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發生糾紛
生活中有些衝突是隱性的,比如誌趣不同的兩個人之間的衝突未必就公開化,但是也有不少矛盾是會激化的。例如同事之間、鄰裏之間,甚至兩個陌生人之間,都往往會因一點小矛盾而發生顯性的衝突,輕則產生口角,重則拳腳相加,以致於發展到結怨結仇。
產生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由於諸如狹隘自私、敏感多疑、剛愎自用等人性的弱點造成的。人們思考和處理問題往往習慣於從自我出發,平時疏於同別人理解和溝通,因而出現矛盾後,總認為真理在自己手中,別人都是錯的。
發生這樣那樣的衝突應該說對雙方都是不利的,必然會對各自的事業產生消極的影響。一個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必須想方設法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千方百計地消除各種矛盾,使自己有一個寬鬆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那麼,一個想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如何才能防止同別人產生衝突呢?
(1)要胸懷寬廣,高瞻遠矚,凡事講大局,講風格,講團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2)要注意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努力化解各種矛盾,防患於未然,減少或完全消除大家之間的隔閡。
(3)以理解的眼光看別人,懂得大千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人也是各種各樣的。別人不可能完全同我們有一樣的誌趣,我們不能像要求自己那樣要求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有不同的長處和短處。
(4)寬容別人的過錯,明白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包括自己在內誰都有缺點,誰都有可能犯錯誤,要給別人改正錯誤的機會,就像也希望別人原諒自己的過失一樣。
(5)對別人不要求全責備,要小事糊塗,大事明白,記住“水至清則無魚”。對別人要求過高就會曲高和寡,對別人太苛刻就會拒人於千裏之外,對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就沒有人同你共事。
(6)除非是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要搞清楚是非曲直之外,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不要抓住不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有意裝糊塗。絕不應簡單問題複雜化,本來沒有多大的事,卻非要弄個水落石出,論出個我是你非,那隻能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7)冤家宜解不宜結,即使有了矛盾,也應坦誠布公,想方設法尋求理解和溝通,就事論事,不要把矛盾擴大,要勇於作自我批評,以自己的真誠換取別人的理解。
總之,化解矛盾要首先從自己做起,記住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要走進別人的心靈,自己就要首先敞開胸懷。
謹防辦公室“陷阱”
辦公室就像一個小社會,行走在這個“社會”裏,你要警惕一些人為的“陷阱”。和同事相處時,“防人之心不可無”,才會讓自己的職場生涯順利。
小陳剛進入商貿公司的時候,對很多事情都不太了解,同事都很忙,也沒有什麼人來幫助他。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有位秘書非常熱心地照顧他,兩人成了好朋友。
日子一久,小陳發現這位秘書的牢騷愈來愈多,一開始他隻是傾聽對方的牢騷,後來,工作一忙碌,壓力過大,難免有時有一些情緒,於是小陳也開始批評公司和主管來。他心想,反正對方也批評公司,所以就很放心地不時大吐苦水。
有一天,人事主管將他找去,問起他對公司有什麼意見,為什麼總發牢騷批評公司。他嚇了一跳,卻不知公司為什麼對他的言行了如指掌。
最後,迫於壓力,小陳不得不離開了這家公司。臨走前,一位資深員工偷偷地指著那個秘書對他說:“你不知道他是老板的遠房親戚嗎?”
小陳這才恍然大悟。因此,在辦公室工作,你更要謹防某些“好心人”布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