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底穿梭--潛水艇(1 / 1)

鄭和下西洋時浩浩蕩蕩的船隊令後人驚歎,悲壯觸礁的豪華遊輪“泰坦尼克”號使人扼腕長歎,還有那曾經完成環球航行的麥哲倫探險船讓人崇敬。然而,對於海洋深處的秘密,潛水艇的存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潛艇雛形

據有關記載,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船隻是由荷蘭物理學家科尼利斯·德雷貝爾於1620年發明的。這艘包有油脂皮革的小艇,用羊皮囊作為壓載水艙。如果向囊內注水,艇就下潛,可使艇潛入水下3米~5米;當把囊內水排出艇外,艇就能浮出水麵。

現代前身

1881年,愛爾蘭人約翰·霍蘭建造了一艘內燃機動力的潛艇,該潛艇還裝備有水雷,曾在哈德孫河上成功地進行了試航。隨後,他又製造了更為先進的“霍蘭”號潛艇,這種潛艇水上使用柴油內燃機,水下以蓄電池為電動機。此外,該艇還有貯水箱,注滿水後,艇就會下沉。

通過決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各國海軍十分重視新型潛艇的研製。1946年,以裏科弗為首的一批科學家開始研究艦艇用的原子能反應堆。第二年,裏科弗向美國海軍和政府建議製造核動力潛艇。5年之後,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製造第一艘核潛艇的決議。

核潛艇

“鸚鵡螺”號核潛艇於1952年6月開工製造,1955年開始試航。到1957年4月止,“鸚鵡螺”號在沒有補充燃料的情況下連續航行了11萬千米,其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水下航行。1958年8月,“鸚鵡螺”號從冰層下穿越北冰洋,成功地從太平洋駛入了大西洋。

知識小筆記

早在公元前4世紀,波斯帝國就出現了最早的職業潛水者,專門從破損的沉船中打撈財寶;而在一本著作中,也描述了乘坐玻璃圓筒進行的冒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