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立春日不“躲春”

在立春這天,許多地方都有“躲春”的習俗,據說如果不躲春就會招來口舌是非。“躲春”實際上是“躲太歲”的俗稱。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六十甲子各有歲神輪值,而當年輪值之歲神稱為值年太歲,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歲,隻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屬的名稱,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歲。一般而言,生肖與流年太歲相衝、相刑、相克害,及個別生肖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衝者,則叫衝太歲。古語有:

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因此,不管是犯太歲,還是衝太歲,刑太歲,害太歲等,在這一年裏都容易有不利的事情發生。所以,生肖犯太歲的人一般要敬奉太歲星君以保平安。除此之外,還要在立春之日“躲春”(“躲太歲”)。為躲避災禍,在立春的時間靜待兩個太歲的交接。

自己獨自躲在一個房間裏(不要讓其他人打擾),靜靜等待兩個太歲的交接,就為躲太歲。

忌立春日陰天在民間以立春日為一年農事之始,故有在這一天占卜豐歉的風俗。

俗覺得立春宜晴不宜陰,晴則兆豐,陰則兆災。有民諺說:“立春清明又和暖,農人鼓腹皆翹天;倘若風陰與昏暗,五穀不登人不安。”在山東一帶,人們認為假如立春這一天是陰天的話,地裏的莊稼會因為長蟲子而歉收。

忌立春日挑水和掏灰在立春日有些地區還忌諱挑水和掏灰。說是挑了水,一年當中就精神不起來,光打瞌睡;掏了灰,一年的好運氣就都跑掉了。

驚蟄禁忌驚蟄——春雷乍動,震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6日左右為驚蟄。蟄是藏的意思。

“驚蟄”是指鑽到泥土裏越冬的小動物被春雷驚醒出來活動。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大忙時節。

忌驚蟄日聞雷聲民間覺得,驚蟄日和驚蟄後打雷都是正常的,預示年景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農諺雲:“雷打驚蟄穀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但忌諱驚蟄前聽到雷聲,江蘇農諺雲:“未蟄先雷,人吃狗食。”即驚蟄前聞雷聲兆凶年。

春分禁忌“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說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O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曆書中記載:‘鬥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春分日忌天晴在春分這一天忌天晴,在山東有諺語“春分日植樹木,是日晴,則萬物不成”;在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的說法。這是因為人們常在春分前後栽樹木或者種莊稼,而剛種上的樹木和莊稼正是需要雨水澆灌的時候,人們害怕天晴,植物得不到雨水會旱死。佘族春分日禁忌挑糞,禁忌到河裏洗衣服,禁忌曬衣服。

.立夏禁忌立夏表示春季結束,夏天開始。“立夏”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七個節氣。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裏的“假”即“大”的意思。

立夏前後,我國大多數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大好時光。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在民間,立夏這一天忌不下雨。在河南、貴州、雲南等地認為立夏日如無雨,主旱。

在安徽徽州城鄉均有在立夏日吃苧葉餜、雞蛋、蠶豆、豌豆及用秤“稱人”的習俗。苧葉餜用野苧葉搗汁和糯米粉加糖蒸製而成,俗謂苧葉有清涼去毒的作用,吃了可以避免生癤長痱。苧葉餜又稱“立夏餜”,有“吃了立夏課,農事急如火”之諺。吃雞蛋時,要將雞蛋從門檻上滾下,讓孩子撿起來吃,意思是希望孩子像蛋一樣經得起摔打,易長易胖,不“賴夏”。用嫩蠶豆或豌豆和鮮筍、肉煮糯米飯吃,謂之“嚐新”,以盼好年景。稱人,是看一過夏季後,體重增加或減少了多少,是否“夏懶”。

在浙江省的嵊州,立夏這天吃中午飯的時候要吃糯米並且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肴。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都可。民間相傳立夏吃蛋主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覺得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損耗。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日,為了不讓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當進補。

人們還認為在立夏這一天要吃“腳骨筍”。認為在這天如果吃了筍,雙腿會像筍那樣健壯有力,能走遠路。民諺有“立夏不吃筍,走路走不穩”。寓意主腿。另外,要吃豌豆。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普遍有眼疾,人們為了去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都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沒病沒災。

夏至禁忌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夏至”節氣開始。何謂“夏至”?“陽極之至,陰氣始生,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

清朝以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宋代的《文昌雜錄》中記載,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可見當時官府對“夏至”的關注。《遼史·禮誌》語: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即彩扇易驅暑熱,香囊則可以驅蚊子與抑臭。

夏至日是農業上很重要的節氣,人們害怕夏至天氣變壞會給農作物帶來很大的損害。因此在農家夏至日這天禁忌頗多。《清嘉錄》中說:

“……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

忌夏至日有雷雨農諺雲:“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熱。”人們還把夏至至小暑之間的十五天分為三個時段,分別是頭時、二時、末時。頭時為三天,二時為五天,末時為七天。在民間,忌諱在末時下雨,據說如果末時下雨會影響莊稼收成;忌諱頭時和二時打雷,據說這段時間打雷將有洪澇災害。

立秋禁忌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古人把立秋當做夏秋之交的關鍵時刻,很看重這個節氣。

據記載,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進行祭祀儀式。後來漸漸演變成立秋日帝王親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

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是說立秋過後,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隨後,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然後,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嗚叫了。

