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與客戶辦事的分寸(3)(2 / 3)

主動是聲東擊西的重要環節,在行使自己計劃的時候,必須先公開暴露自己的佯動方向,令對方產生錯覺。計劃開始後,收放自如不能讓自己為對方牽製,應能主動地忽東忽西,進退自如,進可攻,退可守,永立於不敗之地。

不管在商場、戰場還是政治舞台上,“聲東台西”的策略隨時可見,形式多樣。在錯綜複雜的人際交往中,“聲東擊西”也不失為一把利器。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或遇到一些“不通情理”的客戶,與他們交往,萬事很難遂願。他們好像故意與你為敵,你要東,他偏給你西。你讓他向這邊走,他偏向那邊走。碰到這種人,你幹脆來個聲東擊西,打算要他向東,卻說要他向西,令他在不知不覺中被你牽著鼻子走,身不由己。

與客戶互動的幾個重要環節

1.初次見麵要留下好印象。

作為一名銷售人員,你一定要懂得銷售商品有一定的步驟,其中包含促使客戶決定購買的心理步驟,其中第一步:與客戶約定見麵。第二步:見麵後,留下好印象。第三步:商談。第四步:取得訂單或契約。那麼,第一步中如何取得見麵的約定呢?首先是要找出見麵的對象。進行多層次銷售時,切忌一頭猛栽進去,以免嚇倒對方。這種作法的效率奇差,通常100個客戶中沒有一個會成功。

做生意時,初次的見麵對象,應以靠介紹為來源,由於有一種關係存在,在獲得對方信任上,較能得心應手。

為此,先要懂得如何說話。除了朋友介紹之外,還要請買過和沒有買過的客戶介紹。雖然沒有買,但是隻要肯定商品的效用,對自己頗有好感的話,就可以為你介紹客戶。

不論以何種方式獲得介紹,仍然要用電話預約見麵時問。最好的辦法是請介紹人代為約定,但是更多的還是靠自己。如果能當天見麵,不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銷售商品而是放在如何獲取好印象上。所以,表明自己的態度,是相當重要的。

“我絕不是為了賣商品來打擾您”。

“我有一個您聽了一定會喜歡的提案,聽過之後如果您沒有什麼興趣,那就不再耽誤您的時間。”

“某某知道我的狀況,所以才把您這麼好的朋友介紹給我。”

運用以上幾種開場白,再配以良好的態度,應該很容易得到對方的信任。當然,見一次麵就能購買商品的例子並不多,如果太過強求,反而容易失敗。第一次也許沒有一個結論,但隻要留下較好的印象,以後還有見麵的機會。

2.銷售過程中要小心謹慎。

見了一次麵,你對客戶的接觸就進入了銷售階段,在銷售的過程中,你應注意到以下三點,方可稱得上是一次良好的出擊。

你首先要介紹銷售的商品性質和種類,並且出示標牌,你還應掛上公司的證件,或是個人相關證件、名片等,以取得客戶的信任。與此同時,在客戶訂購時,必須向客戶提出詳細說明記載,其內容有:商品價值,銷售人員的姓名、住址,銷售年、月、日和商品名、數量。另外,你有義務讓客戶知道,在簽約後的多少天內,可以無條件取消契約。一般客戶多半不知道有這種權利,如果你主動告訴客戶,相信一定能獲得客戶的信賴。

最後,你要反複檢查並改正自己的銷售行為,它包括下列內容:

拜訪客戶前我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嗎?哪些工作準備不足?是否太匆忙?

拜訪客戶時你有明確的目標嗎?

你的會談計劃是否有漏洞?建議和銷售方案是否合適,你的銷售要點選擇是否合適?是否切中對方的要害之處?

你是否在禮節、衣著打扮以及言談舉止上有不妥當的地方?

你是否無意中得罪了客戶?

你說出並證明了銷售品的優點及購買產品的好處嗎?

你考慮了客戶的問題沒有?發現了他的潛在需要或新需求沒有?

你有沒有傾聽客戶的發言?是否遺漏了什麼重要內容?

你有沒有與客戶爭論或爭吵?你是否有不尊重客戶的地方?

你的話是否通俗易懂?是否使用了對方難以理解的詞彙(包括專業術語)?

你是不是沒有注意到對方的購買信號?

你是不是由於心理障礙而錯過了銷售成交時機?如緊張、不安、激動等。

3.不要害怕被客戶拒絕。

實踐證明,對每位客戶的訪問次數越多,其銷售成功率也就越高。你不能害怕拒絕,要敢於多次反複地巧妙銷售,有些客戶往往是在第三次拒絕之後購買了商品。

不過,若遭到拒絕後,你應當再度訪問客戶,要注意下麵幾個問題:

要能稱呼對方的姓名。你再次訪問客戶,應能稱呼對方的姓名,否則必將遭到對方的白眼,那麼你又將麵臨失敗。

不要詢問對方是否改變了原先的主意。如果一見麵就詢問對方是不是已經改變了主意,那你得到的回答肯定是“沒有”。

每次訪問都要有新內容。在持續不斷地訪問中,每次訪問能否有新的內容,這對促成銷售成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