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2 / 3)

出殯前,還要由杠房的人把棺材前端稍稍抬起,孝子將一個銅錢墊在棺下。一麵用新笤帚、簸箕,掃掃棺蓋上的浮土,倒於炕席底下,謂之“掃材起棺”(取“捎財起官”之意)。最後,在孝子大喊“爸(媽),躲釘”聲中,全體大聲哀號,將棺蓋上的楔子釘好。

發引起杠。普通人家出殯多在上午八九點鍾,所謂“辰時發引”。富戶大殯則在上午十點左右,所謂“巳時發引”。富戶預備酒席者,多於上午八點開席,十點結束。

出殯前,照舊由杠頭——打響尺的向本家大爺或提調請示:“什麼時刻發引?”喪主即以“辰刻發引”或“巳時發引”對答。杠頭應問:哪些花圈須掛在官罩上,前後順序如何?然後向本家要出“出殯執照”。這時本家和近親們應自覺給杠夫們一些賞錢,謂之“加錢兒”。

“加錢兒”是杠房行業多年來形成的製度。據民間傳說,抬杠的不給喊“加錢兒”,死者下輩子就要投生個啞巴。所以喪主和喪家近親們一定要在正式杠價以外,再給杠夫加幾個賞錢。

加錢兒的喊法在不同的地區還不太相同。但往往是杠頭轉過身來,麵朝全體杠夫,道白一句:“四角答碴!”(有的隻白“跟佚!”)然後便拉開長聲,唱道:“四角跟佚,後尾答碴!本家老爺賞錢××吊!本家姑奶奶賞錢××吊!本家大舅老爺賞錢××吊!’每喊一句,所有杠夫回答一句:“噯!××吊!”逐一公示本家和近親們給賞的名單。

杠房為了討好本家,使賞錢的人歡喜,曆來喊“加錢兒”都是一當十,給一吊錢喊十吊錢;給十吊錢喊一百吊錢。這是成例。

後來貨幣計價單位改成了“元”,但杠房仍傳承舊製喊“吊”。這是因為喊多少元,多少毛不好上口,讓人聽了也不押韻。

“加錢兒”不但起杠要喊,沿路遇上路祭桌、路祭棚、茶桌或十字路口杠夫們換肩時,均要喊一遍。到了墳地,杠頭為討好本家,還要再喊一遍。如果杠夫多,喊起來聲勢浩大,顯出殯葬隊伍威武,客觀上起著給自家杠房打廣告的作用。

如本家不再等送殯的親友,杠頭則立刻到門外敲起響尺“叫齊兒”,招呼杠夫到靈堂去“圈活繩”,準備起靈。

起靈前,有拜靈儀式。本家孝屬依次跪在靈前的月台上。長子打幡(幡的形式是:上端一彩色荷葉狀的雲頭,謂之“雲幡寶蓋”,下垂三條白紙或白綢。連在中間一蓮花座上,座下為四條白紙或白綢。用一糊著金鉤龍鳳的白蠟竿子或裹了彩紙的秫秸挑著)。次子抱靈牌(其牌狀如小龕,中貼一白紙蓮座的牌位,上書亡人名諱)。次子以下的孝屬均持白紙剪穗糊成的所謂“哭喪棒”。

“哭喪棒”是由古代孝子居喪守製時用的木杖進化而來的。有的是木棒,外包白紙;有的是竹棒,內裝紅棗、米、茶葉,外裹白紙;有的以秫秸做杆裹上剪穗的白紙而成。出殯時自三子以下的男孝眷均持此棒。河南地區,無論孝子孝女均手持哭喪棒送葬。關於哭喪棒,還有一段曆史軼聞。據傳嶽飛曾用哭喪棒救駕保國。北宋末年朝廷腐敗,金兀術企圖吞並大宋江山,宋徽宗兵敗被俘,氣死金邦。康王趙構跑到杭州做了皇帝,金國耍弄陰謀,讓趙構接宋徽宗靈柩。趙構怕金國有詐,下聖旨讓嶽飛保駕接皇靈。嶽飛召眾將商議定出良策。接皇靈之日,嶽家將士個個白衣素帽,手持哭喪棒(棒用白紙包裹,內裝兵器)。金兀術一見接靈隊伍心中歡喜,命令金兵將士擒嶽飛和趙構。當金兵衝過來時,嶽家將士將白紙撕開,亮出兵器,殺向金兵,金兵立刻亂了陣腳,大敗而逃,嶽飛率眾將接回皇靈。

大兒媳婦或老婆、承重長孫媳抱著焰食罐子。孝屬跪好後,即請鼓樂參靈,其順序為:

