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不要埋怨:利用別人的批評來改進自己(2 / 3)

那個工頭不曉得他是和紐約電話公司將來的總經理開玩笑,也不曉得這孩子將來手下所用的職工有6萬人之多。麥卡羅得到這次教訓後,就發誓以後絕不像呆子般被人玩弄了還不知道。他決心將來做事要把眼睛耳朵打開些,而且腦袋瓜也不再隻是用來放帽子的。

麥卡羅得到了另一個很重要的教訓——雖然不埋怨人,但絕不可太信任人。當然他也並不陷入另一個極端——對於人人都猜疑。

大人物難免也要受到不公平的批評、無理由的侮辱以及惡意的誹謗。人人崇拜的民權主義的偶像傑弗遜曾經毫無防備地被人用泥團打過。一個為公家做事的人,如果不受當時人們的侮辱和嫉恨,便不是一個政界上的大人物。

有時,人們可能為了某種原因,不僅不指出你的缺點,甚至還會奉承你,讓你產生一種不適當的自我滿足。怎麼辦?惟一的方法是受一次很重的打擊。

美國汽車鑄造公司總經理威廉·伍定總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偉大的演說家。他之所以會有這樣想法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當過國會的議員,他的演說常常令全體聽眾拍手叫好。

有一天晚上,他對一群煤礦工人演講,這班工人有些是外國人,有些是完全不識字的文盲。全廳擠滿了人,似乎都極想聽他的演講。他很細心地預備了一篇自以為很好的演說詞,他在講,聽眾在拍手。直到最後,拍手的聲音愈來愈大,他以為這次演講十分成功。最後,這種熱烈的歡迎幾乎達到瘋狂的地步,喝采聲長達15分鍾之久。當他很高興地坐下來時,他對旁邊坐著的一個新聞記者說:“他們似乎很喜歡我的演講。”

那個新聞記者答道:“你不曉得這群聽眾之中隻有三四個人會講英文的嗎?”

“那麼,他們為何拍手呢?”伍定問。

“咦!難道你沒注意到他們當中那個會說英文的看見應當拍手的時候,便發出一個信號叫其他的人拍手嗎?”

講到這件事,伍定最後說:“我後來注意了第二個上台演講的人,才曉得實際情形的確如此。而且那個懂得英文的人似乎也不行,因為他往往在不該拍手時叫人拍手。如此我才曉得我一心隻想到自己的口才和演講,而毫未想到我的聽眾。”

伍定曉得成功是不能靠自己滿足來衡量的。我們往往很高興地估量自己的成功,但是別人並不苟同我們的看法。

二、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

別人批評你的時候,要欣然接受並作為你前進的向導,不可作為你失敗的遁詞。

要以客觀的態度來衡量別人的批評,不要衡量其究竟傷害你到什麼程度,或是別人批評你的動機究竟如何。

利用別人的批評來看清自己的行為,看出你究竟是對還是錯。如果你錯了,便修正過來;如果你本來是對的,便不必牽掛著別人批評而感覺不安。

美國救生圈公司的副總經理兼美國航業救生公司的總經理查理·皮茲某次不得不開除一個很有希望的青年高級職員,因為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這個青年是由一個小徒弟升上來的。因為他的才幹很好,而且受人歡迎,所以升得很快,一直升到該公司工程估計部的主任,負責該公司各項工程的估計。

有一天,一個速記員查出了他的估算中算錯了2000元,於是把詳情呈報上司。後來這件事傳到皮茲那兒去了。

這位年輕主任聽說之後,勃然大怒。“這個速記員不應該檢查我的核算。”他氣憤地說,“他也不應提出來。”

“但是你承認你的核算是錯了,是不是?”皮茲問他。

“是的。”他說。

“然而你以為速記員還是不應該說出來,而公司應當受損失以免有傷於你的威嚴嗎?”

這個青年主任以為應當是如此。

皮茲便規勸他,說他如果再這樣做。就很難成為一個於大事的人。後來這件事漸漸在大家的腦海中消失。大約過了一年之後,這個青年主任報上去一個美國中西部某項工作的20000元估價方案。其上司仔細校對他的核算,覺得這數目應當再加一倍。這事又呈到皮茲麵前來了,於是皮茲再度叫他前來。你想他對皮茲說的是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