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躲避雷擊--避雷針(1 / 1)

電閃雷鳴的雷雨天氣,一些建築物和高大植物就有被雷擊的危險。通常,我們會在一些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看到避雷針。它其實就是一個金屬棒,其尖端放電,會使雲層所帶的電和地上的電中和,從而避免引發事故。

神奇龍舌

古時中國屋脊的兩頭,都有一個仰起的龍頭,其龍口吐出曲折的金屬舌頭,伸向天空,它的舌根連接一根細的鐵絲,直通地下。這種奇妙的裝置,在發生雷電的時刻就會大顯神通。如果雷電擊中了房子,電流就會從龍舌行至地底,避免雷電擊毀建築物。

避雷針雛形

漢朝時柏梁殿遭到火災,一位巫師建議,將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放在層頂上,就可以防止雷電所引起的天火,結果盡管證明他的提議是對的,但絕不是什麼神靈的幫助。事實上,那種魚尾的瓦飾,也有避雷的作用。

冒險的實驗

1752年的一個雷雨天,美國的富蘭克林冒著被雷擊的危險,將一個係著長長金屬導線的風箏放飛進雷雨雲中,而金屬線的末端還拴了一串銀鑰匙。當雷電發生時,富蘭克林將手靠近鑰匙,鑰匙上迸出一串電火花,手上還有一種麻木感。

避雷針誕生

在捕捉雷電的風箏實驗成功之後,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裝置:把一根數米長的細鐵棒固定在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用絕緣體將鐵棒和建築物隔開;然後將導線和鐵棒底端連接,再引入到地下。經過試用,該裝置果然能起到避雷的作用。

知識小筆記

避雷針在最初發明與推廣時,教會曾把它視為不祥之物,還說裝上了富蘭克林的這種東西,不但不能避雷,反而會引起上帝的震怒而遭到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