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頭幾次春雷常在正月下旬、二月上中旬,這時還屬早春,寒潮未停,所以禁忌太早翻地下種,避免春苗受到寒凍。
忌戊日耕作立春過後,凡是戊日,就有諸多忌諱,如果有人犯忌,他的莊稼就會遭到自然災害。戊日這一天最忌動土,動了土莊稼會長勢不好。
戊日是按六十甲子的排列規律從老皇曆上推,每六十天為一輪,其中凡是遇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這六天就叫戊日,也稱“六戊”。
據《九天神霄戊日禁忌》記載,過去漢武帝好道求仙,於元豐元年七月望日,感西王母降臨。帝問日,“世間蟲蝗,水旱之災緣何而來?”
王母日:“此皆下民無知,四季之內,六戊之日,犁除田地,冒犯陰陽之禁忌,致使水澤不降,百穀不收,民遭饑饉。”帝日:“戊禁最重,如伺禳解,可免此災?”王母日:“戊禁最重,無法禳解,不推蟲蝗水旱之災,然四時所犯,各有災殃,當禁之……”
所以,舊時農民每到戊日便不到田間耕作,在家休息一天。
另外,寧波人播種時專選幹支中乙日,而禁忌其他日子。麗水一帶則專門選擇平潮日播種。據說這日下種不會浮動,種子也不會聚簇。金華人則專門選在太陽要下山時去種地,認為太陽下山不再走,穀粒下田不會飄。
商種時的禁忌關於育種,農諺有“二月不播種,三月不插秧”的說法。因為初春的氣溫仍然較低,寒氣未退,過早下土播種,會凍壞穀種。清明前後氣候明顯回升,是育秧的合適時間,同時也是冬麥即將成熟與收獲的季節,所以在我國的閩南地區有“清明雨過農家天,割麥分秧相爭先”的民謠。表明清明一到,農事漸漸繁忙。
育種還要選個黃道吉日,在育秧田頭插幾炷香,焚幾張箔,禱告土地神,祈求穀種落地生根、長好苗芽。舊時在農村的田邊地頭,到處可見小石龕或小石碑等,就是祭祀土地神的社祉。祭祀後才能撒種育秧。
有關育種前的祭祀,在不同的地區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在有的地區,播種時要抓一把種子朝太陽撒三次,寓意能避邪,使穀種生出健壯的秧苗;還要煮一餐豆飯吃,叫“壓秧根”,寓意穀種會長得像豆粒那樣飽滿。有的地方要在家中廳堂裏祭祀土地公。而有的地方是在家中廚房擺供祭灶神(農民認為灶君是管吃的神),供品是蒸飯、紅酒等。還有的地方有在田頭插樹青的習俗。插樹青原意是祈望種子早日發芽、長得茁壯,後來演變成插稻草人以趕跑飛鳥。
在育種的時候有避醉漢、孕婦在場的禁忌。古時浸種大多在灶房,認為酒鬼癲狂,不避會觸犯灶神;孕婦帶有穢氣也被灶神所忌嫌,因此育種時,禁止酒鬼、孕婦在場。有些地方挑穀種出去時若遇到女人,認為是很倒黴的事情,須回頭再挑一遍。
播種時的禁總過去民間不習慣在正午時播種。傳說正午田間會鬧“田鬼”,撒下的穀種會被鬼擾亂,糾集在一起,不但妨礙種子的正常成長,而且降低了穀種的成活率。
實際上,晌午播種後,穀種的移動堆集並非什麼“田鬼”在作怪,而是風在偷偷起作用。因為播種季節多在午後起風,如果中午下種,穀子剛剛沉在田中輕浮不定,受陽光直射,穀種蒸發出水分,變得輕了,而午後風力漸漸增強,風吹水動,穀種隨著漣漪慢慢聚集在一起,這就被認為是田鬼在移動。
為避免冒犯“田鬼”,過去許多地方都選擇在早晨下田播種。要是早晨太陽初升,溫度不高,風力微弱,種子沉在水中不受任何影響,到了中午,穀種已吸取不少秧田的水分,沉在田底更加穩當,就不容易被晚風吹動而聚集一堆。
