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限能量--發電機(1 / 1)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電的應用出現了幾次重大的飛躍,而其中最重要的飛躍則來自於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問世。大規模的工業生產,需要使用動力來帶動機器製造各種產品,發電機因此應運而生。

初次問世

1831年8月,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在新的實驗裝置下證實了磁鐵和線圈之間的相對運動會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然而,他並不滿足於這種短暫的電流的產生,而需要的是持續又穩定的電流。同年的10月,他做了一次非常著名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上,法拉第實際發明了第一台發電機。

新式發電機

最初的發電機均采用永久磁鐵,既笨重,又不經濟。不過,它們的原理和法拉第製造的第一台發電機的原理是相同的。1867年,德國的維納·西門子設計出了一種新式發電機。這台自饋式發電機,用電磁鐵代替了之前的永久磁鐵。

走向大眾

以前的發電機在磁鐵的兩極之間,有一個稱為“電樞”的線圈受到感應而產生電壓,這樣可通過在一個裝置中使用多個線圈來獲得平穩的電流。後來,丹麥的索倫·尤思提出能用發電機本身的電為這些電磁鐵供電,從而使發電機的電量大大提高了。

交流電的使用

愛迪生研究所裏有一位名叫尼古拉·特斯拉的克羅地亞人,對交流電源的推廣有著極大的貢獻。他不但成功地改進了發電機的附件,更將交流電引向了實際的應用當中。1888年,特斯拉建成了交流電傳送係統。

知識小筆記

尼古拉·特斯拉與愛迪生之間曾經爆發過著名的“電流大戰”,因為愛迪生不能忍受對方發明的交流電機比他的直流電機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