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生了三個兒子,就缺一個女兒。龍王想,要是再有個女兒,兒女雙全,那該有多美啊!
王母聽說這件事後,就給龍母吃了一粒仙丹,不久,龍母就有孕了。第二年二月二,龍母真的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兒。
龍女逐漸長大,對龍宮的生活厭煩了,渴望到人間去尋覓真正的幸福。龍母知道了女兒的想法後,勸她說:“孩子,龍宮裏快快樂樂,什麼都有,何苦要到人間去呢?”龍女說:“龍子龍孫們隻曉得吃喝玩樂,我必須要到人間去,尋找真正有意思的生活。”龍母見女兒決心已定,隻好偷偷地把她送出龍宮,還送她一個錦囊。
龍女戀戀不舍地告別母親,飛過九十九條河,越過九十九座山,來到了一座山腳下。龍女四周打量,隻見大地在似火的驕陽下都幹裂著嘴巴,莊稼都低下了頭。隻見不遠處,一個青年在田裏賣力地勞動。龍女走過去,問道:“這麼旱的天,你種地能有收獲嗎?”青年苦笑道:“有什麼辦法呢,家裏的老母親還靠我侍奉呢!”
龍女很可憐他,便從錦囊中掏出幾粒紅豆,向地裏一撒。一會兒,田裏就升起厚厚的雨霧,幹枯的禾苗露出了綠色。青年一看馬上向她行了個禮,說:“仙姑,這兒周圍幾百裏都遭了大旱,還請仙姑救一救遭災的百姓。”
龍女十分感動,心想,他真是熱心腸。於是,她從錦囊裏抓了一把紅豆拋上天。立刻電閃雷鳴,一場大雨痛快地下了下來。雨過天晴,山青水秀,莊稼得救了,人們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青年不住地向龍女道謝,龍女臉上飛起了紅霞,說:“不用謝我,隻求我倆結為夫妻。”青年聽了,高興地把龍女領回了家。
再說龍女離宮出走的消息被龍王知道後,龍王十分惱怒,還不許龍母去看女兒。龍母天天思念女兒,每年陰曆二月初二就遊出海麵,抬起頭來向女兒離開的方向大哭一場。她的哭聲化作了雷聲,她的眼淚變成了春雨。
春龍節裏的禁忌由於二月二這天是龍抬頭,所以關於這天的禁忌都和龍有關。
忌擔水。山西《永和縣誌》載:“早忌擔水,俗謂恐擔回龍子。”在晉南地區認為這一日是青龍活動的日子,不能去河邊、井上挑水,以免帶回龍卵。在河邊、井旁走動與勞動時,要注意不要出聲,盡可能安靜,避免驚動了青龍,把風調雨順的好收成破壞了。
忌動針、刀、剪子。在這一天,不許動針、刀、剪子,恐傷了“龍目”,導致災禍。河北《張北縣誌》雲:“(二月二日)婦女忌針黹,恐刺龍眼。”《中國誌·天津篇》載:“婦女們在這天不動針線,怕紮壞了龍眼。”
忌洗衣。有些地方在這一天還要忌洗衣,說是恐“傷了龍皮”。
忌磨麵。河北《新河縣誌》載:“忌磨麵,恐榨龍頭也。”因此這些地方在這天每一家都把石磨的上扇支起來,叫“龍抬頭”,並且一整天不磨麵,怕傷了龍頭。
忌吃麵條、小米。有的地方這天忌吃麵條,忌吃小米飯,因為麵條是“龍須”,小米是“龍子”,怕吃了損害龍的健康。
忌回娘家。有的地方忌結婚女子回娘家,有“二月二踩了娘家倉,不死公爹就死婆婆娘”之說。有的地方則恰恰相反,要把女兒接回娘家待幾天,說說心裏話,有“二月二,龍抬頭,家家接女訴怨愁”一說。
清明節清明節發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在這天祭祖掃墓,曆代相傳而成為中華民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通常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概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清明開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來臨,氣溫上升,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期,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日子相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慢慢地,寒食與清明就融合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名,也變為清明時節的一個風俗,清明之日忌動煙火,隻吃涼的食物。
清明節後雨水漸多,大地呈現春和明媚之象。這一時期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物,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類,都在此時去除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明媚,實現由陰到陽的變化。
有關清明節的傳說關於清明節的來曆,得從寒食說起。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王位,設毒計殺害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災禍,逃亡出走。在流亡期間,許多跟著重耳一道流亡的人各自投奔他人了,隻剩下少數幾個忠臣一直跟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餓得昏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即位,就是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當政後,重重封賞跟他一起同甘共苦的大臣,卻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麵前為介子推鳴不平。晉文公猛然想起自己流亡的那段歲月,心中不安,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但是,差人去了幾次,介子推都沒露麵。晉文公隻好親自出馬,可是介子推已經背著老母藏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晉文公便讓他的禦林軍上綿山尋找,卻無功而返。於是,有人獻了個計說,不如放火燒山,放三麵,留一方,大火起時不怕介子推不走出來。晉文公於是下令舉火燒山。誰想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還是不見介子推人影。上山察看,介子推母子倆摟著,已被燒死在一棵燒焦的大柳樹下。晉文公特別傷心和懊悔,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埋在了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名為“介山”,在山上修建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日子定為寒食節,並曉諭全國,每年這一日禁忌煙火,隻吃寒食。