一、官鼓大樂(即門吹兒);二、清音鑼鼓(隻有漢人用此樂);三、喪鼓鑼鼓;四、文場;五、西樂隊。

響器參靈後,杠頭便向本家發出“請起”的信號,隨後打一聲響尺,全體孝屬和親友高聲舉哀,靈棺即被杠夫們抬出靈堂,謂之“出堂”。

起杠時,有兩項儀俗:一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頭拆開,扔掉蕎麥皮和枕頭套;一是由長子把靈前祭奠紙用的瓦盆摔碎。瓦盆一摔,杠夫立刻起杠。按規矩,棺柩要抬得四平八穩,避免驚擾亡靈。

舊時,北京人出殯用杠,有八杠、十六杠、二十四杠、三十二杠、四十八杠之分。小戶人家多用八杠,富戶人家用十六杠、二十四杠等。

大杠都帶雙響尺,打響尺的人是抬杠的總指揮。打響尺的作用是調整人的步伐,使其步伐一致,棺材抬得平穩。另外響尺可用來測定棺木入穴位置是否周正。檢驗杠是否抬得平穩,通常是在棺罩頂部放一碗涼水,杠夫們抬著棺材行走,碗中的水不外灑,表明杠抬得平平穩穩。

出堂時,不論喪家門寬窄,是否有過道、台階,杠夫們必須將靈棺四平八穩地抬出來,不能有一點兒傾斜。如果過道門窄,僅能容下靈棺,兩邊在中間的杠夫必須摘肩鑽到棺材底下用背馱著,謂之“跟趟”。

走出過道後,再上肩抬。如果門內外有高台階,為保證靈柩的平穩,上台階時,前麵的杠夫必須下肩,用手捧著,下台階時,後邊的杠夫要下肩用手捧著。抬靈棺的途中,出堂後要一抬到底,中間可以換抬杠的人,但千萬不能將靈柩落地停歇。

捧盆。起杠時,仍然由杠頭喊道:“本家大爺,請盆子!”於是,跪在棺前打幡的長子(或亡人幼輩)把一個帶孔的瓦盆打碎(父死用左於摔,母死用右手摔,摔不碎者忌摔二回),謂之“摔盆兒”。長子摔了盆兒之後,全體孝屬便舉哀。

為什麼要摔盆?眾說紛紜。廣泛流傳的說法是:陰問有位“王媽媽”,要強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湯”,使其神誌不清,不能超脫。兒子準備這一帶孔的瓦盆,可使“迷魂湯”漏掉,並打碎瓦盆,避免死者誤飲。

還有的人說,人生難免要浪費一些水,如果閻王爺罰喝髒水,就用這個有孔的瓦盆去舀,可讓髒水漏掉。

舊時,死者的財產繼承人一定要給死者摔盆,摔盆的也必須繼承死者的遺產。因此,死者無兒孫而侄子多的,就會出現爭搶打幡摔盆的景象,目的是為了爭財產。

盆,正名應叫“陰陽盆”,俗稱“喪盆子”。但人們習慣反話正說,謂之“吉祥盆”。

“吉祥盆”像個小碟,是很薄的一種瓦器,直徑四寸左右。富戶到冥衣鋪定燒活時,就請其代買加工了。冥衣鋪從磚瓦鋪把這個瓦盆躉來,刷上大白粉,畫上藍色的圓壽字或周圍畫上雲頭圖案,中心寫上“西方正路”字樣,儼然是個“青花”盤子。並且把一塊沙板磚兩頭糊上白紙,外麵糊上藍紙,成為一套書的形狀,上貼金邊紅簽,寫著《金剛經》。兩頭白地用筆畫上三條線,遠看如同三本書,表示著“人生一世如三秋”,又謂之“連升三級”。摔盆時,就在這塊磚上摔。

貧戶則直接到磚瓦鋪“請”個“吉祥盆”,既不抹,也不畫。出殯時,任意找一塊磚,甚至是塊半頭磚就行了。有的弄一塊新磚用大燒紙一包就很上檔次了。

有些老年人覺得,摔盆的這塊磚是功德磚、吉祥磚,大有用處。說是用它來給小男孩壓書,這個孩子必定“一品文章錦繡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給小女孩壓活(指刺繡、衣服、鞋帽之類的手工活),必定心靈手巧,大有神助。如果給女孩坐著,謂之“開生磚”,可保這個女孩終生富貴、兒孫滿堂。如果無後嗣者,將這塊磚拾來壓在炕席底下就能有“獲麟”之喜。眾說不一。因此,有觀看出殯的老太太通常要撿回這塊摔盆的磚。

