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與朋友辦事的分寸(1)(1 / 3)

朋友交往重分寸

朋友,是生活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親密無間,是朋友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過從甚密,完全不分彼此,到頭來發現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倒是容易破壞這份交情。

英國的湯姆生博士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寒冷的冬天,兩隻豪豬饑寒交迫,就要死去。它們為了暖暖身子,相互依偎在一起。可是第一次由於靠得過近,各自身上的刺紮進對方的肉中,於是,它們打了起來。但一旦分開,就又冷得要死,所以又不得不再次依偎在一起。在這樣的幾次反複中,它們終於發現了能相互感受到對方體溫又不挨紮的合適的距離。

無論你是否意識到,人際關係中也存在著一種“豪豬距離”。也許這個比喻很不恰當,但我們在生活中體驗到的一個事實是,人際交往一旦逾越了某種距離,不僅談不到交際的成功,甚至會兩敗俱傷,彼此反目成仇。兩個人,由於有相同的誌向和興趣,或有相似的經曆和感受,成了朋友。與他人相比,朋友之間要顯得親近許多,所謂的“豪豬距離”也比他人要短一些。但是,即使是摯友,彼此之間也要有一定的距離存在,遺憾的是,人們常常忽視這一點。

阿華新婚不久,她的朋友阿芬要來北京度假。“有朋自遠方來”,自然是一件快事。分別好幾年了,阿華十分想念昔日的知心朋友。阿芬到北京後,因在北京沒有親戚,阿華便熱情地邀請她住在自己家,阿芬也沒有推辭。北京寸土寸金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阿華夫婦結婚時新屋尚未完工,公司便騰出一問宿舍給他們作了新房。阿芬一來,阿華的丈夫隻好打起了遊擊戰,東家借宿一晚,辦公室裏湊合一夜。開始時並不覺得什麼,隻要妻子高興,自己寧願受一些委屈。可時間一長,晚上休息不好,更談不上與新婚的妻子共度良宵了,煩躁與不安便漸漸顯露出來。白天上班要考慮今晚在哪過夜,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影響。阿芬對此卻渾然不覺;不是要阿華陪她遊玩,就是拉阿華一道上街采購衣物。阿華看著日漸消瘦的丈夫,又是著急又是心疼,便後悔當初不該留阿芬在家住。為了撫慰丈夫,她便以工作忙等為借口,不再一天到晚陪著阿芬。這一來,阿芬又覺得心裏很別扭。

最後,阿芬與阿華不歡而散,彼此再也難以找到友好相處的感覺了。

朝夕相處的朋友,彼此了解得如同鏡中的自己,有時就會失去新鮮感、興奮感。同時,頻繁的交往,容易使雙方產生小磨擦,以致造成更多的分歧。

湯姆和喬治原來是很好的同事和朋友,可最近卻關係緊張,大有“割袍斷義”之勢。不明真相的人以為他們之間肯定是發生了天大的事情,否則形影相隨的兩個人絕不至於搞成這個樣子。可事實上遠沒有那麼嚴重,他們隻是為了一隻鈕扣而已,一隻最多價值幾分錢的紐扣。喬治新買了一套非常滿意的高檔西服,卻剛穿不到一周就丟了一隻關鍵部位的紐扣,惋惜之餘偶然發現整日在洗手間的那件不知是哪位清潔工的工作服上的扣子,與自己丟失的紐扣簡直如出一轍,遂乘人不備悄悄地扯下了一粒,打算縫在自己的衣服上濫芋充數,並得意地將此“妙計”告訴了湯姆。不料未出數日,多數同事都知道了喬治的這個笑料——湯姆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拿這件事跟喬治開玩笑,弄得當時在場的人都笑做一團,而喬治也終因太沒麵子而惱羞成怒,反唇相譏,大揭湯姆的許多很令其丟麵子的“底牌”,於是乎後果也就不堪設想了。

朋友之間,很多時候都是因小事情而鬧別扭,因為生活中的大事情畢竟是有限的。人,往往會自相矛盾,與人長期相處產生矛盾自然是正常的,過於密切的相處,矛盾會不可避免。

曆史上有過皇帝殺功臣的血淋淋的教訓。皇帝之所以殺功臣並不是完全因為經濟政治文化方麵的緣由,而在於功臣們大都和他過於密切,甚至親密交往,共同擁有一些患難時屈辱卑賤的回憶,已經高坐在龍廷上聽臣民山呼萬歲的皇帝不再需要他們。他們需要尊卑長幼的秩序,需要維護一種神聖而高不可攀的公眾形象,而不需要平等的友情,不需要對他太知根知底的人。

普通臣民所麵對的依舊是“仁愛、聖明”的君主,是平和的日子。因為,距離是一種美。

身邊的人,交往頻繁的人,較容易與你的某些利益發生衝突。

因為相處過於密切,你可能會知道別人的把柄,一旦是很重要的秘密被不該知道的你知道,那麼,手下難以留情。

王羲之幼年時,大將軍十分喜歡他,常常讓他在自己的大帳中睡覺。有一天,大將軍先起了床,不一會兒,錢鳳進了帳,屏退眾人,與大將軍商議謀反的事,兩人都忘了帳中還有一個小孩兒王羲之在睡覺。恰好這時王羲之醒了過來,他已經聽到了他們談論的事情,立即意識到自己正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但他並沒有絕望,他假裝吐出口水,把被褥都弄濕了,意思是睡熟了。他們謀反的事議論到一半兒,方想起王羲之。二人大驚道:“我們的話他若聽去,便要惹來殺身之禍,必須把他除掉。”等到他們打開床帳,發現王羲之涎水縱橫,斷定已經睡熟,於是沒有下手。王羲之因此保全了一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