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上尉都是同樣勇敢的,同樣能幹的。不同之處就是第二個曉得有人比他更有經驗,而他願意學習別人的經驗。求得別人的指導並不是一種恥辱,而是一個有頭腦的人的表現。一個人何必如此自傲,以為毫無經驗的自己能和經驗豐富的他人做得一樣好呢?
獨立乃是若幹年經驗學識的結果,但並不是能達到獨立之行事的人用以自炫的。隻有那些年幼無知的後起者,才愛炫耀他那表麵似是而非的獨立——那不過是一種做作,是一種掩飾無能的假麵具。
有一個低能的孩子,在學校裏讀了五年,卻隻能讀到二年級,於是對老師說:“你教不了我什麼!”並離開了學校。他說的話或許是不錯的。但是過錯的,在他自己,而不在老師。
前福特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庫曾斯曾述及他如何教訓一個青年。那青年有一種錯誤的觀念,總以為自己能獨立行事。這青年在庫曾斯手下做事。“每晚我們要給各經理處發去許多通告。福特先生和我都很忙,於是我叫那青年幫助封封信。”
“我才懶得封,”他反抗著,“公司不是請我來封信封的。”
“那麼,你就不要在這裏做事了,如果你覺得做這事太卑下,我們就用不著你。”
“他離開這裏之後,尋找了許多工作場所,最後仍舊很勇敢地回到我這裏來,說他從前是一個呆子,現在他頭腦清醒了。於是,我又用了他,現在他是一個人人稱羨的富翁了。”庫曾斯說。
聽別人的意見是一件很難的事嗎?有人給你指導,你後來會後悔嗎?他們提供給你的意見,你疑心他們有什麼別意嗎?
如果你要從別人的意見裏得到最大的益處,就不可退縮、急躁、多疑。要養成利用別人經驗的習慣。
人們可能會花了很大的代價而得到經驗,但如果有人願意告訴,你何不接受呢?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過於依賴別人,或輕易接受別人表麵的話,也是很危險的。查理·亞當斯在兒童時期,就是因為父母過於溺愛,變得十分依賴人。他家裏有錢、有地位,無論何事,都有家裏照顧,雖然他們是好意的。但卻妨礙了查理的人格成長。
他說:“如果我那時是一個反抗者,跑到海上去或是到魔鬼那裏去,那我現在就不至於這麼鬱鬱寡歡了。的確,如果我生性有一點頑皮,或是不顧一切,而追求自我發展,那就好了。但我不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也不是冒失鬼,而我生性循規蹈矩,對於別人更是一本正經的樣子。”
依靠別人來解決你的問題就容易多了,無論發生何事,有個人可以商量總覺得內心安定些。如果更進一步,別人願意負完全的責任,自己更是完全鬆懈下來,於是這種人便容易成為一個無法獨立的弱者。
你不妨捫心自問,自己在兒童時是否完全依賴你的父母;在學校時你的工課是否總是靠先生或同學幫忙;在辦公時是否總是揪別人來做,是否平時總沒有機會使自己能獨立行動。如果是這樣,那你一定就是太依賴別人了,應當趁早擺脫此種依賴性,發展獨立的能力。
但是,切記不可又走到另一個極端,自己哄自己,以為自己是獨立的。你的目標是要盡量利用自己的才幹,而要做到這一步,不要發展相當的獨立能力,同時要曉得利用別人的意見和指導。
如果你過分依賴別人,那你便會上當,因為你不能分辨別人的話究竟是對的還是不對的,而你對於別人的動機也就茫然不知。
或者,如果你一生總是隻求獨斷獨行,則你會失掉許多利用別人經驗的機會。
當你需要別人指導的時候,須先自問:“這個人對於這個特殊問題,能夠貢獻什麼新意見嗎?”如果他能夠,就可以向他請教。如果他不能夠,則無論他是你多麼要好的朋友,或是他對於另一方麵怎樣地有才幹,你都不要去問他。
總之,並不是任何人都是全能的,你必須視其專長而擷取。你的妻子會是你的忠心伴侶,但是想從她身上得到有關投資問題的健全指導,那就完全弄錯了。你的丈夫或許是個極會做事的商人,但是如果你買帽子去請教於他,或許也就找錯了人。
選擇最好的人來指導你,但同時你要確實曉得選定的這個人足以解決你的特殊問題。不能把各種各樣的問題專去清教一個人。事實上,一個人對於各種事業都專長是不可能的。是哪項專題,就該請教哪方麵的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