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待愛找麻煩的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無論我們表現得多麼好,還是難免會遇到一些愛找麻煩的人,如朋友無原由地朝你發脾氣,同事總是喜歡挑你的刺,莫名其妙就挨領導的批評等等。那麼,如何應付愛找麻煩的人呢?

(1)保持一團和氣。一般情況下,來找你麻煩的人大多怒氣衝衝,言辭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以怒製怒,就會惹來更大的麻煩。而如果你保持和顏悅色,對方在糾纏一陣後,見你不接招,他一個人鬧就沒有意思了。

(2)要學會忍讓。這一技巧特別適合上班一族。在單位裏,你身邊的同事中肯定有一些脾氣古怪、猜忌心重、愛找人麻煩的人,麵對這種類型的同事,你如果想在這個單位有所作為的話,隻有學會忍讓。

景輝是某公司的銷售主管。公司經理為人有點古怪,對景輝的工作總是挑毛病、找破綻,好像怎麼看怎麼不順眼。麵對蠻不講理的經理,景輝既沒有當麵頂撞,也沒有逢迎巴結。他經常與銷售人員一起開會,製訂銷售計劃,並交給經理過目後再開始執行,並做好係統記錄,以便經理翻閱。這樣自行安排工作,既減少了自己與經理的摩擦,也減輕了自己的負擔。

有幾次,景輝被經理嚴厲批評,但他沒有任何的情緒異常,也沒有把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中去。相反,景輝每次受到委屈後,總是先檢查自己的工作是否有錯誤,自己與經理的溝通方式是否不符合經理的習慣等,並且有錯必改,進一步做好本職工作。這樣一年下來,經理對景輝褒獎有加,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總是找他的麻煩了。

2.對待挑撥離間的人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挑撥離間的人總的那些愛搬弄是非,使別人不團結的小人。一般情況下,挑撥離間有兩種情況:

(1)在你麵前說第三者的壞話,如“你知道嗎?小剛被提升為主管是因為他在休息日經常到經理家做義務工,聽說經理家的衛生間都是他清洗呢……”

(2)在第三者麵前說你的壞話,如當你去上司的辦公室準備交一份資料時,卻無意中聽到一個同事正在上司麵前說你的壞話,說你的“銷售計劃書是抄襲的”、“上班時間喜歡打私人電話”、“泄露公司商業秘密”等。

對第一種挑撥離間的人,我們一定要謹慎,既不要得罪他,也不要人雲亦雲,隨著他說別人的壞話。最理智的做法是:當有人在你麵前說某人壞話時,你隻要微笑即可。

在某公司裏,郭輝對正在工作的劉京說:“你瞧瞧,馮春以為自己是海歸,就把自己當成智慧的化身了。他現在走到哪裏都以智者自居,喜歡好為人師,經常指責別人。哼,我就看不慣他那副德性!”

劉京聽後,隻是微微一笑,又繼續埋頭工作。

郭輝見劉京雖然沒有附和自己,但見他一笑,又把心裏的不快壓下去了,心想:“劉京微笑肯定是表示讚同我的觀點。”想罷,便得意地走了。

一會兒,前台接待員小呂來到劉京的辦公室,對劉京說:“你看佟軍,學曆不高,居然想競爭銷售經理的位子,真是自不量力!”

劉京聽後,仍然隻是抬頭微微一笑,又繼續埋頭工作。小呂見劉京沒回答自己的話,心裏有點惱火,但見劉京一笑,也以為他是讚同自己的觀點,便得意地走了。

任何人在劉京麵前說別人壞話的人,劉京聽後,都是什麼都不說,隻是微笑。後來,經理決定對優秀員工進行一次重獎,獎勵那些工作勤奮、品德高尚的人。出人意料的是,劉京竟然得了全票,不但獲得了巨額獎金,而且還獲得了提升。

