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與客戶辦事的分寸(2)(1 / 3)

有一天,一位新推銷員往總部打電話:“主管,這裏有位買家很中意這棟房子,他出價500萬元,他問我這個價錢賣不賣?我記得您曾說過,這棟房子500萬元就可以脫手,然而,我恐怕如果立刻答應他,又怕他覺得自己出價過高了,不再答應。您看我該怎麼辦?”主管對推銷員說:“你問他可立刻付多少訂金?”該推銷員立刻回身去問顧客,然後回頭告訴主管:“可付30萬元訂金。”主管立即請這位客戶帶著這30萬元訂金到公司來,正式協商。

30分鍾後,該推銷員將該客戶帶回了公司,主管立刻出麵親自接待。一陣寒暄後,主管對客戶說:“500萬元的價格可能太低,屋主不會滿意,如果是520萬元,我倒是可以幫您和屋主爭取看看。”顧客說:“500萬元以上就超過我的預算,這或許不成。現在,我30萬元訂金已經帶來了,看看是否合適,你說吧。”“您稍等一下,我打電話問問屋主同不同意。”說完,主管即轉身撥電話給屋主,幾分鍾後,主管給這位顧客回話:“屋主同意降價至510萬元,這夠便宜的了。”客戶先是抗拒,但由於欲望甚強,加上推銷員在旁邊不斷地“敲邊鼓”,最後終於以505萬元成交。

如果沒有經過當場的“討價還價”,大概也就不會有多出的5萬元的利潤;如果不是立刻成交,也不知客戶是否再買,就算有下一個顧客,也不一定能出到原先500萬元的價格,何必冒這個險,錯過這個時機呢?

一個商家要取得更多的利潤,就應該在客戶出價後抓緊機會,不可輕易放過。同時要揣度好對方的心理。上麵例子中的主管,在使顧客下定決心買這所房子之前就已揣度好了客戶的矛盾心理——既想買又怕價錢太貴了,怕吃虧受騙的心理,同時將自己在客戶看來是弱勢的特點——追求利潤的求快心理,加以改裝,加以控製,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就是以柔克剛的一個成功的例子。

用禮物表達你的真情

推銷員與客戶之間除了業務來往之外,也需要進行一些正常的人情交往。而這些交往在一些有經驗的業務員那裏,對其業務上的經營是大有幫助的。

在某些情況下,作為銷售人員,你可以用一些小玩意來饋贈你的客戶,以換取他們短時間的注意力,一個電冰箱推銷員買了幾隻小型溫度計,在頭次拜訪客戶時送給他們,讓他們把溫度計放人正使用的冰箱裏。下次拜訪時他便請冰箱的主人看一下冷藏溫度是否符合標準。如果溫度達不到要求,很自然就能引出是否需要購買新冰箱的話題。如果主人覺得沒有必要更換,他就馬上離開去拜訪另一家。

電子元件推銷員有時使用一塊小型的電路印刷板,該印刷板上鑲有一個刻著推銷員姓名的小銅片。客戶拿到這種禮物之後往往都會認真聽取推銷員的介紹。

你可以經常發送一些特製的廣告品,如鉛筆、打火機、記事簿、煙灰缸等。這種方法之所以能多少取得點成功,是因為它抓住了人們心中存在的“不要白不要”的心理,它可以調節客戶的思想情緒並為之創造出一個主動進行合作的氣氛。

有位女性推銷員,每天中午休息時間,便進入各公司拜訪,有時是口香糖,有時是一顆酸梅,一一分送給在場的每個人。

吃完飯後,來片口香糖或一顆酸梅,精神格外清爽。

這種小禮物,的確是人際關係中最好的媒介,將準客戶與推銷員之間的圍牆推倒。

小小一份禮物卻能產生莫大的效果。

贈送的態度要爽朗,態度爽朗才能使受者愉快。花點心思,挑選能打動對方心弦的禮物。禮物不需要過於昂貴,以免造成對方心理負擔,使其敬而遠之。整盒裝的高級水果,倒不如小西點來得實惠。

有時候,你會鄭重其事地送給客戶一枚帶有棒球圖案的小徽章,上麵刻著:“我愛你!”你也會贈送一些心形的玩具氣球給你的客戶,並且說:“您會喜歡和我合作,對吧?”

人們大多喜歡別人對他們的孩子表示友好,所以你會趴在地板上對小家夥說:“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你肯定是個乖孩子,對吧?啊!你手裏的小喇叭可真漂亮!”然後,你會讓客戶的孩子和你一起爬回你的座位,而他的父母親正在一邊看著這一切!“小家夥,我有些小禮物要送給你,猜猜看會是什麼?”說著,你就從座位上的箱包裏掏出一大把棒棒糖來。這時候,你會依然跪在地板上,把小家夥帶到女主人身邊說:“托尼,這一塊給你,其他的給媽媽,好不好?瞧,這兒還有一些氣球,讓爸爸替你保管,好不好?你真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好了,我得和你爸爸、媽媽談事情了。”在這整個過程中,你都應該雙膝著地,這就是你送的人情禮物,也是你促銷手段中的一種。顯然,客戶怎麼可能對一個願意和他的小孩一起跪在地上遊戲玩耍的人說“不”呢?

客戶或許想抽支煙,摸摸口袋卻發現已經抽完了。

“請稍等一下,”你會這樣說,並且很快從自己的箱包裏拿出十種不同牌子的香煙,“您願意抽哪一種?”

“就要摩爾吧。”

“那好,給您。”你打開一盒摩爾,遞一支給他,再給他點燃,然後把剩下的全塞進他的衣袋裏。記住,同時也把你的名字刻在了他的腦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