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著眉毛的變化,眉目傳情意義更廣泛。歡樂時眉開眼笑,眉飛色舞;憂愁時雙眉緊鎖;憤怒時橫眉怒目;順從時低眉順眼;戲謔時擠眉弄眼;暢快時揚眉吐氣等。
演講目光語最主要的是強調眼神的運用。眼神的表達是豐富多彩。一般來說,不同的眼神表現著不同的情感。目光明澈表現胸懷坦蕩;目光狡黠表現心術不正;目光炯炯表現精神煥發;目光如豆表現心胸狹窄;目光執著表示誌向高遠;目光浮動表現輕薄淺陋;目光睿智表現聰明機敏;目光呆滯表現心事重重;目光堅毅表示自強自信;目光哀頹表示自暴自棄。除此之外,故弄玄虛的眼神乃是高傲自大的反映;神秘莫測的眼神則是狡奸巨猾的反映;似劍匣出鞘咄咄逼人的目光是正派敏銳的寫照;如蛇蠍蟄伏灰冷陰暗的目光是邪惡刁鑽的寫照。坦誠者目光像一泓清泉,悠然見底;英武者目光如電掣雷奔,波瀾壯闊;典雅者目光似雲霧初開,林鳥相逐;俊秀者目光如玉,珠胎含月;妖媚者目光似春花始香,夏梅初笑;豪放者目光如風雲波浪,海天蒼茫……
美國第四十任總統裏根出身演員,擁有高超的表演技巧,每次演講他都能充分運用目光語。有時像聚光燈,把目光聚集到全場的某一點上;有時則像探照燈,目光掃遍全場。因此有人評價他的目光語是一台“征服一切的戲”。
演講中的目光語很重要,用好目光語很有技巧,下麵介紹運用目光語的八種方法。
前視法。就是演講者視線平直向前而弧形流轉,立足聽眾席的中心線,大致為中心弧形照顧兩邊,直到視線落到最後的聽眾頭頂上,視線推進時不要勻速,要按語句有節奏進行,要顧及坐在偏僻角落的聽眾。
環視法。有節奏或周期地把視線從聽眾的左方掃到右方,從右方掃到左方或從前排掃到後排,從後排掃到前排。視線每走一步都是弧形,弧形又構成一個整體——環形。這種方法要注意中間的過渡,由於其視線的跨度大,難免有為視線而視線之嫌,演講時要注意銜接。此種方法主要用於感情濃烈、場地較大的演講。
側視法。用“Z”形或“S”形運用視線。此法在演講中用得較多。
點視法。在很特殊的情感處理與聽眾的不良反應出現時,可大膽運用此法,此法很厲害,對製止聽眾中的騷動情緒有很大好處。
虛視法。即“眼中無聽眾,心中有聽眾”。這種方法在演講中使用頻率很高,尤其是初上場的演講者可以用它來克服自己緊張與分神的毛病而不至於使自己看到台下那火辣辣的眼神而害怕。這種方法還可以用來表示演講時的憤怒、悲傷、懷疑等感情。
閉目法。人的眨眼一般是每分鍾五至八次,若眨眼時間超過一秒鍾就成了閉眼。演講中講到英雄人物壯烈就義,演講者與聽眾極度緊張,心情難以平靜時,可運用此法。
仰視法和俯視法。在演講時,不要總是注視聽眾,可以根據內容運用仰視和俯視,如表現長者對後輩的愛護、憐憫與寬容時把視線向下移;表示尊敬、撒嬌或思索、回憶時可將視線向上移。
要特別說明的是:視線的運用往往是各種方法綜合考慮並且交叉運用的,同時要按照內容的需要,帶著感情的節拍,配合有聲語言形式與手勢、身姿等進行立體表現。
秘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不會隱藏更不會說謊。
——公 木
演講要注意麵部表情
當我們坐在大廳裏觀看演講者演講時,在他上場的那一瞬間,首先看到的是他的整體形象:瀟灑的風度,高雅的氣質,大方的步態,得體的打扮等。我們對此一一審視之後,心中定格出演講者的形象,但進行時間一長,大家的眼睛就會彙聚到演講者的一個部位——臉部。這並非演講者有一張漂亮迷人的臉蛋,而是因為臉部是感情的晴雨表,聽眾可以從上麵讀懂演講者的情感世界。
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在說到羅斯福演講時,說他全身好像一架表現感情的機器,他滿臉都是動人的感情,這樣使他的演講更有力、更勇敢、更活躍。當代著名演講家、演講理論家邵守義演講時臉部表情豐富多彩,豐富的表情後麵表現著複雜的思想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