插秧時的禁忌播種後十幾天(一般在穀雨之前)就能夠起苗插秧。插秧被看做是農田生產的真正開始,關係到是否能獲得豐收,農民都十分關注這一環節。所以在插秧之前,一定要對當地的某種社神祭祀一番,不然就不能保證糧食豐收。
插秧一般由行家裏手先下田插,做出示範,要求豎行橫格對稱,疏密合乎規格。第一個開好規格後,別人才下田,按照已定的規格插秧。
行家裏手不但插得整齊劃一,錯落有致,還要手腳快,速度快,如若被後人超過,下次就不能再帶頭插秧了。因此插秧時,田間常常是爭先恐後,氣氛熱烈。
民間禁忌頭尾相接的插秧方法,那樣會把人困在田頭中,成“囚”
字,俗信這樣會倒黴,會白忙活而一無所獲。有些地方在插秧時有禁吃黃瓜魚和蝦的習俗。當地人覺得,吃了頭大尾小的黃瓜魚,種出的水稻也會頭重腳輕,結不好稻穗;蝦在有的方言中與“空”字同音,吃了會導致這年農田顆粒無收。
田間管理的禁忌農業生產跟氣候有著很大的聯係,一旦發生蟲災、旱災、水災等災禍,農民辛苦勞作的成果就會化為烏有。可是麵對這些天災,人類又顯得那麼無能為力,所以在舊時,人們遇到自然災害隻能祈求他們心目中神靈的保佑。而人們心目中的神靈又不總是無原則地給予人們幫助,人們要處處尊重著他,以免觸犯他,致使天降大災。這樣一來,人們的行為就有了禁忌。
首先,祈神活動中有禁忌。
在舊時,農業活動中有許多驅邪禳災活動,其作用主要是求神祈安。雖然人們每次的祈求與禱告都很虔誠,可還是會有自然災禍發生。遇上災害,人們隻能再去祈求別的神靈。在祈神活動中,人們會特別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免自己的不當行為會冒犯神靈,導致祈神活動失敗。
就拿祈雨活動來講,這裏有許多禁忌。在祈雨活動中,不淪是設台求雨、曬菩薩祈雨或龍潭乞雨等,參與者不得打傘戴笠,哪怕烈日當空,汗流浹背,誰也不敢用器物遮擋,認為隻有用這種磨難和虔誠,才能感動天地。在乞雨的幾天中,參加者要戒葷食素,全村每家禁屠,不宰殺禽畜。祭拜時,不得有說笑聲,要保持嚴肅的氣氛。在有些地方還禁止婦女站在龍井旁邊,那幾天打水也由男子去做。很多地方去神廟或龍潭時有三步一叩頭的做法,虔誠極了。
擔糞施肥的禁忌在民間有句俗語:“莊家一枝花,全靠糞當家。”因此,要想莊稼長得旺,在進行田間管理的時候必須要多施肥。但是擔糞施肥也有禁忌。
擔糞的人自己不許說臭,碰到別人擔糞也不許說臭。如說臭,此次施肥沒效。初一、十五,庚申、甲子,羊公忌不能擔糞。
初一、十五是神佛出遊的日子,庚申、甲子是按天幹、地支計算的日期,每六十日一循環。六十日中有庚申、甲子各一天,這兩天也不許擔糞。羊公即羊祜,是西晉宰相。他為官清廉,因此被人們立廟紀念。
羊公忌有規定的日期。凡是到了這些日期,每村在群眾集中點,插上小紅旗告誡農民:今日不能擔糞。如違犯規定,非要在這些日子擔糞,則擔糞者要黃胖,施下去的肥,也無作用。
科舉時代,凡有秀才及秀才之上功名的人,認為自己是孔子門生,也不能下賤地擔糞。如擔糞即被人看不起,有失體統。施肥後,要用茅草等擰成一團,縛在柴梗上,插在已施肥的地方,稱為拉屁刷,以防別人亂說話,影響施肥功效。實際上,這是給已施肥的地塊做標記。
