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流行病學定義與基本觀點
①定義;②流行病學的基本觀點。
二、流行病學方法分類
三、流行病學的應用
①探索病因或影響因素;②預防疾病和評價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效果;③用於疾病監測;④用於研究疾病自然史;⑤用於衛生行政及保健工作。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流行病學定義與基本觀點
1.定義
流行病學是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並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
流行病學的基本觀點
流行病學作為一門醫學科學的基礎學科和方法學,在其學術體係中體現著如下一些基本觀點:
①以群體為研究對象。流行病學的著眼點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人群的健康狀況,它所關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數,而不僅僅注意個體的發病情況。②以分布為研究起點。流行病學是以疾病的分布為起點來認識疾病的,即通過收集、整理並考察有關疾病在時間、空間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揭示疾病發生和發展的規律,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線索。③貫穿對比的思想。在流行病學研究中自始至終貫穿著對比的思想,對比是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的核心。隻有通過對比調查、對比分析,才能從中發現疾病發生的原因或線索。④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的特征。在流行病學的調查、分析和評價過程中利用了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學的分布、抽樣、推斷、參數、指標、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目的在於科學、高效的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質,評價各項研究的效果。⑤社會醫學的特征。人群健康同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疾病的發生不僅僅同人體的內環境有關,還必然受到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和製約。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時,我們應該全麵考察研究對象的生物、心理和社會生活狀況。⑥堅持以預防為主。作為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的一門主幹學科,流行病學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並以此作為學科的研究內容之一。與臨床醫學不同的是,它麵向整個人群,著眼於疾病的預防,特別是一級預防,保護人群健康。
二、流行病學方法分類
目前對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的分類主要有兩種,一是按研究設計類型分類,一是按實際工作性質分類。
1.按研究設計類型分類
(1)描述性研究
分為:①橫斷麵研究(“現況研究”);②縱向研究;③生態學研究、“相關研究”)。
(2)分析性研究
分為:①探索性病例對照研究;②驗證性病例對照研究;③同時性隊列研究;④曆史性隊列研究。
實驗性研究主要為幹預實驗。
理論性研究主要為流行病學模型研究。
2.按實際工作性質分類
(1)病例(病家)調查。
(2)暴發調查
包括:①傳染病的;②非傳染病的;③動態觀察。
三、流行病學的應用
1.探索病因或影響因素
病因調查是探索病因不明疾病的致病因素,流行因素調查是了解影響病因已明或不明疾病流行的有關因素。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提出病因線索,利用流行病學方法驗證病因。因此,流行病學研究是探索病因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與方法。預防疾病和評價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效果流行病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進行疾病預防,並對防治策略與措施的效果進行評價。經過流行病學的研究,方可從實際出發製定出符合實際的、有效的疾病預防對策和措施。並通過流行病學試驗,以考核其預防效果。
用於疾病監測
疾病監測是結合日常預防工作,密切監視疫情動態,科學地考核防病工作,並不斷提高效果的綜合實踐與探索。
用於研究疾病自然史
流行病學可研究疾病的臨床的亞臨床的發展過程以及轉歸。
用於衛生行政及保健工作
流行病學可為衛生行政機構和有關醫療保健機構提供本地區各種疾病分布的頻率,作為決策者製定衛生保健防治工作計劃和政策的依據。