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義上的充氣輪胎的出現,是在人們發明了壓縮空氣之後的事,隨著充氣輪胎的誕生,車輪在陸地上奔跑起來可謂是如虎添翼。如今,汽車輪胎不但性能提高了,而且其外形也逐漸變得越來越美觀。
空心輪胎誕生
早期的輪胎一般是用木頭、鐵等材料製成的,但由於內層沒有帆布,因此不能保持一定的斷麵形狀和斷麵寬度。1845年,英國人羅伯特·湯姆遜提出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以緩和運動時的振動與衝擊。盡管當時的輪胎是用皮革和塗膠帆布製成的,但已經顯示出阻力小的優點。
橡膠空心輪胎
1888年,英國人約翰·鄧祿普製成了橡膠空心輪胎,隨後,托馬斯又製造出了帶有氣門開關的橡膠空心輪胎。之後,隨著汽車的出現,充氣輪胎得到了廣泛的發展。首批汽車輪胎樣品是1895年在法國出現的,這是由平紋帆布製成的單管式輪胎,雖有胎麵膠,卻沒有花紋。
花紋構造
1908年至1912年間,輪胎有了顯著的變化:其胎麵膠上有了提高使用性能的花紋,從而開拓了輪胎胎麵花紋的曆史。此外,輪胎的斷麵寬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均采用較低的內壓,以保證獲得較好的緩衝性能。
炭黑材料
1904年,馬特創造了炭黑補強橡膠。在這之前,帆布比胎麵在輪胎使用中損壞得還要快。胎麵中摻用炭黑以前,輪胎大約隻行駛了6000千米就磨光了;摻用炭黑後,輪胎的行駛裏程很快就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知識小筆記
1892年,英國的伯利密爾發明了一種簾布。這一成就大大地改進了輪胎的質量,它在擴大輪胎品種的同時,還使外胎具備了模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