事實上,論工作成績,劉京不及郭輝;論學識,劉京不及馮春;論長相,劉京不及小呂,但他卻在公司裏“人氣最旺”,他憑的是什麼?是微笑!當有人在他麵前詆毀其他人時,他始終不插話,隻是微笑。劉京這樣做是最明智的,因為微笑的內涵極為豐富,它可以表示你領悟了別人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聽不懂別人的話。當你不接話茬,隻是微笑時,就不會得罪說話的人,也沒有參與說壞話,這樣的好處是兩邊都沒有得罪,這是最好的做法。

劉京對付說壞話人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當有人在我們麵前說別人的壞話時,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微笑。萬一做不到微笑,也千萬不要插話,這樣,你在與同事們或其他人相處時,既能保持自己的獨特個性,又能受到大家的歡迎。

麵對第二種挑撥離間的人,我們大可不必計較他的閑言碎語,因為你的上司應該是個有判斷力的人,他能夠分清是非清濁,因此別人的挑撥不會對你產生負麵的影響。即使上司一時受了蒙蔽,對你產生了誤會,但時間能夠證明一切,你的工作能力,你的良好品質,最終會讓上司對你刮目相看。

3.對待嫉妒心強的人

嫉妒是一種極想排除或破壞別人的優越地位的心理傾向。嫉妒是心靈的地獄。嫉妒的人總是拿別人的優點來折磨自己。

有一個人,非常嫉妒他的鄰居,他的鄰居越是高興,他越是不高興;他鄰居的生活過得越好,他越是不痛快;每天都盼望他的鄰居倒黴,或盼望鄰居家著火,或盼望鄰居得什麼不治之症,或盼望下雨天雷能竄進鄰居家,劈死一、兩個人,或盼望鄰居的兒子夭折……然而每當他看到鄰居時,鄰居總是活得好好的,並且微笑著和他打招呼,這時他的心理就更加不痛快,恨不得給鄰居的院裏扔包炸藥,把鄰居炸死,但又怕償還人命。

就這樣,他每天折磨自己,身體日漸消瘦,胸中就象堵了一塊石頭,吃不下也睡不著。

終於有一天他決定給他的鄰居製造點晦氣,這天晚上他在花圈店裏買了一個花圈,偷偷地給鄰居家送去。當他走到鄰居家門口時,聽到裏麵有人在哭,此時鄰居正好從屋裏走出來,看到他送來一個花圈,忙說:“這麼快就過來了,謝謝!謝謝!”原來鄰居的父親剛剛去世。這人頓覺無趣,“嗯”了兩聲,便走了出來。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就是出於嫉妒,把自己置於一種心靈的地獄之中,折磨自己。但折磨來折磨去,卻一無所得。

一個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顯示出來的聰明才智,都可以成為別人嫉妒的對象,其他如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及威望等有關社會評價的各種因素,也容易成為人們嫉妒的焦點。從本質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無論是何種形式和內容的嫉妒,都有害於保持正常的人際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不知不覺地受到別人的嫉妒。

在職場中,更容易遭到別人的嫉妒,因為在這裏,同事之間始終存在著競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的一方就很容易對對方取得的成就表示出嫉妒之心。那麼如何與有嫉妒心的人相處呢?

(1)不要強調自己的功勞

如果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定要表現得更謙卑,不要強調自己的功勞,就會減少他人的嫉妒。

雷斯總主教於1651年被提拔為樞機主教時,他清楚地知道,原先的許多同事嫉妒他,於是,他盡一切努力不提自己的功績,而是強調成功純屬運氣。他表現得謙恭有禮,仿佛一切都沒有改變,但是事實上他現在的權力比以前大多了。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這些明智的政策產生了好效果,減輕了別人對我的嫉妒,這是所有秘密中最了不起的。”

巧妙地強調自己一向是多麼幸運,讓別人認為他們也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像你那樣的幸福,這樣,你會從一定程度上削減同事的嫉妒心。但是切記,不要讓別人看穿你的真實意圖,那樣隻會令他們更加嫉妒。行為舉止必須合乎時宜,你的謙虛和坦誠看起來必須十分真摯。否則,便會弄巧成拙。