因為秋後是收獲的季節,所以很多禁忌與此相關。據說雲南等地忌立秋日在田裏行走,覺得會對秋收不利。河南、江蘇、湖北一帶,立秋日忌遇見雷、雨、風天氣,覺得會影響秋後的收成。農諺雲:“秋打雷,晚禾折半收”、“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幹透底”。

在立秋這一日,許多人家會用紅紙書寫“今日立秋,百病皆休”字樣貼於牆壁上,以防止疾病。婦女們用紅布剪成葫蘆狀,縫在兒童的衣服後麵,用以驅病除災。而山東萊西一帶,則忌秋日洗澡,不然會起痱子等。還有的地方認為秋日洗澡,秋後會鬧肚子等。

處暑禁忌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為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也就是說是炎熱的夏天將要過去。各地的農作物也在這時成熟或收獲了。在江蘇一帶忌處暑日無雨,農諺雲:“處暑若還不下雨,縱然結實也無收。”

立冬禁忌每年11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為立冬。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預示著季節的變換,“立”是建、始,“冬”則是終了,“立冬”的意思是秋季作物全部晾曬完畢、收藏入庫,冬季開始了。

立冬預示著冬天的到來,因而民間忌諱立冬日吃生冷食物,否則會損害身體。立冬忌無雨,農諺雲:“重陽無雨,立冬晴,立冬無雨一冬晴。”

冬至禁忌冬至,俗稱“冬節”,在古代是很重要的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也最受關注。

在冬至這天忌不回家。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嚴寒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出外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屬。閩台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一天要祭祀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尊敬祖宗。在河南一帶忌冬至不吃餃子,據說不吃會凍壞耳朵,且對收獲莊稼不利。在農業上冬至忌無雨,湖北農諺雲:“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

除了前邊提到的節氣禁忌以外,還有很多,如:白露忌風雨。江蘇農諺雲:“白露日東北風,十個鈴子(棉桃)九個膿;白露日西北風,十個鈴子九個空。”霜降日忌無霜。據民俗講,霜降無霜預示饑荒。彝族忌霜降日用牛耕地,不然會引起草枯。

人生曆程步步求穩——人生大事禁忌

好名伴好運——起名禁忌

中國自古以來對人的取名就特別重視。從周朝起,起名就納入禮法,形成了製度。通常是在小孩生下來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但是實際上,也有滿月命名、周歲命名以及在生下來以前先把名字起好的。

後來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影響下,人們把為後代取名看得越發神聖甚至神秘。中國人在起名時,常常會在名字中用一些方法來區別同一個家庭的不同輩分。比如:在名字中用一個字表明輩分,而用另一個字表示取名所表示的含義。也有的在名字中用一樣的偏旁來表示同一輩分。

早在我國周朝就規定了取名的“七不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取名禁忌。從那以後,取名上的忌諱也隨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更新。到了現代,由於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仍有很多避諱。

姓名避諱的產生淵源所謂避諱,一般有兩種。一種指的是修辭格。也就是說話時遇到觸犯忌諱的事物,不直接說出該事物,而用旁的話來表達。就拿“瞎”這個字來說,絕不可當著盲人說這個字眼,可用“盲”、“失明”來代替。

對於聾啞人也不能稱為聾子、啞巴,應用“失聰”表示聾,等等。

另一種避諱,就是人物姓名的避諱。這裏所謂的“避”,是指躲開、回避。所謂“諱”,是指忌諱。具體來講,是指帝王、“聖人”、長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所謂避諱,就是指人們在說話或者寫文章的時候不能濫用濫寫,遇到應當忌諱的人物名字時,必須想辦法避開,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或用其他辦法改說、改寫。

這種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獨有的一種曆史和文化現象。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時代裏,人物姓名的避諱是上下臣民必須懂的一門政治學問,必須遵從的一項政治法規。

人物姓名的避諱,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皇上的名字,舉國上下的臣民都要避諱,這叫做“國諱”,也可以叫做“公諱”;另一種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後世的人都要避諱,這叫做“家諱”,或者叫“私諱”;還有一種既不是皇帝,又不是尊親,而是周公、孔子一類聖人的名字,也要避諱,這應該叫做“聖諱”。

在這三類人物姓名的避諱中,“國諱”是最為嚴重而又最為嚴格的一種,是封建王朝統治下的臣民以及皇帝本人也必須遵守的。

“國諱”主要避諱的是皇帝本人的名諱,進而還要避諱皇帝的字,皇後及皇帝的父祖的名諱;推廣開來,連皇帝前代的年號、帝後的諡號、皇帝的陵名以及皇帝的生肖和姓氏,也都在避諱之列。

人物姓名的避諱,大約開始於周代。孔子在寫史的過程中,就明確指出,要“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同時,在西周金文中能夠見到,在尊者麵前,身份或輩分低的人通常都是對自己隻稱名,而不稱字,也不稱號。這實際上是與避諱尊者的名相統一的。不過,周代還沒有形成嚴格的避諱製度。

到了秦朝,這種“國諱”便開始形成製度了。本來,秦代之前的皇帝都要在每年的第一個月接受百官的朝拜,並確定這一年的政事,所以每年陰曆的第一個月便稱為政月。可是,到了秦代,由於秦始皇降生在一月便取名為“贏政”。贏政當上皇帝以後,便改用同音的“正”來代替“政”(現在的一些農村,在口頭語言上,也還是把“政月”說成“正月”甚至說走了音,而變成了“遮月”)。但是這樣改還是沒有達到徹底地避諱。又進一步,改成音近義也近的“端月”。同樣,為了避諱秦始皇的父親子楚,把“楚地”改成了“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