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福拜一個揖道:\"難道王大人再沒有良策了!\"
張三道:\"梁振圃的所作所為,我看得清楚,我可以作證,是金鏢趙六先動的手。\"
王金亭沉吟良久,緩緩道:\"我一定向太後奏本,力爭免去梁先生死罪,判個終身監禁,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以後再想辦法。\"
這時,一個少女輕盈地跨進門來,她身著一身粉紅色袍子,飾有兵戈的圖案,麵若瓜子,臉若桃花,兩條欲蹙不蹙的蛾眉,一雙似開非開的鳳眼,身上斜背一口玲瓏寶劍。爹,我聽護院說,咱家裏來了兩位武師。少女說著打量著尹福和張三。
王金亭指著那少女道:\"這是我的女兒王媛文。\"然後又把尹福和張三介紹給女兒。
王媛文杏眼一眨:\"噢,原來這就是綽綽有名的張三爺和尹大總管。\"說著深深揖了一禮。
王金亭道:\"我這女兒就喜歡舞槍弄棒的!\"
王媛文嘴一撅:\"爹,我的學問也不錯嘛!\"
王金亭道:\"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王媛文笑著望了望張三和尹福:\"如若不信,我給他們二人來兩首詩。\"張三道:\"那好,就請小姐先給我謅一首。\"
王媛文道:\"鳥籠煙袋酒為酬,不戀烏紗戀自由。茅舍秋風堪自賞,江湖夜雨信天遊。橫刀王府向惡鬼,攜鳥街頭笑酒樓。青衫終究裹老骨,俠香淡淡入神州。\"
尹福匝巴匝巴嘴:\"好詩!請小姐再給我謅一首。\"
王媛文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踱了幾圈,慢慢吟道:\"瘦尹不瘦滿腹篇,門牙三顆拜海川。燒餅巷中歌一曲,肅王府裏筆三環。幽蘭絕壁接新宇,鍾鼓偷閑伴舊眠。談古論今隨風去,宮花寂寞有誰看!\"
尹福道:\"這詩雖妙,但我也要說,滿紙戲弄言,誰解其中味?\"
王金亭道:\"我這女兒在浙江老家時,曾拜一位道士學了一些點穴術,今日讓她來試試,請二位指點。\"張三笑道:\"我練了半輩子武術,還從未嚐過點穴的味道,今日請小姐點點我,也好讓我體驗一回點穴的滋味。\"
王媛文道:\"我聽說張三爺懷有奇技,又從不肯跟人談及師父是誰,也不願談論武藝,神出鬼沒,行蹤不定。我學業不精,望張三爺指教!\"說著,用纖纖玉指照著張三心窩用力一戳,張三若無其事,掏出長煙袋,\"吧噠吧噠\"地抽起煙來。王媛文有點性急,又在張三軟肋上連戳數下,張三還是\"吧嗒吧嗒\"地抽煙。此時,王媛文沉不住氣了,使盡氣力,在張三的胸、腹、兩肋連戳十幾下,張三非但紋絲不動,反而嗬嗬大笑起來。
王媛文見張三發笑,停下手問道:\"張三爺為何發笑?\"
張三道:\"你把我胳肢得怪癢癢的,我還能不笑?\"一句話,引得眾人捧腹大笑,王媛文臉上一紅,也不禁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