嚐新過程的禁總金秋時節,是農作物收獲的季節,在稻穀登場之初,各地普遍實行“嚐新”(又叫食新)的風俗。所謂嚐新,就是在稻穀成熟後,收割前,人們擇吉日先到稻田割下15公斤左右顆粒飽滿的稻穗,用竹籮曬幹舂成米,煮成一鍋香噴噴的新米飯供奉天地的風俗。
在嚐新活動中也有許多禁忌。
蒸出的新米幹飯,須先敬天奉地神祗,然後才能動筷嚐新,否則就是不敬不恭,觸犯神靈。在有的地方,在用新米飯傲神時,不許坐月子的婦女進出,服喪未滿49天的外人也不能進屋,不然也會冒犯神靈。
各地食新時,隻許說些吉利的話,忌說哪些地方或誰家稻田減產之類話題,怕會減少自家的收成。如果到他家做客嚐新,更應注意言語,稍有不小心,就可能引起主人不高興。如主人不住地勸飲酒,而自己酒力不行,不能說“我已喝夠了”或“我喝得夠多了”,這樣說,會被認為是在詛咒,兆示主人家的福氣已被喝得快沒有了。最好是說:
“我知道你家酒是喝不完的,我會經常來喝酒的。”主人聽了會感到特別高興。
在有的地方嚐新時,不能把新米飯吃得鍋底朝天,要留下一些,寓意“有吃有餘”,年年豐收,歲歲有‘‘餘”。按舊俗還要將餘下的米飯用小籃子裝好,掛起曬幹,等到明年秋收嚐新時,才把舊米飯倒掉,盛上新米飯,這樣一年壓一年,喻示連年豐收。
儲存時的禁忌稻穀熟了以後,人們會高興地將其收回家後曬幹、儲存起來。在儲存糧食的時候也有些禁忌。
儲存穀子時,不能把打下的穀子都裝進糧倉,必須留些穀子在外邊,目的是讓老鼠也來分享收獲,這些穀子被稱為“留鼠糧”。據說給老鼠留糧後,糧倉就能免遭老鼠的危害。有的地方在收獲稻穀時,每丘地都要留下三株稻,供老鼠食用。傳說老鼠是奉玉帝聖旨帶穀種下界,有功於農民,為表示感謝,收割時要留下幾株稻子給老鼠食用,以防止老鼠人舍偷糧。
農民語言禁忌因為農民是參與農業生產的主體,所以人們認為,在農業活動中,農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莊稼的好壞以及收成。因而,農民在參加農業活動的時候,言行都有所禁忌。
忌在家說“潑消”
在民間有不管幹何種農活,開始勞動時,都有要先說一聲“潑消”
或“撲辣聲消”,然後開始幹活的風俗。農民認為這樣說能夠驅散閑神野鬼,確保幹活不出事故。因“撲辣聲消”或“潑消”是威力最大的神。
但是在家裏一定不能說這句話,是犯忌的。如說了,要引惡神進門。
忌在收獲時說不吉之言到了收獲的季節忌說不吉祥的話。在民間有關語言禁忌,有這麼一個小傳說:一個農民在播種時,看到別人恭敬地叩拜田神,他卻哈哈大笑,口出大話:“我不祭拜什麼田神,我的莊稼照樣能得高產。”田神聽了以後特別生氣,不久,農民的秧苗全都枯萎,將要顆粒無收。農民急得大哭,跪在地上向田神懺悔。夜裏,夢見田神對他說:“本想處罰你的不敬,但既然你已經知錯,一我就饒恕於你。你把田頭的一株禾苗照顧好,將會給你帶來十擔穀的收成。”農民醒來以後就半信半疑地照著田神的吩咐做了,果然獲得了好收成,從此他再也不敢口出狂語了。
農民行為禁忌割稻割麥時,天長,又是重體力活,所以有的地方在下午未時左右,有送一次“接力”的習俗。所謂送“接力”,就是把事先預備好的點心送到田頭,給幹活兒的人補充體力。在吃“接力”時,一定要先從點心中分出一小塊,拋向大地,請土地先吃,然後自己慢慢食用。勞動完了回家時,如果還有剩茶沒飲完,不能帶回家,必須當場倒掉。當然,這有可能是一種衛生習俗。
