不是十五六歲之青年人,這裏麵的甘苦,我不說你也該明白。不要辜負老父我的教誨呀!

你近來身體如何?應當隨時留心。我身體很好,家中大人小孩,也都安康。你不必掛念!

【評析】

從古到今,官宦子弟居尊養優,往往形成驕奢淫逸、揮霍無度的壞習氣。張之洞深知其子之為人,知他也難例外,但卻不放鬆教育、管束。由千金巨資不及四月便耗盡一事,便引起警覺,進而從光陰寶貴、求學不易、稼穡艱難、軍人天職等方麵曉以利害、加以勸導,還對症下藥采取措施,如星期日少外出,更禁外宿等等。他的苦口婆心,固然是想望子成龍,像他一樣成為封建大官吏。但是這種誡子的方式和內容,時至今日仍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