晉文公離開綿山時,砍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木屐感歎:“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問相互尊敬的稱謂,傳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大臣,著素服登LLI祭奠,表示悼念。行到墳前,隻見那棵老柳樹死而複生,綠枝幹條,隨風舞動。晉文公看著複活的老柳樹,仿佛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莊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折了一個枝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完,晉文公把複活的老柳樹賜名叫“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到寒食,人們忌生火做飯,隻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隻吃預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吃青團和糯米糖藕。到清明,人們還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悼念。
清明節裏的禁忌清明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和謝意的節日。在清明掃墓期間,也是有些忌諱的。
忌吃熱食。清明節與寒食節合而為一後,在這天,民問是不許動煙火的。要是餓了隻能吃預備好的棗餅、麥糕等冷的食品,是絕對忌吃熱的食品的。在民間有句諺語叫做“清明不冷食,冰雹下滿地”,意思就是說,假如清明節這天不吃冷食的話,這一年會下冰雹,進而影響莊稼的收成。
忌額頭烏氣。在清明掃墓的那日早晨,洗臉之前,人們應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是否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不濟,若能不去掃墓最佳;若非去不可,可隨身佩戴玉器(古玉更好),來作化解。
忌在墓前嬉笑打罵。因為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處,故不可越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叫喊、嬉笑打罵、汙言穢語,這樣做不僅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會對附近的靈體構成騷擾。不能對墓穴設計多嘴多舌,妄加評論。這樣會被看做褻瀆陰靈,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會把一身麻煩帶回家。
忌踩別人墳頭。墳頭是擺放香燭祭品的地方,用腳踩踏,就是踩別人的地盤,就算是無意的,也算你不敬重先人。
忌看著先人照片亂講話。也許你隻是出於一片同情之心說了一句無心快語:“這麼年輕就去世了,太可惜!”但是這些話千萬不要講,因為死者本來就是不願意這麼早就離開人世的,你這麼說當然是觸犯大忌了。
忌在別人墳地亂放東西。並非每戶人家都建有大墳,因為墓地有限,常常會發生沒有地方擺祭品的情況。如果要借用隔壁的墳地,應當很有禮貌地說一句:“打擾了,借貴地一用!”最好燒炷香給對方,請他們照顧一下你的祖先。
忌晚上拜祭。不要在黃昏或晚上拜祭,因為該時段陽氣已漸漸消退,陰氣漸漸增長,若是時運不好的人,很容易會引起陰靈纏身或騷擾。
忌婦女拜祭。一般來說,懷孕的婦女不要參加清明拜祭活動。非但如此,嚴格來講,女性來月經,最好也不要參與此類活動,尤其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拜祭活動。
忌在先人墓地留影。在中國,祭祖並非隻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含義,所以不要在先人墓地照相,不管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不要在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氣很可能下降,各方麵都不利。
忌探視朋友親人。最好不要清明節當天去看望親朋好友,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別日子,此時去看望親朋好友是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
忌買鞋。一些人正趕上清明節過生日,因此有時會買雙鞋作為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別忘了“鞋”與“邪”同音,故而一般不在此時買鞋,真有需要也要選其他時間購買。關於這一點,你隻要留意鞋店為什麼清明節生意不好就明白了。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五、夏節、天中節、浴蘭節、屈原日、詩人節等。端即“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統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有關端午節的傳說關於端午節的來曆,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說法:
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代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倡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主張聯齊抗秦,但受到貴族子蘭等人的一致反對,遭讒去職,被趕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作出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郢都。屈原眼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放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詩篇。
