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是用牛奶加工出來的一種調味品,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過,由於成本較高,因此一度屬於“奢侈”的食品。後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發明出了人造黃油。這樣一來,低廉的價格使得黃油變成了大眾食品。
難得一求
黃油是從牛奶或奶油中提取的淡黃色固體油脂,原本是法國人的日常食品。不過,由於當時法國連年對外發動戰爭,社會動蕩、生產衰退,不僅許多平民百姓買不起黃油,就連很多的奶牛也因缺少草料而營養不良。
皇帝的指標
1869年,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下令進行“為海軍及低收入的人研製黃油代用品”的招標。不過,前來參加這一招標的隻有化學家希波利特·梅熱·莫裏埃一人。莫裏埃之所以敢投標,因為他已對動物脂肪的營養價值進行了長達7年的研究。
成功研製
莫裏埃發現,瘦奶牛所產的牛奶中很難提取出奶油和黃油。因此,他判定黃油就是出自牛身上的脂肪。於是,莫裏埃把牛板油融化提取脂肪,並且加入了脫脂牛奶、碳酸氫鈉等,經過混合攪拌和加壓成形,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塊人造黃油。
被迫轉讓
1869年,莫裏埃獲得了人造黃油的發明專利。由於在合成人造黃油過程中,黃乳會像珍珠一樣流動,莫裏埃便借用希臘語“珍珠”為自己的發明命名為“麥淇淋”。可惜由於1870年戰爭的影響,莫裏埃隻能將自己的專利賣給荷蘭人。
知識小筆記
在歐美,人造黃油大都采用經過氫化或結晶化的植物油作原料。此外,這些植物油中也可以摻入少量的動物脂肪。比如,加入水、牛奶或是鮮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