(2)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與有嫉妒心的人相處時,最好不要特意采取一些方式方法來對付有嫉妒心的人,如不要報複、打擊等。因嫉妒心理本身就是多疑的、愛猜忌的,所以,反倒不如將有嫉妒心的人當做普通人來看待,這樣相處,也許是與有嫉妒心的人相處的一個最好的方式。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其關鍵在於敢於讓別人去說,特別是敢於讓別人去說誹謗的話。而且在聽到這些誹謗時,你應該做到不憤怒、羞慚、氣餒,或是急於分辯。自己行得端、坐得正,流言會逐漸消失,誹謗也不會有什麼市場。在這方麵,東漢一位叫伯魚的官員就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一次,光武帝對伯魚說:“聽說你打你的嶽父?而且從不上你的妻兄家吃飯?真有這種事嗎?”伯魚回答說:“臣子三次娶妻,都沒有嶽父。小時候饑寒交迫,一石米要值一萬錢,所以知道米的貴重,實在不敢輕易跑到別人家裏吃飯。”很顯然,伯魚在光武帝發問之前,對於嫉妒者向他射出的暗箭已有所耳聞。但是他沒有把那些誹謗當回事,當光武帝問到他時,他才不得不說出了實情。到頭來誹謗之言不攻自破,換了他的清白。

(3)不要刺激同事的嫉妒,並且轉移他的注意力

麵對愛嫉妒的人,可以回避而不應該刺激他。因為他就像“蜂窩”一樣,隻要捅一下,就會惹來麻煩。隻要你不去捅他,他就能夠保持原狀。與此同時,要想辦法轉移嫉妒你的人的注意力,你可以向他坦露自己獲取成功的艱辛,包括為了獲取成功所遭受的不幸,或者獲取成功後還存在的窘境,這樣就會使嫉妒你的人感到你的成功並沒有對他構成威脅,也不會因為你的成功而使他產生恐懼,他的心理就會漸趨平衡。

(4)把別人的嫉妒看成是自己的榮譽與驕傲

你一定要記住,別人對你的嫉妒,和由這種嫉妒所帶來的各種責備與圍擊,其實都是由變態的方式來表達某種無能。換句話說,這種嫉妒事實上是以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通過詆毀你的成功與長處,來掩飾和彌補他的缺陷或無能。事實上,嫉妒是對你的成績的一種負麵形式的肯定,而絕不是來自於客觀的批評。因此,你用不著在意這些嫉妒。相反,你更要十分坦然地和嫉妒你的人在一起相處,不要有什麼顧忌。

4.對待戒心深重的人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當你初到一家單位時,同事們雖然對你表現出熱情,但是,他們的熱情是表麵的,事實上,無論你說什麼、做什麼他們都不會用肯定的語氣來表示對你的讚同,甚至會悄悄地和你保持一定的距離。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其原因就是對你持有戒心。他們擔心你的到來會影響他們升職或是帶來其他的威脅。顯然,你如果處在這種情況下是很不利的,因為所有人都把你當成了假想敵。那麼,怎樣對待這種戒心很重的人呢?

(1)故意顯露出自己的弱點或缺點

汪葛應聘到某公司擔任財務主管時,上班第一天,他發現財務室的幾位同事總是回避和他直接交流的機會,當他詢問以前的工作情況時,這些人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根本不正麵回答問題。汪葛想可能是他們對自己懷有戒備吧,為了緩和辦公室的氣氛,解除他們的戒備心理,汪葛在一次財務會議中故意說:“其實我不擅長計算機統計之類的工作,我以前是從事車間管理的,因此,我希望諸位能助我一臂之力。”他的這番言詞,頓時化解了部下心中的恐懼感,縮短了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

然而,當部屬將起草的文件報告交給他審理時,他就以漫不經心的態度提醒對方“這數字好像有錯誤”。就這樣,經過兩、三次的指正,大家都會驚異地認為:“你看我們財務主管,原先說自己什麼都不懂,其實他什麼都懂,比我們可強多了。”在不長時間的接觸中,員工們對他的信賴感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