有些地方出殯時,也重視摔盆,但不用上邊的小瓦盆,而是多種樣式,因地製宜。有的摔個大花綠盆,有的摔個大沙鍋,還有的摔治喪期問用來燒紙的大瓦盆。

摔盆必須在正式起杠時進行。貧戶出殯,出門上小杠時便摔盆。

大殯在最後換杠換罩時才摔盆。長子摔了盆便被攙起來,隨著一聲響尺,靈棺也就被杠夫抬起來了。接著便高高揚撒了紙錢,謂之撒“買路錢”。

揚紙錢。揚紙錢即揚撒紙錢。紙錢一般是用白紙做成的,圓形,直徑三寸餘,中有方孔,用繩子穿成一串。過去紙店有賣。

舊時,在孝子前頭,專設一揚紙錢者,其人身背大串紙錢,手裏拿著一遝紙錢,邊走邊搓,以便讓紙錢鬆散,避免整遝上去,整遝下來。

起杠遇到路祭時,經過十字路口、河沿、橋梁、井台、祠廟、城門以及下葬時,均要高高揚起紙錢。做這行的得有臂力,還得有一定的技術,講求揚上天時四五丈高,散開時,漫天皆白,大有遮天蓋日之勢。

出殯行列。出殯行列包括鼓樂(俗稱“響器”)、鬆活、紙活、花圈、挽聯、執事、僧道、孝屬、執紼親友、靈棺以及送殯的車轎。總的來講,貧富差距甚為懸殊。其隊伍有綿延數裏之長的,有不到二三十米長的。

在清代,根據滿、漢、臣民、官品、職稱(滿人還分內外八旗)來決定出殯用的儀仗執事。什麼人配什麼樣的儀仗執事,不得亂用。民國以後,沒有限製,有錢人家講排場,比闊氣,可以任意使用。所以這個時期的出殯隊列,往往滿漢執事雜陳其間,形式日趨紛繁。

滿人(旗人)分為八旗,即正黃、正紅、正藍、正白。此四色旗鑲邊的叫做“鑲”,即鑲黃、鑲紅、鑲藍、鑲白。遇有喪葬典禮時,必須用自家所屬的旗進行標誌。一般出殯行列為:

1.按照各旗的旗色標誌,死後先置幡架子,掛上本旗的“幡”,其形式和演傳統戲時舉的大纛旗頗似,中間繡一條大龍,插在幡架子中間。

出殯時,由十六人,或二十四人,或三十二人抬著在前麵導行。

2門纛一對,即舊時滿軍當中的大旗。

3.標槍旗子,也稱“曲律”(滿語譯音)由八杆至二十四杆。

以上都是按自家所在的旗決定顏色。大體形式亦像傳統戲中,大將出場時,有八個小兵打著的豎旗一樣。

4.功名牌,紅色,正麵寫有死者生前曾獲得的功名和曾任的官職,以三、四品官職為例,如“大名知府”、“兩湖道台”、“戊午舉人”、“庚申進士”。背後則寫著杠房字號,如“交道口裕恒”等字樣。

5.金執事七對,即金兵符、金臥瓜、金立瓜、金鉞斧、金天鐙、金拳、金掌。

6.飛熊旗、飛虎旗、飛魚旗若幹對。

7.虎頭圖案的“肅靜”、“迥避”牌四對。

8.刀、槍、劍、戟、鞭、鐧、錘、抓等古代兵器儀仗若幹。

9.四人抬影亭一座,內懸死者放大的影像。

10.四人抬引魂轎一乘,綠轎圍子,黑紗簾內供死者靈牌。

11.映日傘兩把。

12.大扇兩把。

13.鷹,由二人拴架,意為“金毛童子”、“銀毛童子”。

14.狗,由一人牽引,意為二郎神之“哮天犬”。

15.駱駝,由二人牽引,舊傳“哼哈二將”,即《封神榜》裏所說的陳琦(哼)、鄭倫(哈),因為他倆都是騎駱駝的。

16.劊子手,兩人身穿號衣,手提屠刀、鎖鏈。

17.大清國旗,三角大“龍”旗。

18.大傘兩柄,各由二人“拉幌”。

19.功名牌,上書皇上最高賞賜,如“晉封光祿大夫”、“禦賜黃馬褂”等。

20.大黃傘蓋一柄,二人“拉幌”。

21.大黃彩亭一座,內供死者生前皇上賞賜的各種物件。

22.官鼓大樂一班,一般為九人:一對大號、四麵堂鼓、一對嗩呐、一麵九音鑼。

23./J、拿,即用小孩八對至二十四對,身穿孝服,每人挎一木質方盤,內放死者生前所愛之物,如文房四寶、古玩器皿(爐、瓶、罐、煙壺、核桃之類),有的被仿製成紙活冥器,有的則直接托真東西。有的到墳地當成殉葬物埋在墓穴裏,有的不埋,還要拿回來。‘小拿”們邊走邊喊,左排喊“啊”,右排喊“唉”,以助喪主舉哀,俗謂“助哭”。

