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音符飄舞--留聲機(1 / 1)

優美的音樂常常會打動我們的聽覺神經,以至於人類在很久以前就有這樣一個夢想,希望能將美妙的聲音直接記錄下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昔日的美好夢想也變成了現實--留聲機終於問世了。

電報提示

大發明家愛迪生在當電報員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當電報信號高速發送時,凸凹紙迅速擦過撐在它上麵的彈簧,就會發出猶如樂曲般的聲音。愛迪生將這種聲音與電話的聲音聯係起來,並用短針作了相關的試驗。

研究重點

通過多次試驗,愛迪生得到了啟發:既然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夠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著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留聲機問世

1877年,世界上第一台留聲機誕生了。最初的留聲機構造,並不像我們現在的留聲機那樣精致,而是一種簡單機器:一架有著帶紋道的圓筒、兩隻振動膜和大頭針的裝置,就構成了一台會說話的機器。

留聲機原理

人如果對著留聲機的喇叭發聲,聲音便會使振動膜發生振動。當振動膜隨著聲音振動時,膜下的針也在同時對它下麵移動的錫紙產生時重時輕的壓力,錫紙上便出現了深淺不一的凹槽。這樣,聲音便被記錄在錫紙上了。

改造留聲機

1888年,一位名叫史密斯的科學家提出了改進留聲機的設想。10年後,丹麥科學家保森根據史密斯的理論,研製出了第一台磁性錄音機。這種錄音機把聲音錄在鋼絲上,具有獨特的優點,因此,受到了人們的青睞。

知識小筆記

1877年8月15日,愛迪生當著助手的麵,對著一台怪機器唱起了《瑪麗的山羊》。結果,這台機器竟然不緊不慢地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