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成功需要合作,合作需要溝通(2 / 3)

不能溝通就不能合作,溝通是合作的前提。與他人溝通,首先就要明白,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相同的權利去滿足他(她)的生活需求。大家都知道,膚色、出生地、政治信仰、性別、經濟情況以及智力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前往溝通的道路就是接受這一事實: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人物。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即使雙胞胎也有不同。

我們的指紋、腳趾都是獨一無二的,甚至連“聲紋”也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美國電報與電話公司”知道我們每個人的談話的聲波是獨一無二的,跟別人絕對不同,因此,該公司正在發展一種“聲紋”係統,利用電子儀器,根據我們的聲音,迅速而正確地分辨出每個人的身份。你隻要向著商店的櫃台或銀行窗口的麥克風報出姓名,你自己的“聲紋”頻率將會和存放在中央電腦的“聲紋”檔案資料進行比較。這種係統將可免去支票或信用卡被竊後產生的問題。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模仿家也無法偽造另一個人的聲波。

在家庭、社會與國際生活中,存在著這麼多的不和諧,這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透過不同耳膜去聽聲音,透過不同的角膜去看東西,經由不同的頭腦去理解事情。你所做的決定,就是頭腦中一套獨一無二的思維係統所造成的結果。

二、有了愛,溝通永不嫌遲

溝通首先就是要了解這一事實:一群人下班後搭乘同一輛公共汽車回家,在經過市區時,他們將以彼此完全不同的觀點來看相同的街景,其中一位所看到的是倒塌、毀壞的建築物;另一位正在思考自己的問題,所以他視而不見。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試著以他人的眼光來看他人的世界——而不是以我們的眼光來看他們的世界。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方法:找出其他人身上的優點,不管他們的外表、生活方式以及信仰與我們有什麼顯著的不同。在尋找他人優點的過程中,你等於以愛心和他人進行溝通。愛是我們最需要的。

你必須愛自己,然後才能把愛施舍給其他人。愛是獨立的,而且是以我們和其他人的分享力為基礎的,並且基於獨立性的選擇,而不是出於依賴性的需求。真正的愛,就是由兩個具有維持本身生活能力的個人所組成的一種關係。隻有獨立的人,才能自由選擇維持一種關係。不獨立的人,他們都因為有所需求,才會繼續維持關係。

可見,愛是人們相互溝通的前提。

作為一名好的溝通者,你我和一個陌生人打交道時,總是先把手伸給對方,請求對方和我們握手,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向他人表示尊敬的一種方式。除了用力握手之外,我們還要把眼光直視對方,同時麵帶溫暖、開朗的微笑,借以顯示我們進行這種溝通的強烈興趣。在會見一個陌生人時,我們總是先自動報出自己的姓名,並在說出姓名之前;加上一句“早安”,“午安”,或“您好!”這些行為也可以用在電話交談上。

你我在經過自我介紹之後,就成為一個積極的聆聽者。耐心聆聽,並且替對方設身處地著想。我們都知道,傾聽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

我們盼望結交新朋友,友善地與陌生人談話,我們同某人說話,或聆聽他們說話時,都要看著他們。我們既寬容又仔細地聆聽,即使我們可能並不同意他們所說的話。

我們平等地對待他人。我們聆聽既沉悶又無知的談話,因為,他們的內容也自有一套道理。我們不會咄咄逼人地追問問題。我們試著在陌生人身上尋找特別的美麗,然後真誠地稱讚他們。我們讓陌生人談到自己,以便了解他們。

我們容易了解,而且容易相處。我們並不期望其他人會對我們所說的話產生反應。我們也不想嚐試著去探討他(她)腦中究竟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