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惟有行動,才能改變貧窮(2)(3 / 3)

一位百萬富翁說:“對於有失去一切可能性的事業,投注一生的積蓄,那就是有勇無謀。雖然沒有經驗,心生不安,但向藏有新的可能性的工作挑戰,那才是有勇氣的行為。”

由貧窮走向富裕需要的是把握機會,而機會是平等地鋪在人們麵前的一條通道。

在我們身邊,許多百萬富翁,並不一定是比你“會”做,更重要的是他比你“敢”做。

哈默就是這樣一個人。1956年,58歲的哈默購買了西方石油公司,開始大做石油生意。石油是最能賺大錢的行業,也正因為最能賺錢,所以競爭尤為激烈。初涉石油領域的哈默要建立起自己的石油王國,無疑麵臨著極大的競爭風險。首先碰到的是油源問題。1960年石油產量占美國總產量38%的得克薩斯州,已被幾家大石油公司壟斷,哈默無法插手;沙特阿拉伯是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難以染指……

如何解決油源問題呢?

1960年,當花費了1000萬美元勘探基金而毫無結果時,哈默再一次冒險地接受一位青年地質學家的建議:舊金山以東一片被行士古石油公司放棄的地區,可能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並建議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把它租下來。哈默又千方百計從各方麵籌集了一大筆錢,投入了這一冒險的投資。當鑽到860英尺(262米)深時,終於鑽出了加利福尼亞州的第二大天然氣田,估計價值在2億美元以上。

哈默成為百萬富翁的事實告訴我們:

“風險和利潤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巨大的風險能帶來巨大的效益。”

“幸運喜歡光臨勇敢的人,冒險是表現在人身上的一種勇氣和魄力。”

冒險與收獲常常是結伴而行的。險中有夷,危中有利。要想有卓越的結果,就要敢冒風險。

1752年7月的一天,富蘭克林在野外放風箏進行捕獲雷電的試驗。他的風箏很特別,用杉樹做骨架,用絲手帕當紙,紮成菱形的樣子。風箏的頂端裝了一根尖尖的鐵針,放風箏的麻繩的末端拴著一把鐵鑰匙。當風箏飛上高空不久,突然大自然發怒了,大雨降臨,閃電雷鳴。富蘭克林對全身被淋濕毫不在意,對可能被雷擊中也不畏懼,他全神貫注於他的手。當頭頂上閃電的瞬間,他感到自己的手麻酥酥的,他意識到這是天空的電流通過濕麻繩和鐵鑰匙導來的。

他高興地大叫:

“電,捕捉到了,天電捕捉到了!”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為了完成科學發明,一生都在死神的威脅下,冒著生命危險研究烈性炸藥。1867年秋,在一次試驗中,貢獻了一位親兄弟的生命,父親負傷變成了殘廢,他的哥哥也身受重傷。在這些代價麵前,一旦機會光臨,他自然會死死抓住不放的。事情就是這麼巧,有一天,諾貝爾意外地發現搬運工人從貨車上卸下甘油罐,從有裂縫的甘油罐中流出來的液體,居然和罐子與罐子之間塞進的矽藻土混合而成固體,沒有發生爆炸。

一個固體物當然在搬運、貯存上都很安全,這個線索給諾貝爾一個有益的啟示。

他抓住它進行實驗,證明矽藻土是一種很好的吸附劑,它能吸附三倍於自身重量的硝化甘油並保持幹燥,而且還可以把硝化甘油的矽藻土模壓成型,即使被引爆,它的爆炸力仍與純淨的硝化甘油相等。這樣,就發現了一種既有強大威力又安全可靠的烈性炸藥,從而使烈性炸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我們雖然有成為百萬富翁的欲望,但卻不敢冒險,那怎麼能實現偉大的目標?

世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成功之路,動態的命運總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各要素往往變幻莫測,難以捉摸。

在不確定性的環境裏,人的冒險精神是最稀有的資源。

管理學理論認為:克服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完善性的最優方法,莫過於組織內擁有一位具有冒險性的戰略家。

在百萬富翁的眼中,生產本身對於經商者就是一種挑戰,一種想戰勝別人贏得勝利的挑戰。所以,在生意場裏的人,人人都應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一旦看準,就大膽行動”已成為許多商界百萬富翁的經驗之談。甚至有人認為,成為百萬富翁的主要因素便是冒險,做人必須學會正視冒險的正麵意義,並把它視為成為百萬富翁的重要心理條件。

對於行動的成功來說,智者和愚者的差別就在於采取行動的時機——智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準備過頭與準備不足幾乎一樣糟糕。要妥善準備,要抓住財富!除非我們采取行動,設法促使事情發生,否則我們的生命會被逐步侵蝕。

不要被動等待財富來敲門,要走出戶外,采取行動,自己主動去敲財富之門,財富就是這樣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