在田間地頭勞動的時候,喝生水忌諱馬上人口。一般人們要先吐口唾液在水中,如果唾液未化散的話,預示水中沒有汙穢之氣,可以飲用;如果唾液能在水中馬上化散的話,就表示水裏邊有不淨之物,喝了以後肚子會疼。這可能是由於人的唾液中有元神的信仰,人們覺得唾液中的元神可以檢驗出水裏的濁氣。不過,現在看來,怎麼想都認為很不衛生。
農具禁忌農民在田間勞動的時候,除了靠自己的雙手以外,還要依靠外力,那就是農具。對於從事農業的人來說,農業生產工具是從來不離身邊的,在民間有“手不離鋤,鋤不離手”的俗語。也正是因為農具之於農民的重要性,人們才賦予它們一些特別的力量。
犁的禁忌犁是一種耕地的農具。由在一根橫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構成,一般係在一組牽引它的牲畜或機動車上,也有用人力來驅使的,用來破碎土塊並耕出槽溝,為播種做好準備。
犁是農業生產中的主要工具,因此禁忌也頗多。犁自古就是農業生產的象征,古代帝王通常率領群臣舉行隆重的迎春大典,有的還要親自扶犁耕一塊地,以示對農耕的重視。民間認為犁中也有犁神,稱為“犁公公”。
人們一般在農曆二月初二這天祭祀犁神。祈禱新年播種順利,躲過各種災難,萬事如意。在這一天,人們修理舊犁,或者更換犁椿、犁把和犁頭。而在其他時間,通常不進行修理或更換的活動。農家試犁的日子也是這一天。
在有些地區,試犁的時候扶犁人先拜犁具,並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豐收畝;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然後牽牛到田間象征性地犁一犁。
在犁耕田的時候,要一行一行地犁,忌諱兜著圈地犁。俗以為這樣的犁法叫“烏龜犁”,認為這樣家中容易出現“紅杏出牆”的禍事。
耕完了地,犁不能放人廁所中,民間認為這樣會褻瀆“犁神”,再進行犁耕的時候,不僅犁頭要斷掉,也會影響莊稼的收成。此外,犁也不能接觸汙物,更不準將小兒的尿布掛在犁椿和犁把上,認為這樣會引起小兒生病。種種忌諱都歸結為一種將生產工具神聖化的表現。
其他農具禁忌扁擔的禁忌。俗認為扁擔有神。扁擔神通常沒有廟殿,也沒有固定的塑像和神形。民間老人們說,扁擔神就住在扁擔中,其神謂稱扁擔大人。扁擔不許亂放、亂插,更禁忌女人跨過扁擔。如有女人跨過扁擔,不但用扁擔的人要大罵她,連家裏人也會齊聲喝斥她。據說被女人跨過的扁擔再去挑東西,用者的肩上要長毒肩瘡,而跨扁擔的女人也要長陰毒。
石磨的禁忌。石磨是用來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漿的一種機械。過去,北方大多數地區麥黍等糧食脫殼、去皮都運用石磨完成。
所以那個時候,北方地區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一盤石磨,它是居家過日子的基本生活用品,如果一戶人家“連一盤磨都沒有”,那可是生活難以維持或家庭破敗的明顯標誌。
石磨是用來磨米、磨稞的,因而一定要保持清潔,禁忌小孩在石磨上隨意大小便、亂塗汙物。石磨也有石磨神,石磨絕對不能坐,不然會“壓了青龍頭”,對收成不利,坐石磨的人也會受到石磨神的懲處。禁忌在石磨上麵曬衣服,尤其是婦女的衣服。人們在推石磨的時候,忌研空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