(2)不要直接讚美他人的性格或者是人品

如果與你初次打交道的人戒心很重,那麼在初次見麵時,你最好不要針對對方的人品與性格發表感歎,如不要說“你的性格真好”之類的話,而應對其過去的業績、行為或身上的飾物等具體事情做適當的讚美。為什麼不能直接讚美呢?這是因為你直接的讚美雖然是出自真誠,但在初見麵的短時間內,你不可能對對方很了解,讚美對方的性格與人品就顯得不真誠,容易使對方產生懷疑及戒心。但如果誇獎對方過去的業績、行為,情形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這種對具體事實評價,與彼此交情的深淺毫無關係,對方也較能接受,自然而然地,也就解除了對你的戒備。

(3)努力成為人群中的一員

幾乎所有的動物都很少將自己的同類視作敵人,因為他們將每一個同類都看做是自己王國的成員。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人際交往,如果你希望他人能對你敞開心胸,沒有任何戒備,那你就必須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贏得他們的信任,這樣他們就不會覺得你的存在對他們構成威脅了。

5.對待攻擊性強的人

在生活中,有些人攻擊性很強,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不擇手段地打擊別人,給別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那麼到底如何應對這樣的人呢?要應對這樣的人,以剛克剛顯然是不理智的,這樣容易落得個兩敗俱傷,而如果選擇從對方心理攻破,則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因為從心理學角度講,具有攻擊性的人在攻擊對方時,心想對方一定會抵抗,沒想到對方會退讓,結果使得攻擊一方獲得滿足而不知所措。

反過來利用這種心理,躲開對手的鋒頭,承認自己的懦弱,把處於心理優勢的對方誘導到自己這一方,趁對方攻擊勢頭減弱時,自己再調整反擊,這樣才能取得勝利。因此,承認自己的懦弱和不足,在應酬中退讓,並不是向對方投降,更不是全麵的妥協,而是為了以後更好的反擊。

例如,楚漢戰爭中的鴻門宴。項羽請劉邦去赴宴,準備在酒宴中殺掉劉邦。劉邦明知是計卻不得不去。但去之前,劉邦和項羽的親信項伯拉關係、結親家,令項伯告訴項羽劉邦並無稱霸之意,結果從宴席上逃走。後聽從張良之策,燒毀所過棧道,使楚王項羽相信他無返還之心,借此以圖東山再起。在這裏,劉邦暫時妥協實際是為了以後的進攻,後來,他果然打敗了項羽。

另外,對待攻擊性強的人我們還可以打另外一場心理戰——收斂鋒芒,掩蓋銳氣。收斂鋒芒,掩飾自己的優點,別人才不會攻擊你,而願意和善地與你相處。遺憾的是在現實社會中,有的人卻喜歡顯山露水;結果因此而處於不利的地位。美國著名將軍巴頓就是一個例證。

1925年,巴頓到夏威夷的斯科菲爾德軍營擔任師部的一級參謀。一年後,他被升為三級參謀。巴頓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對戰術問題和部隊的訓練提出建議並進行檢查,但他經常越權行事,上司對他的工作越來越不滿意,開始找機會“整治”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巴頓有所收斂,就能夠避免麻煩,但是,他沒有那樣做,反而在上司麵前更囂張。

1926年11月中旬,巴頓在觀看了第二十二旅的演習後,對這次演習非常不滿。他直接向指揮官遞交了一份措辭激烈的意見書。他的這種做法是紀律所不允許的,因為他隻是一名少校,無權指責一名準將指揮官。這樣一來,他便招致了上司的非議和怨恨,但巴頓並未汲取教訓。1927年3月,在觀看了一場營級戰術演習後,他又一次大發其火。巴頓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上司把他從三級參謀的位置上撤下來,降到了二級。

可見,一個人即使是天才,在他人麵前如絲毫不懂收斂,也是很難立足的,而且會招致難料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