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品人之趣,可知其格調(2)(1 / 3)

為了聽父親的話,達爾文學會了拉丁文和希臘文,這一年達爾文又考進了劍橋大學的基督學院。

在劍橋大學裏,他認識了通曉各門學科的亨斯羅教授,達爾文便成了亨斯羅教授家裏的常客,他常常跟亨斯羅教授在一塊研討自然科學中的許多問題,並選修了亨斯羅教授的植物學。每周他都和幾個學生跟著亨斯羅教授到野外去采集標本。

1831年的夏天,達爾文完成了劍橋大學三年的學習生活回到家鄉。一天,正在花園裏散步的他收到了亨斯羅教授的一封來信,信中說,有一艘叫做“比格爾”號的船要出海去航行,艦長很想找一位願意自費出航的自然科學家出海考察。如果達爾文願意去的話,請他與“比格爾”的船長聯係。

達爾文接到這個消息以後,很快便跟“比格爾”的艦長取得了聯係。1831年12月27日,“比格爾”號出海了,在這一次環球航行中達爾文采集到了許多動、植物標本和礦石標本,並且還做了大量的航海日記。

這次旅行,使得達爾文發現了生物的進化過程,從而推斷出了人類是由海洋生物發展而來的動物。1858年,他便開始著手寫作《物種起源》,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部震驚世界的名著。

狂狷飄逸,情懷曠遠

人生是個大舞台,每個人都在這個大舞台上演奏自己的人生樂章。有人吹出了長笛的楊柳春風,有人奏出了小提琴的風和日麗,有人彈出了古箏的高山流水,有人拉出了二胡的纏綿憂傷……李白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放超逸情趣、以他卓爾不群的才華、以他浪漫瑰麗的詩篇、以他洶湧澎湃的激情,譜寫了他激蕩奔放的人生樂章。

李白是飽學之士,他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卻生來豪放,漫遊天下間,結交雅士,對酒當歌,曠世詩才,驚世之作由此而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他的心聲,得意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失意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品其詩趣,李白情懷該是多麼寬廣激蕩。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的黃金時代。據考證,唐代的統治者李氏有胡人血統,也許是大漠長風的剽悍給中國文化注人了激蕩狂溢的血液,唐代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君臨天下。唐代政策開放,帶動了文化開放。良好的社會環境使文人士子們大多向往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參與社會生活。狂放進取成為唐代狂狷人格的主要特征。

最能反映盛唐恢弘氣勢的莫過於李白的詩句,李白是盛唐時代精神與文化性格的代言人。李白生性倜儻,喜歡縱橫之術,沒有儒士的拘謹與迂腐。“十五觀奇書,作賦淩相如。”十五歲就自認為能與司馬相如並駕齊驅,他自負得讓人咋舌。“君看我才能,何似魯仲尼?”敢與孔聖人相提並論,何等狂傲。他的自負狂傲還遠不止於此,他高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對孔子他竟敢拋以輕蔑的一瞥。

他以接輿自比,以狂者自稱,敢於嘲笑儒家聖人,蔑視權威偶像,這在以中庸思想為核心的中國社會是何等的勇氣。李白少負才學,胸懷奇誌,他追隨趙蕤學習,目的是為了像戰國的遊士那樣憑自己胸中的才學遊說君王,為王者師,輔佐君王治理天下。過分的狂傲往往會做出不切實際的選擇,過分的聰明往往是人的致命弱點。人們總是感歎自己懷才不遇,人們對天才的敬仰和同情,往往使人們忽視天才自身的因素,一個恃才傲物的人越容易暴露出自己的缺陷。李白的狂逸打碎了他的政治理想,也成就了他的千古美名。讓我們在李白《將進酒》中體會詩仙、酒仙的豪情逸趣,品味他狂放、自由的浪漫情懷: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