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全著陸--降落傘(1 / 1)

18世紀30年代,氫氣球的出現,為人們探索升空道路提供了新工具。但是氫氣球常常也會發生爆炸等事故,因而威脅著升空者的安全。於是,人們不斷探索,開始了對降落傘的研究。

跳傘雜耍

在我國的明朝時期,一些藝人創造了一個新的表演節目--跳傘。表演時,演員站在很

高的搭台上,手握張開的特製雨傘往下跳,以博取觀眾喝彩。這種表演後來傳到歐洲,被歐洲人改進,他們利用綢製的“翅膀”,從教堂、宮殿或塔上往下跳,進行雜技表演。

達·芬奇的表演

試圖憑借空氣阻力使人從空中安全著陸的設想,首先是由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的巨匠達·芬奇加以具體化的。他設計了一種用布製成的四方尖頂天蓋,人可以吊在下麵從空中下降,這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初次嚐試設計的降落傘。

首次跳傘

第一個在空中利用降落傘的是法國飛艇駕駛員布蘭查德。1785年,他從停留在空中的氣球上放下一個降落傘。降落傘吊著一隻筐子,筐子裏麵放著一隻狗。結果,實驗成功了。

從天而降

1797年10月22日,在巴黎的萊蒙公園上空,一隻氫氣球將加納林帶到了800米的高空,然後,加納林一拉係在氣球上的釋放繩,他和降落傘便離開了氣球,帶著吊籃緩緩下降。

知識小筆記

19世紀時,跳傘幾乎成了航空表演中一項不可缺少的節目。放飛氣球時,氣球下常帶有一個吊架,降落傘鬆弛地係在吊架上,跳傘者被綁坐在吊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