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與同事辦事的分寸(2)(2 / 3)

一天中午,阿真去找銷售部經理,想請假辦點事。走到經理室門口時,忽然聽到阿秀在裏麵對經理說著什麼,好像提到他的名字。他仔細一聽,才聽清了阿秀是在經理麵前說他和另一位同事的壞話,並借機抬高自己,等等。

從此以後,阿真便從心裏對阿秀產生了厭惡,因而便有了一種排斥感。無論阿秀在他麵前表現得多麼友好,說什麼樣中聽的話,他內心都始終想著阿秀在經理麵前的所作所為。同時,無形中增加了一分戒備心理。

過了一段時間後,公司的人都識穿了阿秀的真麵貌,再也沒有人與她“近距離”接觸了。

不妨吃一點虧

“吃虧就是占便宜”,身在職場中的年輕人一定要牢記這一點。因為這是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做事能力、擴張人際關係的技巧之一。

金女士既沒有背景,又沒有高學曆,但是她卻在商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為她能很好地與同事進行交往,她對周圍人的體貼,甚至超過了別人的期望值。

如果有人說要上她那裏玩,她就會熱情地歡迎,並讓人多玩幾天;背地裏,無論是經濟多麼拮據,內心多麼苦惱,她都不會在別人麵前表露出來。她時刻都好像在迎接你的來臨,熱情地來接待你,甚至在你回去的時候,還要送些小禮物給你。

平時在辦公室,她幫同事整理文件、聯係客戶、收接電話,從來不忽略任何可以幫上的小忙。朋友問她何以如此,她說:“像我這樣一無所有的人,如果要與別人來往,就必須要令對方感到和我來往,會得到某些方麵的愉快和益處。”

金女士與入相處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主動地、心甘情願地吃一些虧,而這種吃虧卻給她帶來了很大的益處。因此,適當地吃一點虧,更能調和你的人際關係。

不要強調自己的功勞

把榮譽和鮮花給同事,把功勞歸功於他人,事事表現得謙恭有禮,就會減少同事的嫉妒,贏得他們的愛戴。

雷斯總主教於1651年被提拔為樞機主教時,他清楚地知道。原先的許多同事嫉妒他,於是,盡一切努力不提自己的功績,而是強調成功純屬運氣。他表現得謙恭有禮,仿佛一切都沒有改變,但是事實上他現在的權力比以前大多了。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這些明智的政策產生了好效果,減輕了別人對我的嫉妒,這是所有秘密中最了不起的。”

巧妙地強調自己一向是多麼幸運,讓別人認為他們也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像你那樣的幸福,這樣,你會從一定程度上削減同事的嫉妒心。但是要小心,不要讓別人看穿你的真實意圖,那樣隻會令他們更加嫉妒。你的行為舉止必須合乎時宜,而你的謙虛和坦誠必須看起來十分真摯。否則,便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對付各種打小報告的同事

“小報告”是指一種不正當的舉報行為,或是內容不正當,或是動機不正當,或是手段不正當,或是幾者兼而有之。

“小報告”古已有之,不過那時還沒有這個名稱,人們一般習慣稱之為“進讒”。所謂“讒”就是說別人的壞話。之所以稱“進”,大抵因為要說別人壞話,當然有一定的目的,為了實現這個不可告人的目的,讒言就要講給足以影響被讒者命運的人聽,這種人一般不是官高便是位重。把讒言講給這些地位高的人昕,所以稱之為“進”。

在單位中,“小報告”都是打給領導聽的,如果領導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這種“小報告”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如果領導是一個黑白不辨、易聽信他人的人,“小報告”就會對被誣諂者構成威脅。

在一個單位中工作,難免會有得罪他人之處,如果被你得罪的人是“小人”之輩,你不得不防他在領導麵前進你的“讒言”。

1.先發製人

一般而言,那些散布流言蜚語告“黑狀”的人,為了使自己編造的“小報告”發揮陷害人的功效,總是要研究人們的心理。他們這些人在陷害人的實踐中,也逐漸“摸索”到這樣一個規律,

即:從總體來說,人們往往對第一印象來得深刻,一經形成,常常會積澱為一種思維上的定式。比如說,某人對張三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既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如果在這時,有人對他說張三其人是如何品行不軌、道德敗壞等等,那麼,他即使是對於該人的話並不言聽計從,可是,在內心深處卻著實地對張三的人品如何打了個大大的問號,心理上也對其呈現出惡感的苗頭;及至張三自己或者另外的人再為之辯白,說那些攻擊張三品行的話語純係無中生有,顛倒黑白,這時,已經大大落後了。因為;這些觀點同前麵形成的第一印象發生了衝突,所以,很難入腦;除非這個後來的印象特別強烈,或是不斷地進行多次重複,才有可能改變或是衝淡先前的第一印象。這就好比是一張白紙,第一筆畫上去總是清清楚楚,若要在畫過的紙上染畫一幅,那麼所耗的力氣則不知要大多少倍,而且原先紙上已形成的影像也很難完全徹底地消除。

那些善於製造“小報告”的人正是抓住人們的思維和心理上的這一特點,想方設法地做到捷足先登,先發製人。而被“暗箭”傷害的人往往由於疏於防範,棋輸後手,所以大多處於辯誣的不利地位,有些人甚至連辯證的機會都不可得,白白地被人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