24.喪主,全部徒手,無打幡、抱牌之說。

25.靈棺,以三十二人、四十八人或六十四人抬,扣上官罩。

26.送殯的車轎,多為女眷們所乘坐。

漢人出殯行列一般為:

1.開道鑼,走在最前邊開路。

2.紙糊的“引路王”一對;“打道鬼”一個,各高一兩丈,身披鎧甲,頭如鬥,戴盔,做金剛怒目狀,腳下裝有木輪,可以推著走。

3.銘旌,乃係一種幡形的長亭,中央用紅綢金字,寫上死者官銜、曆史、生平事跡。題銘旌者須是名人。銘旌高約兩丈,寬三四尺,用八人、十六人、二十四人乃至三十二人抬。四角還要有拉纖繩的。

4.香幡、筒幢,四對、八對、十二對不等。香幡是用白緞做底,繪各種不同圖案,再用特製的線鑲上去,這是從冥衣鋪中訂做出來的細活。但通常隻用彩緞繡花的筒幡,狀如經棚裏掛的經幡。

5.金執事,即金臥瓜、金立瓜、金鉞斧、金天鐙、金拳、金掌、金兵符。

6.清道、飛虎、飛龍、飛鳳、飛熊、飛豹、飛魚、飛鼇等不同圖案的大旗,共八對。

7.五半堂或三半堂執事。每半堂有緞子繡花大傘六柄,繡花片幡六把。五半堂即各三十把,三半堂即各十八把。

8.四人抬影亭一座,內懸死者放大影像。

9.四人抬引魂轎一乘,內供死者牌位。

10.影亭、魂轎之間用三把紅緞繡花大傘問開,謂之“座傘”。每把“座傘”均由二人用黃綢子帶“拉幌”。

11.官鼓大樂一班(同滿人)。

12.清音鑼鼓(細樂)九名,二人抬一小鼓,四人吹笛,一人打小鑼,一人手打皮鼓指揮。

13.番(喇嘛)、道(道士)、禪(和尚)。

14.大殯講求有帷幄,即支一白布帳子,雇人舉著,人在裏麵,外人看不見。夏天則雇人舉一白布涼棚,以擋烈日。

15.大杠,三十二人、四十八人,乃至六十四人不等。杠用紅色油漆塗成,往往用紅緞寸蟒或紅緞繡花宮罩,罩架的上麵四角,用四個龍頭獸口,謂之“吞口”,吞口下掛有四個編織的花穗,謂之“綹穗”;還有四人用手拉著黃綢子,謂之“拉幌”;罩架頂中央有個木製的金包大“火焰”;官罩周圍有四人用竹竿打著四杆方旗,謂之“撥旗”,該旗有紅的、藍的兩種顏色,俱書杠房字號,如“日升杠房”、“合成杠房”等。這四人隨著大杠四角行走,路上空間遇有障礙物即用撥旗撥除。另有四人背了高二三尺高的凳子各一,金漆雕刻。如果靈棺中途停歇,即將此木凳放好,把靈棺墊起來。

杠前除孝屬孫,送殯的親友都可執紼。即用白布兩條,一頭結在杠上,一頭拉到前邊,由親友們並排拉著走。執紼人身穿孝衣或戴白花。

16.“後擁”,即將若幹幹戈鉞斧執事用黃絛子連係成一排,由人舉著。

17.送殯的車馬、轎子。

執事頭分大、小頭目,他們都身穿肥大的紅羅衣,頭戴高筒的紅羅帽,手持大鑼。行走中,大頭目手執小旗,上書“催壓執事”來壓陣。

小頭目都在儀仗執事隊伍中,來回巡察,嗚鑼指揮,使之前後左右,步調協調。打執事的都必須按鑼聲快慢行動。北京有句老活,叫做“在家不聽父母話,出門但聽一聲鑼”。打一聲是開步走,打亂槌是停下來。走開時要有一定的間隔距離,前後對正,左右看齊,不準亂走,不然就會遭到頭目的責罵。

無論滿漢,大殯當中都有鬆活、紙活、花圈、挽聯、匾額,這通常都放在前邊或夾雜執事的中間。民國以後,滿漢響器、執事混雜,出大殯的光講排場、闊氣,不太注重自己民族古老習俗。民間特大殯葬行列的順序大致為:

1.挽聯。雇人用竹竿舉著,有的一人舉上聯,一人舉下聯,並排而行;遇有人少而挽聯多時,就一人舉一副,前邊正麵一聯,後邊背麵又一聯。挽聯數目不限。從一對至數十對乃至百對不止,名人送的挽聯放在最前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