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兒子克服“乘車恐懼症”(1 / 2)

想不到接下來的一個月裏,他表現出來的情形愈來愈嚴重,不但拒乘任何交通工具,甚至一聽別人談起車就大哭著表示抗議。

這是發生在1997年兒子兩歲半時的一個真實故事。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帶著兒子乘坐一輛三輪“摩的”去市中心購物。在炎熱的海南,我和兒子一直喜歡乘坐這種通風性能好又便捷的交通工具。我坐在挎鬥裏,兒子緊緊地靠在我的懷裏,瞪著兩隻圓溜溜的大眼睛,不停地左顧右盼,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我也悠閑地望著過往的車輛和行人。

突然,就在我們視線所及的正前方,一輛開得很猛的摩的和一輛從彎道處橫穿過來的小中巴撞到了一起,開“摩的”的司機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撞得飛離了駕駛座,橫躺在馬路上,血肆無忌憚地從他的後腦勺上流了出來,淌了一地。接下來,就是各種尖叫聲、刹車聲,伴隨著行人紛亂雜遝的腳步,事故現場很快被圍個水泄不通。

交通被阻斷了,我跟個傻子似的呆坐在挎鬥裏,對眼前發生的一切目瞪口呆。幼小的兒子則在我的懷裏發起抖來,他哭叫著要下車,嘴裏不停地嚷著:“要翻車,要翻車,怕,怕!”我忙掏錢付了車費,抱著被嚇壞的兒子下了“摩的”,一個勁兒地安慰他是意外,讓他別怕。可他小小的臉上寫滿了驚懼,平常歡蹦亂跳,走起路來一點都不老實的他這次賴在我的懷裏,兩隻小手緊緊地扒著我的肩膀,無論如何也不肯下地行走。我知道他是被剛才那恐怖的一幕嚇壞了,就抱著他來到附近的一個公園裏,試圖轉移他的注意力。

在公園一角的兒童樂園,兒子玩得很開心,很快就把剛才不愉快的事情拋到了腦後。我看時間差不多了,想到一大堆的購物計劃還沒有實施,就對他說:“我們打個的去超市吧。”想不到我的話音未落,兒子就抱著腦袋尖叫著說:“會翻車,會翻車,怕,怕!”

我耐著性子給他講了一通道理,並承諾說不坐“摩的”,坐公交和出租車都行,由他挑,他的小腦袋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一個勁地嚷著怕怕,堅持什麼車都不坐。這裏離超市和家都很遠,步行是不可想象的,我覺得不能太遷就小孩兒,就招手攔了一輛出租車,想強行把兒子抱進去。誰知他一邊在我懷裏死命掙紮,一邊發出殺豬般的號叫,好像是被綁赴刑場一樣,那模樣真是慘不忍睹。我隻好擺擺手讓司機走人。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我牽著他的小手步行回家。海南的陽光原本就很毒辣,又正逢夏季,等我們母子倆兒好不容易走回家時,渾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我以為這隻是一時的恐懼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自然而然地消失,想不到接下來的一個月裏,他表現出來的情形愈來愈嚴重,不但拒乘任何交通工具,甚至一聽別人談起車就大哭著表示抗議。因為我是在大專院校教心理學的,在備課中接觸過各種心理案例,我斷定兒子是患上了“乘車恐懼症”,是目睹了那場意外的車禍引起的。

兒子的這個“恐懼症”不但影響他自己的情緒,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困擾。比如每次到距家遠一點的酒店參加婚宴和朋友間的聚餐,我們都要提前一個小時帶他步行,等趕到地方時,往往是大汗淋漓,狼狽不堪,而不明真相的朋友還打趣我們,說為了省幾塊錢的車費,全家甘冒中暑的危險,精神可嘉。

老公對兒子的這種表現實在是忍無可忍,就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其實,我早已查閱了很多的資料和案例,各種方法也了然於胸,但總怕自己把握不好分寸,不但治不好兒子,反而害了他,一直不敢輕舉妄動。老公說不能再拖了,越拖對他越不利,你把你知道的方法講出來,如果我們自己施治有困難,求助於專業的心理機構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