據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悲痛異常,紛紛湧到汩羅江邊去悼念屈原。漁夫們劃起漁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首。有位漁夫拿出給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傷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避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方法,而這種食物漸漸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民俗。人們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迎濤神。傳說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作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在江浙一帶這則傳說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殺害。後來子胥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那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
吳王閻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漲,戰無不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要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許;吳國太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竟然輕信,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為忠臣,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人城滅吳。”遂自殺而死。夫差聞聽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傳說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裏的禁忌忌惡日。據說五月初五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開始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須禁欲、齋戒。《大戴禮記·夏小正》中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也”的記載。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頗多。
一般來講,人們為了保平安,驅毒避邪,流傳下來很多習俗。五月五日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要插上艾草,用來防止五月的瘟毒。日出前,男子采摘棗桑嫩葉,烘炒儲藏,作為茶葉用來消暑。婦女收割天母草,陰幹珍儲,用作分娩之需。家家用薺菜、青麥煮雞蛋,男女老少食之,傳說這天煮的雞蛋可以強身壯骨。城鎮及部分鄉村也有吃粽之俗,傳說:‘‘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鄉村還盛行用五色線紮手脖、手指,等下大雨時再扯下剪斷,丟到河裏就會化作蛇。有些地方,婦女、小孩習慣於端午節戴香包。花布製作的香囊中裝有多種中草藥,戴在身上,小巧玲瓏,香味撲鼻,能夠驅瘟避邪。
由於五月為“惡月”,重五是個晦氣的日子,所以這天又有“躲午”
的風俗,即周歲以內的嬰兒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免災禍。
忌吃娘家粽子。出嫁的閨女回娘家,必須在端午節之前回婆家,就是不能在娘家過端午節,不然,就會有大災。有俗語說,“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忌遊泳。有些地方在這一天不讓遊泳,特別忌到曾經溺死過人的地方遊泳,因為人們認為,在端午節那天“溺死鬼”最厲害,要找替身“還陽”。所以又有投粽子人河讓其吃了以後不要作祟的習俗。
兒童戴的香包忌丟失。在北方地區,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習俗。小孩子戴的香包一定不能丟失,據說如果小孩子丟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內會有大難。端午節過了以後,小孩子要將所戴的香包扔到水中,這樣才能免除災難。
鬼節農曆七月十五,也叫“鬼節”。
關於鬼節的傳說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弟,其中有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亡。由於目連很懷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形。他發現母親已變成餓鬼,吃的、喝的都沒有,境況甚是可憐。
目連很難過,於是就運用法力,把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是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刻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景後更是心焦,就將這個情況報告了釋迦牟尼。
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活著時,種下了許多的罪孽,所以死後就落人餓鬼道中,萬劫不複。這孽障也不是他一人可以化解的,必須集合大家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合眾高僧,舉辦大型的祭拜儀式,來超度亡魂。
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下來,並在民間漸漸形成了一種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殺雞宰鴨,焚香燒衣,拜祭從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怒氣,不致貽害人間。天長日久,這種習俗就成了鬼節的風俗。為了不忘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隆重的“盂蘭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