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醉酒未醒夜聽真機 詩音方落笑嚐點穴(1 / 3)

來人身穿一件飾有麒麒圖的褚色長袍,足踏一雙寶月形薄底靴,係一條銀色寶帶,皮膚白皙,麵容嚴峻,挎一個良弓和一個碎花藍底的箭囊。他身輕如燕,健步若飛,騰空躍起,滿足齊飛,落下來安步固若出嶽。

孫祿堂隔窗叫道:\"好一個太極提放術!楊班侯到了!\"

此人正是太極拳大師楊露禪的二兒子楊班侯。他慣使的太極提放術是武林一絕,\"提\"如雲中燕,\"放\"似櫃上鍾。他早年喪妻,隻有一個十餘歲的獨生女兒,愛若掌上明珠。一日楊班侯外出歸來,突然知得愛弱死的噩耗,悲痛欲絕,氣往上湧,用腳自發地跳起四尺多高,在場觀者無不驚嗟。又有一次,楊班侯出外訪友,正值夏季傾盆大雨過後,路上窪水縱橫,泥濘不堪。楊班侯到了朋友家,朋友發現他腳上穿的布鞋幹燥,僅在鞋底略有濕跡,因此武林人士說他有\"踏雨無痕\"之功。楊班侯全麵繼承其父楊露禪的衣缽,太極拳的造詣達到了上乘境界,他年未二十時已名震京都。當時有個王爺聘他為武師,接住府中,每月送束修四十金,十分敬重。有一個姓劉的鏢師,有千斤之力,頗善散手,門徒有千人,見楊班侯受到這般上禮,很不服氣,相約於東城泡子河呂公堂前比武。消息傳出,圍觀者數千人。二人到了場地,劉鏢師出手擒拿班侯手腕,欲將他摔出。楊班侯順勢進身,以截勁擊之,加如強弩,急若發機,劉鏢師如彈丸騰空躍出數丈之外。楊班侯手狠,內勁透胸,劉跌出後口吐鮮血,內傷甚重,手上還抓下楊班侯的半截袖子,狼狽而去。以後劉德師養息半年治愈,遂不敢小視太極拳。楊班侯說:\"當劉擒他手腕之時,倍覺疼痛,所以還擊才如此狠,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時,楊班侯大步流星般跨進屋裏,打一下揖道:\"兄弟有事耽擱,來遲了一步,大家見諒。\"王五道:\"快請坐。\"說著把自己的紅木椅遞給班侯,自己一盤腿上了炕。楊班侯喝口濃茶,說道:\"方才我去了於謙祠堂,見到了大師兄德三,他剛從直隸香河回來,那裏的義和團首領張德成說,直隸的義和團已經準備好,將配合山東的義和團進北京。近日洋人更加猖狂,山東高密州大呂鄉民因反對洋人強修鐵路,被洋人殺死20多人,洋人在天津老龍頭車站開槍殘殺了300多名義和團弟兄。山東朱紅燈和本明和尚已率領義和團弟兄聚集在茌平。\"

程廷華把春秋寶刀橫在桌上,沉吟一會兒,徐徐道:\"如果義和團弟兄們湧入北京,那軍餉、糧草如何解決?此外,僅靠義和團還不行,還應發動大清有國官兵一起向洋人開戰才好。\"

孫祿堂道:\"慈禧那老賊鬼得很,她既怕洋人,更怕義和團勢力壯大起來,她怕義和團有朝一日會推翻她的龍椅,肯定不會真心扶助義和團,但現在如果能爭取到一經費也好。\"

李存義道:\"當今慈禧最寵愛的是慶親王奕匡和榮祿,不如派個弟兄說服奕匡,由奕匡與慈禧周旋,或許有用。\"

程廷華自告奮勇道:\"我與尹福的徒弟'螃蟹馬'馬貴極熟,馬貴正給慶王護院,不如讓我去找慶王,我再尋點珍貴首飾給慶王送去,聽說近日他新得了一個漂亮女人,正在興頭上。\"眾人同意。

張三在窗外聽了,有點不是滋味,暗暗想道:\"好呀,你們幾個商議國家大事,竟背著我張三,把我當外人,你們敢情都參加了義和團,就我還蒙在鼓裏。義和團是神兵神將,傳說刀槍不入,替天行道,是我張三崇敬的人物,敢情你們如今都當了神兵神將,你們不是背著我參加嗎,看我非給你們鬧出點笑話來不可!想著,一縱身上了房,溜回房中,蒙頭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