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工仿製--合成橡膠(1 / 1)

當實用的硫化橡膠出現之後,人們在車輪周圍套上一個合適的充氣橡膠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隨著汽車的大量增加,用於製造輪胎的橡膠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麵對橡膠生產的嚴峻形勢,合成橡膠應運而生了。

派上用場

1839年,美國人查爾斯·古德伊爾成功地將天然橡膠進行了硫化以後,橡膠開始成為有使用價值的材料。通過與硫磺一起加熱進行硫化,使橡膠具備了良好的彈性。而硫化的主要作用,簡單地說,就是在分子鏈之間形成交聯,從而使分子鏈間作用力增強。

聯想物質

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用天然橡膠的結構單元--異戊二烯來製造合成橡膠。早在1880年,化學家們就發現,異戊二烯放置過久就會變軟,經酸化處理後,則會變成類似橡膠的物質。但這種物質缺少橡膠的彈性和柔性,用不了多久就會變黏。

合成初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迫於橡膠匱乏,德國人采用了二甲基丁二烯聚合成了甲基橡膠。這種橡膠不僅可以大量生產,而且價格也非常低廉。不過,它的耐壓性能很不理想,戰後便被淘汰了。這算得上是第一種具有實用價值的合成橡膠。

喧賓奪主

1955年,美國人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構與天然橡膠基本一樣的合成天然橡膠。不久,用乙烯、丙烯這兩種簡單的單體製造的乙丙橡膠也獲得了成功。此外,還出現了各種具有特殊性能的橡膠。如今,合成橡膠的總產量已經大大超過了天然橡膠。

知識小筆記

人類使用天然橡膠的曆史已經有好幾個世紀了,哥倫布在發現新大陸的航行中發現,南美洲土著人玩的一種球是用硬化了的植物汁液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