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與同事辦事的分寸(2)(3 / 3)

我們知道,先發製人的厲害,在於告黑狀的人搶了先手。但是,如果是有可能被誣陷的人事先采取措施,積極進行自我保護,或者是一聞風吹草動,就積極行動起來,自己搶奪了先手,局勢豈不完全改觀了嗎?所以,對於防範和反擊“小報告”的每個人來說,要做到克敵至勝,就不能總是“棋行後手”,也應該積極地行動起來,在那些打“小報告”的惡人告“黑狀”之前,搶奪先機,從而擊敗流言蜚語對自己的造謠和誣蔑。

漢景帝時,晁錯為內史,很受景帝信用,提出過許多革新的建議。丞相申屠嘉因為晁錯的建議觸犯了他的利益,一直在伺機構陷。晁錯的府邸在老皇帝本廟外空地上的短牆裏,出入很是不便,於是晁錯在矮牆南麵開了兩個門,中屠嘉借此大做文章,狀告晁錯善鑿廟牆為門,奏請殺頭。晁借聽到中屠嘉的圖謀後,趕到申屠嘉之前,將真實情況報告了景帝。所以待到中屠嘉告狀時,漢景帝隻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不是屆牆,是廟外空地上的短牆”,使否決了申屠嘉的小報告。申屠嘉回家後大發脾氣,說:“我應當趕在他的前麵,他趕前了,我反而被他賣了。”晁錯的機警、使他躲過了一次讒言的災禍。

2.針鋒相對

采取“針鋒相對”的對策防範和反擊“小報告”最為關鍵之處是選準目標,並且針對滋事生非的奸人的逆行,采取公開論戰的方法,對其所散播的流言蜚語進行大膽揭露和堅決批駁,貶斥其所做的這種卑劣行為。這就要求:

首先主動出擊,把所發生的事情的原委詳細客觀地公布給大家,使人們對此都有一定知曉;其次,與打“小報告”的奸人進行公然論戰把客觀事實與那些偷偷摸摸上報的“黑材料”以及背後的各種不實之辭等都擺到桌麵上來;再次,幫助和引導人們把正確的客觀事實與“黑材料”相互對比、推敲,進行參照。這樣一來,那些所謂某些人所提供的“材料”、“報告”、“證明”和“肺腑之言”等等的真假虛實也就昭然若揭了。

3.利用第三者

利用第三者來對付小報告,可以給人們一種真實可靠的印象。

漢武帝是個能幹的皇帝,但到晚年,也變得糊塗起來。他任用一個名叫江充的無賴,江充為了自己私利,製造了一起起冤假錯案,最後冤案造到了太子頭上,說太子詛咒武帝,並在太子府中挖出了事先安置的木偶。太子說不清楚,惱恨江充,便把江充殺了,但自己也隻好逃亡在外。

漢武帝的晚年,疑心病極重,以為周圍的人都要害他。江充利用了這一點,誣陷太子,在這種情況下,要當事人自己去辯誣,已無可能。這時,有一個叫令狐茂的山西上黨人,上書漢武帝指出太子無辜,江充奸詐,並舉出曆史上種種事例,希望武帝,勿要聽信讒言。這樣,才使漢武帝有所覺悟。不過,那時太子已被追捕的人殺害了。

如果沒有比較超脫的旁觀者勇敢地介入,江充的讒言是很難被拆穿的。

4.不給小人以把柄

奸佞之人打“小報告”、“告黑狀”“誣陷他人”,總是想方設法抓住被侵害者身上的一點把柄,然後無限誇大,使勁攻擊,這不僅是那些喜好挑拔離間、報弄是非之輩的做法,一切坑人害命的奸邪小人都如此。

然而,俗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歪。如果為人辦事都做到實事求是,口說老實話,身行老實事,襟懷坦蕩,正直無私,做一個值得信賴、值得重用的人,那麼,奸邪之人就不敢有非分之心,讒佞之徒也難以抓住打“小報告”誣陷害人的把柄,因而,也就遠離了一切罪惡之源,避免了禍患的發生。

對付同事爭功的對策

同事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工作效率一般,魄力也不突出,總之,一點也不出色。但他最擅長的,是在上司和老板跟前,把你的努力一筆抹掉,把所有功勞都搶到自己頭上。

一開始,你還不大在意,漸漸連其他同事也看不過眼,謠言開始滿天飛,令你再難以忍受這一切。

這時候如果你公開地表示不滿,隻會把事弄壞,給某些不懷好意的人以更多挑撥離間的機會,得不償失。

你向上司或老板投訴以表明態度也不是妙法,這樣容易變成“打小報告”,人家隻會以為你“爭寵”、“妒才”,甚至是“惡人先告狀”,無端留下壞印象,錯上加錯。

可行的方法是:你主動向上司提出,你跟搭檔各自單獨負責某些任務。這樣,所有功勞、責任都一清二楚了。不過提出時要有技巧:“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我們的工作又越來越多,我覺得我與搭檔都可以獨立工作,最好能夠讓我們分擔不同的任務,或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樣說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不得罪同事,而且會讓領導認為你有積極性和責任心,可謂一箭三雕。

當你挖空心思想出一個主意,或者你勤奮工作為公司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時,卻有人試圖把這份功勞歸為已有。麵對這種情況,你該怎麼辦?下麵幾種方法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1.用短信澄清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